Day6《洋葱阅读法》第五章读书笔记分享

《洋葱阅读法》第五章237-279页。

第五关卡,机械师教我们如何学会主题阅读。

所谓主题阅读,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围绕着某个主题,同时快速阅读多本书的方法。这相对来说是有点难度的,但同时也是最有效的读书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接下来,机械师会给我们带来3种主题阅读的方式,分别是“碎弹”、“爆破弹”和“核弹”。

第一种“碎弹”,即是碎片化的主题阅读。碎片化也能进行主题阅读吗,这个有点刷新我的认知。

机械师告诉我们,碎片化主题阅读的方式就是在一个碎片时间内,围绕某个你想要了解的主题,收集到碎片化的文章。比如可以在微信上,搜关键词,这样就会有许多与这个主题有关的公众号文章,之后再进行集中式的阅读。

在这个碎片化主题阅读中,需要用到的工具是“即刻APP"和”云笔记“。这里介绍的”即刻“APP,它的用途是订阅我们关注的文章,这里面可以看到许多大神写的文章。当然,如果你觉得麻烦,也可以直接在微信上搜索关键词,这也是挺不错的方法。而”云笔记“就是我们之前说的印象笔记或有道云APP等。

第二种”爆破弹“,即对书籍进行主题式阅读。这个容易理解。比如,你想了解关于时间管理有关的内容,你可以在微信读书APP搜索关键词,得到相关的书籍,或者通过某些大神的推荐,如邹小强老师他写的书好多都是关于时间管理这块,而且也有推荐类似的主题书单,或者通过百度搜索等,都是可以的。 

那么,我们要如何对书籍进行主题式阅读呢?

这里机械师给我们分享了几个步骤。

1、建立感性认知,即是要对某个主题的概念有个基本了解,建立基本的框架。可以通过搜索微信公众号文章,了解某个领域的大致范围,以及包含什么内容。也可以看看知乎,里面有比较理性和权威的内容。

2、建立书单。关于书单的搜集,这里还有更详细的途径。如通过豆瓣读书阅读一些书评,根据评分和评论来选出书籍。评分一般在8.0左右的。或者通过百度搜索关键词、公众号、微博、门户网站等,都是可以找到相应主题的书单。如果嫌麻烦的话,可以从书的内部链接里找到相应书单。如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古典老师的《跃迁》就列了很长的书单。

3.找到书单之后,需要对这些书进行快速阅读,看看是否符合对应的主题。可以查看目录,序言等,剔除不合适的书籍。其次呢,就是从书中找与主题相关的内容,然后做下标记,在进行主题阅读的时候就可以重点查看这个标记的内容。

4、确定框架。对某个主题有哪些最想了解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确定主题的时候,不要选的太宽泛。比如心理学的主题就很宽泛,我们可以做些细分,比如认知的心理学,行为的心理学等。

主题越具体,越容易建立框架。一旦明确了具体主题,接下来就要分析与主题相关的三到五个问题了,也就是建立框架的过程。

这本书里有介绍许多案例,比如,如何提升职场核心竞争力,需要怎么列框架,或者高效演讲大概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思考呢。这些框架都挺适合我们学习的。但最简单的框架就是”黄金圈法则“,即”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这不就是平时我们写文章最常用到的结构框架嘛。

5、用框架或者带着问题去书单中标记的部分去寻找答案。我们可以大概梳理下,把每本书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都罗列出来,若没有涉及到的则备注无。

最后一步,就是把上一步梳理出来的答案进行整合。可以用到之前讲过的九宫格笔记法,把问题和每一本书给出的答案都填进去,如有重复的可以做下标记。这样,一个主题阅读的最终成果就出来了。

第三种是”核弹“式阅读,要想让阅读持续影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那么,我们就要长时间研究一个领域。比如,利用十年的时间来研究一个主题,不仅可以从书本中去研究,还可以通过参加线下培训,请教牛人,或者看视频等等。

这一种方式的阅读是不太容易做到的。它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研究,并且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成长型思维。当我们把一个领域研究到五六年的时间或者更久,想必离专家之路也不远了。

我的感悟:

1、碎片化主题阅读的模式,我们可以把它迁移到如何建立自己的素材库。比如,根据一个主题,找到相关的文章,然后对文章中进行论证的素材进行分析整理,以便下一次写文章的时候能运用到。

2、书籍式的主题阅读的模式,可以迁移到建立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把每一个主题阅读的成果都联结起来,而不是呈现颗粒式。

3、要进行核弹式阅读,我们可以考虑未来几年将朝哪方面发展,然后把这方面的课题当做要研究的领域,从现在起就可以开始做”长线计划“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6《洋葱阅读法》第五章读书笔记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