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7学习金融学基础知识

多层次资本市场中,投资者和融资者是最重要的两大主体。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主要内容

主板市场,又称一板市场,证券市场,对发行人的要求和标准都比较高,能够在主板上市的企业都是大型的成熟企业,拥有稳定的盈利能力。

二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仅次于主板的二级证券市场,上市要求有很大区别,主要是为了扶持中小企业。

三板市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就是证券公司,为非上市企业提供股份转让服务,没有在证券交易所挂牌,通过证券公司进行交易。

四板市场,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一般以省为单位,由省级人民政府监管,如天津股权交易所,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指有闲散资金的人或机构与需求资金的人或机构进行直接的交易协议,或者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完成资金融通,优势就在于直接性,但要求懂得的专业性比较高。

间接融资指有闲散资金的机构购买银行、信托等发行的有价证券或产品,后由这些银行、信托等机构用贷款或者贴现等方式给其他机构使用。

间接融资特点就是比较灵活,各路的小资金通过银行的集中可以去办更大的事情。

证券发行人的概念和分类:

为了筹集资金发行债券和证券的发行主体,证券发行人分为三类:企业、金融机构、政府。

公司企业主要分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才能发现股票,

政府发行的股票仅限于债券,中央政府债券不存在违约风险,因此被称为无风险证券。

金融机构既发行债券也发行股票。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公分为四个阶段

我国证券发展业第一阶段:

1990-1996年的内资散户时代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1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

中国证券业协会也在这个时期成立

那个时期主要以中小股民为主

1992年底,经人民银行批准,成立华夏、国泰、南方 三大全国性证券公司,参股的股东为四大银行。

由于初期不完善,内幕操纵也是在这个时期发生(1994-1997)

我国证券发展业第二阶段:

1996-2000年的内资机构投机时代,是证券和基金公司最活跃的时代,

由于当时国债和期货市场的关闭,大量的主力资金就流向了股票市场,导致了1996年大牛市的出现。

那时的监管机制也还不完善,因此出现了很多投机行为,

2001年之前,st股票被炒作的次数最多,垃圾股得到追捧,

1998年,国家批准了新成立的证监会清理整顿证券经营的方案,实行银行、信托、财政彻底脱离,

1999年,证券法施行,规定证券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模式。

证券投资基金也是这个时期成立。

我国证券发展业第三阶段:

2001-2005年国内外资机构投资者多元化的时代,2也是中国证券业对外开放的时代,

2001年正式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

四大事件:

1.证券投资基金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中外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也在这时期崛起。

2.证券公司在重组和增资扩股当中规范发展。

合资证券公司开始出现。

3.保险资金、社保资金成为机构市场重要的投资者,

1999年证监会批准保险资金正式入市。

2004年保险资金获批直接入市。

2003年社保资金获批间接入市。

4.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外国专业投资机构)的引入直接导致机构投资者的多元化。

我国证券发展业第四阶段:

2005年之后的内外机构投资者的多元化时代,

2005年国务院批准证监会施行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关键和重要的时期,开创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新纪元,直至目前,证券投资者具有以下特点:

1.以中小投资者为主

2.投资者经验缺乏,每年都有大量投资者入市,且新增投资者基本偏年轻,多是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

3.投资者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较弱,资金较小的投资者股市风险意识偏弱。

常见的金融机构类投资者

证券、银行、保险、主权财富基金等金融机构

证券公司是证券市场上最活跃的投资者,他们用自由、受托、营运资金进行投资。

银行政府规定可以用自有资金买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但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

保险:保险公司是全球最重要的证券投资者之一,曾多次超越投资基金成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他们大量投资政府债券和高等级公司债券,广泛涉足股票和基金投资。

主权财富基金:许多国家有着大量外汇储备,为了合理利用这笔资金成立的机构,由政府控制和支配。

2007年9月,中投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国有独资公司,以境外金融组合产品为主。

其他金融机构:如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

合格境外投资者和境内投资者的概念

合格境外投资者是经我国政府、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的国外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商业银行、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等,投资境内的投资机构。

境内投资者是证监会批准在国内募集资金做境外投资的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7.17学习金融学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