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价值”与“写得快乐”,哪个更重要?

近来,我很喜欢在复盘小程序上贴图,图片都是关于一些自己想看的或者喜欢看的书。虽然我是一个看书很慢的人,但是见到有兴趣的书单,总忍不住要收集起来,以备后用。

有位老铁私信问我,让我推荐书单。

我一时语塞,不知道怎么跟她讲。其实,我在害怕她继续深问,要我推荐一些某些领域的书单,甚至想她会不会要我说说推荐理由。

接着我把自己关注的书单公众号介绍给她。在寥寥几句聊天中,她问我可有持续输出的平台。

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比推荐书单还难回答。

我在日更书写也有将近半年时间了,但是我不敢叫她去看。

本来想置之不理。但是下一刻就又想起“蒙羞体验”、暴露疗法,于是硬着头皮在上关注了她。

今天看到鱼的分享内容,看着成为自由撰稿人的十二大步骤,又想起昨日这件事情来,才又一次惊觉我的水平如此之差。

按照鱼的分享内容来看,目前我正在4、5、6三个步骤来来回回地徘徊着,状态很不稳定。如果说我是处在步骤6,偏偏有时候我在1、2步骤又显得不是那么自然而然,甚至要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才可完成每天书写、读书这件事。

察觉这件事,对我来说其实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每每看到类似这种自我剖析、划分等级的分享内容的时候,我总会不自主地怀疑自己是否还能写好文章,我又真的能够在不断的练习中写得越来越出色吗?

纵使我对别人说起我的这种烦恼,我估计也有不少人会跟我说,你现在才开始写作多久啊,这么快就耐不住性子了,难道真的以为写作有那么容易吗?

我当时知道要想成就一件事,没有全情为之投入,是很难取得大成就的,世间的事情大多是如此道理。

但我也是一个凡人啊,就算我天天打鸡血,也总还是会有这种沮丧的时刻,如何能够对之视而不见呢?

如果说,在出现了这种消极情绪的时候,我以强大的意志力将之扼杀在萌生阶段,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也是有显而易见的效果吧。

但不知道为何,最近我的做法却有点反其道而行之。

近来每当我有了这种消极情绪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我反而什么都没做。

我突然就对之有点放任不管了。

我在想,既然作为一个凡人,我没有办法让自己永远断了这种念想,那不如尝试顺其自然吧?

放弃调动意志力阻断消极情绪的滋生,顺其自然地让这种情绪抒发出来,却并不等于我就眼睁睁看着它让我停下精进写作的脚步了。

不同于那种强硬的做法,我好像在用另一种类似于“润物细无声”的做法来排解此中种种困恼。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什么写得好、写得烂,他人的看法评价,统统都不管了,就只管写就好了。如果想好好思考一番再写,那就思考;如果就只是想乱七八糟写一通,那也无妨,就当发泄就行。

也许我这种说法,错得很离谱,甚至连我近来很是崇拜的鱼,可能也会对我嗤之以鼻也说不定。

但我想说的是,我突然发现,写作这件事情,我的初心,好像是写作这件事情,让我感到开心?

是的。

那个时候,我写得甚至比现在还要烂,但是我写得很开心,很忘我,很投入。甚至为了写出自己最最满意的那篇文章,我熬了好多个夜晚,但却一点都不觉得辛苦,反而每天心心念念要多点时间可以动笔、构思。

只是,在前段时间,我好像忘了这种感觉。现在我只能隐约地记起,当我结束了行动营之旅时,我花费了很多精力、时间,跟很多人讨论写作、读书,看了很多新的知识、分享、课程。

本来我以为我应该会进步得再快一些才是,我自认为我很集中地在研究写作这件事啊。

可是并没有。

在看到今天的分享内容之前我并没有准确地察觉出这点,只是总觉写得不顺畅,痛苦于要写出一些能够引发人们深思的内容来,认为那样才不辜负每天花费时间来做这件事。

很显然,前段时间的写作被我强加上了很多格格不入的功能。为了让自己写的东西有更多现实意义上的价值,我竟然忽略了写作首先应该是一件“乐意”去做的事情。

应该说我是幸运的。

今天的内容让我意识到了这一点。

不可否认,我一定会在以后的某天开始带有功利性质地写。但我想即使为了产生更多经济价值而写,它首先应该是我愿意写的,写得高兴的。

写得爽,对我的心有价值;写得让人爽,对我的生活有经济价值。

我想那才是值得我为之奋斗的事情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出价值”与“写得快乐”,哪个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