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德·林奇的投资要点(一)

一、彼得·林奇其人

彼得·林奇是一位传奇的基金经理人。在他撑管富达麦哲伦基金的13年中,该基金的收益率连续13年为正,平均复利回报率达到29%,资金规模由2000万美元增长到140亿美元。最终麦哲伦基金成为全球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他所取得的这些成绩也成为投资界无人可破的神话。
在1990年,彼得·林奇急流勇退,将这个投资神话定格于此。然后,他开始了投资知识普及,先后出版了《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以及《彼得·林奇教你理财》等三本畅销书。在这三本书中,他将自己13年的基金管理经验进行了系统地介绍。这三本书也成为投资界的经典丛书之一。

二、彼得·林奇投资哲学形成的背景

与巴菲特不同,彼得·林奇管理的是一个共同基金,即公募基金。共同基金的特点决定了彼得·林奇不可能像巴菲特那些不受限制地投资,他不能投资一级的股权市场,也不以投资那些优先股,更不可能合资收购一家公司,或进入其管理层。他的投资哲学正是在这些限制的条件下产生的。

1. 资金比例:10%和5%的门槛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一个共同基金不能持有一个公司超过10%的股份。并且,任何一种股票的投资总额不能超过基金总额的5%。

监管机构对共同基金的这一限制可以起到下面几个作用:

  • 共同基金可以获得股票的分红和增值收益,但不能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
    由于这两个资金比例的限制,共同基站不可能成为一个公司的大股东,也不具备进入公司董事会的资格。因此,基金经理不具备直接影响公司正常运营的能力。也就是,一个共同基金是不可能发起类型“万宝之争”的收购事件。
  • 共同基金要将自己的投资尽量地分散,增加投资组合的安全性。
    按照规定,一个基金的全部资金都购买股票时,要购买20只以上的股票。购买这么多的股票,其资金相对比较分散,即强行要求基金分散自己的投资,降低个股对投资组合的影响风险。

资金比例的限制,导致了共同基金投资与散户投资有了些许相似之处。他们都无法成为公司大股东去左右公司的运营。只能通过投资更多只股票来降低个股带来的投资风险。

2. 被投资者的审视

共同基金要定期发布经营业绩报告给投资者。投资者都非常关心自己投入资金的安全性,就会非常关心基金的业绩表现。

当基金的业绩表现比较差时,投资者就会关心为什么会表现这么差,是不是基金经理不尽职导致的?所以,投资者就会对基金经理的各种投资决策进行复盘,查找其中投资失误的一些蛛丝马迹。其中的任何一点疑点都需要基金经理来介绍。

为了减少解释,基金经理会尽量避免那些可能造成投资者疑问的投资机会。比如不投资一些高收益的小众股,不会逆势操作;而只会投资那些低收益的大盘股,或顺势操作。这种投资倾向将会错过大多数价值投资机会,并拖累了基金的业绩。

然而,在投资决策方面,散户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我只对自己负责,不需要向其他人交代。自己也就没有了上面的顾虑。所以,能力出众的散户的投资业绩要高于大部分更专业的基金经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彼德·林奇的投资要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