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接”什么?需要提前学会什么?家长要做些什么准备?

063期

霍 文 瑶 专 栏

每年的上半年,是很多家长为“幼小衔接”发愁的时候。

孩子九月份要上小学了,

现在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需要上幼小衔接班吗?

01、什么是幼小衔接

顾名思义,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

幼小衔接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这样,当他进入小学之后,才能更好地融入。所以,不论是普通发展儿童,还是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幼小衔接都是必不可少的阶段。

2、幼小衔接衔接的是什么

幼小衔接,主要是衔接什么呢?

需要为上小学做什么预备呢?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进入小学所需要做的准备包括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

一、身心准备

身心准备,是指孩子从身体到心理,都要做好上小学的准备。

上小学所需要具备的身心准备有:

建立积极的入学期待,渴望进入小学;

可以感知和理解情绪,有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能跑、会跳,有较好的肢体协调能力;

精细运动较好,可以独立穿脱衣服、握笔、画画,完成手工活动。

为了帮助孩子做好身心准备,我们需要:

帮助孩子提升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

教他们/她们认识情绪;

形成基本的情绪调控能力。


二、生活准备

生活准备,是指孩子在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安全防护、参与劳动方面做好进入小学的准备。

上小学所需要具备的生活准备有:

适应小学的作息时间;

可以独立洗手、上厕所、整理物品;

有基本的时间概念;

能遵守交通规则及学校中的规则;

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

为了帮助孩子做好生活准备,我们可以做的有:

教孩子认识钟表,理解上课、下课的概念;

帮助孩子养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授基本的交通规则、班级中的规则;

给孩子机会,帮助他们/她们自己整理个人物品(书包)等。


三、社会准备

社会准备,是指孩子在社交规则、社交技能、集体参与感等方面都做好准备。

上小学所需要具备的社会准备有:

可以主动跟老师和同伴表达需求;

可以与同伴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当与同伴产生冲突时,可以尝试协商解决;

能够遵守日常规则;

可以按照老师的安排完成任务;

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有集体荣誉感。

为了帮助孩子做好社会准备,我们需要:

教授孩子基本的社交规则,如:见面主动问好;

同伴社交技巧,如:当想要跟同学一起玩的时候,该如何表达;

问题解决技能等方面。

敲重点:社会准备在有同伴的集体环境中练习,才更有效~


四、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很多家长们最最关心的问题!学习方面的准备包括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具备一定的学业能力。

上小学所需要具备的学习准备有:

孩子对文字、数字、生活中的知识感兴趣;

学习时较为专注;

在集体环境中能够遵守课堂常规;

可以用笔;

可以书写自己的名字;

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为了帮助孩子们做好学习准备,我们需要:

通过有趣的活动培养孩子对文字、数字的兴趣;

练习用笔绘画、写字;

增加孩子在学习中的专注力;

学习一些简单的文字、拼音、数学知识。

以上就是孩子进入小学之前需要做好的准备,可能有些家长朋友还会疑问:

1、需要准备的内容如此之多,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最应该优先准备的是什么?

2、如何通过专业的教学达到我们的目标呢?

这些问题,我们都会在后面的文章中为大家详细解答喔,如果家长朋友们还有其他疑问,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幼小衔接“接”什么?需要提前学会什么?家长要做些什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