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笔记第7天-该收道路拥堵费吗

中国乃至世界上的各大城市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道路拥堵。

100多年前有一位名叫庇古(ArthurCecil Pigou)的经济学家,最早讨论了道路拥堵问题。

庇古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A地和B地之间有两条路,一条是快速通道,一条是慢速通道。快速通道的缺点是比较窄,慢速通道虽然很宽,但泥泞、坎坷。如果人们要从A地到B地,会选择哪一条道路?当然,第一个人会选择比较狭窄的快速通道,第二个人也选择快速通道,之后的每一个人都选择快速通道,但随着车辆越来越多,快速通道开始变得拥堵,车辆行进的速度就一点点地慢下来了。

最终会有那么一个人,还是继续选择了快速通道,但恰恰是由于这最后一人的进入,快速通道上车辆运行的速度进一步下降,下降到了跟那条慢速通道一样的水平。

庇古说,最后这个人的选择,对快速通道上的每一辆车都造成了影响,因此,自由经济不好。当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时,就会伤害别人,所以政府应该管一管,要想办法阻止一些人进入这条比较窄的快速通道。

庇古提出用征税的办法,把一部分司机从这条路上赶走。庇古建议的这种税,被后来的经济学家称为“庇古税”。庇古是位大经济学家,他的书非常流行,他的思想也被大家接受。

拥堵费筛选的不是贫富,而是需求

假设在上下班高峰期,人们在原来交通费的基础上,单程再交200元的拥堵费,每天上下班双程,按20天工作日算,一个月就是8000元。这样的拥堵费实在太贵,一般人是付不起的。也就是说,单程交200元的拥堵费足以把多数人,甚至绝大多数人都挡在门外,不让他们上路,把道路空出来。

但这时如果有一个穷人,他太太要生小孩,赶着去医院。哪怕他付不起200元,他也能借200元来付交通拥堵费,将太太迅速送到医院。

这时候,问题就很清楚了。任何人,当他需要使用道路的时候,他会拿200元来使用这条道路,从而享受到每月支付8000元拥堵费上班的富人的待遇。

从这个角度看,交通拥堵费是巧妙的筛选标准。不是说有钱人就不在乎钱,会整天占着道路。再有钱的人也会在乎那200元,也会在他不需要的时候把道路让出来。有钱人也要省钱。因此,拥堵费筛选的不是贫富,而是需求。

美国人引进了一套“实时路权拍卖系统”,图5–1中路牌上标着的就是当时道路的价格。如果这条通道上的车多,价格就会往上蹿,上不封顶,一直升到这条道上部分人嫌太贵而离开。这使得这条车道上的车速得到保证。如果这条道上的车辆减少,价格就会往下降,鼓励司机使用这条道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笔记第7天-该收道路拥堵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