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馆

“空心树,实心芽,千年不结籽,万年不开花。”打一植物。没错,就是竹子。从古至今,许多的隐士都十分喜爱竹子这一种植物,因为古代都喜欢借物喻人,而梅兰竹菊当中的竹,也正是用来比喻君子,但是真正能够和竹子的心灵相通的人却十分的少,直到诗佛王维的出现。王维这个一生心无杂念的佛教徒,对竹子可谓是情有独钟,而竹子对他也可谓是惺惺相惜。就这样,王维在隐居的时候造了一座小屋,旁边种满了竹子,他给自己这间小屋取名叫竹里馆,并且还题了一首诗: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在晚上没睡着,于是就拿着琴跑了出来,到了竹林里,他独自一人坐在幽静的竹子当中,万籁寂静,鸟儿们在枝头上睡着了,竹子们好像也在沉睡。这时王维拨动了琴弦,还撮着嘴,唱起了歌,但是并没有打破这宁静的黑夜,反而显得更加的安静。


王维不禁感叹道,在这深林里没有人知道自己在弹琴,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明月都在安安静静的听自己弹琴,并且还把月光照耀到了拨动的琴弦上。仿佛十分享受着这一场由歌声,琴声,风声所连在一起的音乐会。


其实王维以上的举动,是所有隐士都喜欢做的事,大半夜不睡觉起来弹琴,开音乐会,阮籍也做过这件事,并且也喜欢竹子。他曾写下了“夜中不能寐,起床弹明琴”这样的句子,想必是经历的一些世俗的不平之气,但是王维写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让人感受到的是经历不平之气之后的清幽绝俗。也只有被称为诗佛的他可以有着这样的心境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竹里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