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我猜你是不是觉得什么都知道点,就是那种模模糊糊的知道,但又没法深究,更没办法实践?

例如问题里提到的知识,你没法确切的回答什么是知识?为什么要储备知识?以及如何获取知识?如何应用知识?

如果我猜对了,你再往下看。

首先,帮你调整一下预期 ,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快不了,过程漫长且痛苦,要主动付出努力,而且是盘旋上升的,会有瓶颈、会有平台、甚至会有先降后升。为什么要有这个预期呢?因为如果你把这事想简单了,很快就会遇到门槛半途而废,我下面这些话也就白费了。

调整好预期,对困难有了充分准备,你再往下看,咱们就以知识这个概念为例,来回答经典的三个问题 ,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

知识是什么?

所有知识的最小单元是概念,他们就像沙土,一些沙土被粘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土疙瘩,这是知识点,这些土块被搅拌混合重新粘在一块变成了砖,我也不知道这东西叫什么了,就叫知识链吧,这些砖又被砌成墙,最后成了宫殿,不管中间的那些都叫什么,总之最后的宫殿就是知识体系。所谓知识,可以形成不同层次的结构,当然最完整的就是体系化的结构,也就是个个知识点之间产生了千丝万缕、不同维度的链接,链接越多这个体系也就越稳固,你在检索的时候也就有更多的标签、线索、或者关键字吧,可以快速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加以应用。

为什么要建立知识体系?

一是因为散落的知识点难以被记忆,一串杂乱无章的数字人们很难记得住,就算经过训练可以提升短时记忆,用不了几天也就忘了,但是把知识点关联起来就容易记忆得多了。例如夏商周你记不住,但是你知道了桀纣之君和汤武革命的故事,是不是这三个朝代就穿起来了?想忘都忘不了吧?

二是知识是要拿出来用的,有了体系才好检索,就是在脑子里找到这些知识点。例如工作中老板让你写个战略规划的ppt,你一想战略是什么呀?这玩意怎么下笔呀?但是如果你知道了战略就是一级级的目标拆解,从愿景、阶段目标、3年规划、年度预算、各部门预算、项目计划、人头预算这样拆下来,是不是这个ppt的框架就有了,甚至老板问你公司管理,你也可以在“事”的方面给他讲的头头是道?

如何建立知识体系?

你的注意力要从关注一个个分散的知识点转为关注知识点之间的连接,所以不停的刷头条、刷朋友圈、看各种文章事倍功半,效率很低。你需要的是读书,读那些大家的书,最好是死了很久的大家的书,死后著作还能被传颂的,大多是历经筛选剩下来的精华 。

不过知乎确实不错,是众多平台里面最严肃的一个,回答质量相对也高。但是不要漫无目的、抱着猎奇的心态刷知乎,那样跟刷抖音没什么区别。最好的办法是从一个现实的问题出发,然后问自己那三个问题,是什么(概念的定义)?为什么(目的和目标)?以及如何做(实践)?自己能回答的自己回答,不能回答也要尝试回答,然后来知乎对答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知乎这个平台才能发挥做大效用。

当然,当你觉得某位作者很通透,你最好把他的相关文章都读一读,因为他自己的知识体系、方法和认知都会分散在其中,如果你能把他们拼到自己的拼图里,也未免不是件事半功倍的事。当然,他们的回答还是散,如果能出一本书,成体系的梳理清楚,那就更好了。

最后,当你回答了以上三个问题之后,剩下的就是实践了,这是最后一步,但他必不可少、至关重要。

如何实践?就像前面说的,把这些框架用到ppt里面、用到数据分析里面、用到管理上,或者在实践中遇到了问题,重复上面三个问题,尽量往已有的知识上靠,实在不行再去知乎查,所有新获得的知识点都要放进你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这样才叫储备。而对于那些抽象的知识,例如此题这一类抽象方法问题,还有一种非常有效的实践方式,那就是讲给别人听、给别人培训,当你准备培训的时候,为了不在大庭广众面前丢脸也会强迫自己把三个问题想清楚,为了万无一失你会不停的追问三个问题,直到最底层,当你能给大众讲清楚的时候,你自己也就掌握了这些抽象的知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快速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