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日记】140

日期:2020.0729

【人物学习】

美国插画师凯蒂·谭妮思 Katy Tamis

作者以工作室品牌Daughter Earth名义进行创作,灵感来源于大自然,尤其是独特的动植物。

个人网站:www.daughterearth.com

贴一些她的图,学习她的绘图,是因为她的画作充满了一种温馨感和治愈感在里面。有一些动物,我也有自己去画过。有的时候,或许不需多言,画所带给我们的就是作者充沛的感情在里面。只需要去体会,就能够找到共情的地方。


喜欢 海豚的互动


植物&动物
怀抱
一家三口
色彩斑斓
彩虹狮
骆驼绅士
和平鸽

【作品学习与读书】

《桃园明圣经》1遍

这个部分近期都会总结一些ted看到的内容,进行分享;

1.交叉训练

演讲者讲到说慢动作多任务处理,会更出色的完成所有的任务。猛一听会觉得说开什么玩笑,怎么可能。因为我们通常都会有一个错误的欲望:我们想在一个时间里面做完所有事,但这并不现实。但是慢动作多任务,代表着,我同时跟进者几个任务,但每个任务都是循序渐进的进行着,互相之间乍看没有任何关联,但其实彼此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演讲者举例到众所周知的爱因斯坦,做了4个方向上的探索,看似都没有什么直接关联,但却个个都非常的出众,最为熟悉的可能就是相对论和能量公式E=mc^2了。

另外,演讲者又举出了一项研究表明,顶尖的科学家会不断改变研究主题,他们会不断更换研究方向,在他们发表的前100篇论文里面;平均而言换了43次;

所以说,创造力的秘诀是多任务处理,这种多任务之间看似没有什么关联,却在交叉之中会提供你一些灵感,亦或者想法的来源,彼此相互促进和增长,都在慢慢增长,慢慢变好,但绝对不是说我就把住一个在规定时间做出来,因为那样只是你的自我意愿,而不是基于某个已有动机来去顺着思路去走。

最后演讲者提出了为什么要这样进行交叉练习,有3个主要原因:

1).创意往往出现于把一个想法从原始情境中提取出来,并把它转移到其他地方;理解:也就是所谓的迁移能力的培养,慢动作多任务其实就是在培养这种迁移能力;

2).学做一件事可以帮助你做好其他事;

3).当我们陷入困境,它们可以来帮忙;能够让出空间,让正确的进来。

因此说慢动作多任务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来组织我们的生活。

最后,演讲者又举出了一个名人的例子,说她分门别类将所学的东西放到盒子里面,因为盒子意味着我永远不必担心遗忘,这样就能够随时检索或找到所需要的对应内容。尤其是对于一个有创意的人,最可怕的就是一些绝妙的注意会被忘记。所以,不仅仅是慢动作多任务处理,同时也知道说针对这种多任务处理过程中,我应该如何应对多任务的分门别类,让他们不至于互相纠察,错综复杂,而是分门别类,非常有规律的来进行。像极了一个构建读书馆的过程,或许我们每个人修行的路上,也是在构建着自己的图书馆,然后根据所存储的资源去进行搜索和鉴别吧。

2.生活在以妖魔化他人为主要乐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5411W7V3?p=58

这一篇主要是说演讲者从小就跟随教会做一些示威活动等,但是她从来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做,以及为什么喊出一些连自己都不懂的口号。就这么做了很久,知道后来觉得自己并不属于这个教会,感觉是被压迫当中做一些事情。于是,演讲者带着妹妹离开了那个地方。后来经过了很多事情之后,演讲者意识到说,嗯,其实所有的活动,都是因为我们的假定,而这个假定只对我们有利,却忽略了对方的意图和真实情况。所以,生活应该是真实的,而不是异想的,揣测的。所以当存在冲突等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四步,很多情况都会得到改善:

1).不要假定坏的意图;

2).问问题;

3).保持冷静;

4).提供论据;

这让我想到了《人性的弱点》里面讲到的一个故事,大概是讲到一个人因为冒犯了日本军官,做的财务报表不符合他们的预期,因为那天请假不在场,听同事讲到那个日本军官非常的生气,还训斥了他的另一个同事。所以他恐慌周一去被处置。可是恐慌焦虑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他开始静下来思考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1)那个日本军官已经忘记了这件事情,那么最好,相安无事;

2)那个日本军官找他训斥,嗯,但是他那么做是因为之前做的时候他们还没有来管理,可以进行解释。如果他们不听,那就是被开除;如果他们听,那相安无事;

3)那个日本军官直接处置他。但是相隔了一个周末,他还那么忙,被直接处置的可能性及其的低。

冷静分析思考了上述几种情况之后,他就不再担心了。因为最坏不过是被开除,而那个结果也是他可以接受的,所以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所以说,当你认真分析后之后,事实或许就已经告诉了你答案。后来他周一去,日本军官早忘记了这件事情也没有再过问他。所以说,如果他那个周六天一直在焦虑,能有什么好处嘛?没有任何好处只是突增自己的烦恼罢了。

所以,当我们对一个事物还没有看清楚的时候,那就给自己一个时间,在这个时间里面不断去搜寻相关信息,当搜索的差不多的时候,其实答案也就自然有了。

3.塑造你的世界观的3种偏见

演讲者是一个气象学家,他说:天气是你的情绪,气候是你的个性;

而我们常有的三种偏见就是:

1).Dunning-Kruger:thinking we know more than we do想的比做的多

2).Cognitive Dissonance: new info. contradicting our existing beliefs.认知失调;

3).Belief System&Biases, Literacy&Misinformation信仰体系和偏见,文化素养和错误信息;

所以说,让我们理解经验水平之外的东西真的很难;这也就是为什么沟通交流起来有时候并不是那么顺畅的原因,因为每个人的塑造都有着自我的部分的存在,而如果没法以对方所认知的内容来描述,就很难去让对方理解一件事物。

因此,如何去去除这种偏见呢?扩展自己的半径呢?

1). 列出你的偏见;

2).评估信息来源;

3).说出来;

4).扩展你的半径吧;也就是增加知识储备,当时最重要的是能从知识里面学到智慧;

【思考】

生命的维度

我们都生活在三维的世界里,那么生命到底有多少维度呢?

4,8,12,16,36,64,108?

未知,或许不会知道。或许知道,也没法真正的感知的到。

所以,内求。

因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当所有的外在,已无法满足自我的找寻时,或许这是最佳的自我内求的时刻。就像瑜伽经里开篇说:现在,开始瑜伽。没有比现在这个时刻,更好的时刻了。

而生命的维度,内寻之中,或许会发现,它的维度,在向你慢慢逐渐扩展打开。如果从逻辑学用两个词:内涵,外延。外延属于你能够触碰到外界的东西的话,那么内寻当中,找寻的就是内涵了,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本质所在。了解本质,就如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样,可以生生不息。

对我而言,我所能够感知到的,是,我内在的变化开始蔓延开来,从一点,连成一条线似的,逐步在展开。那种变化就好像,有个自我,在慢慢的溶解,然后又有一个属于我的东西,在慢慢构建。他们之间并不矛盾,但是,后者的那个我,更多的是和这个世界有所联系的属于其中一部分的我,而不是前者,那个偏向于我执我独特的我。虽然,我依然是唯一的我,但我是从属于这个世界的我。可能有些绕口吧,但确实就是那种感觉,那种感觉让你说,噢,生命原来真的有很多种维度,只是原来的自己或许只是局限在其中一部分而不自知罢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刻,才发现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然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每日一句】

随着每个日出,我又感受到了新生。

【梦境】

【每日反思与改过】

如果48天是一个周期,那么我希望自己没48天能够对这部分有一个更新迭代的过程;加油。

我执,依然存在我的某些部分。希望,那个我执能够慢慢的瓦解散开,我知道不容易,但我会努力去做。以为我发现,曾经的很多事情,都是因为我执的过重,导致很多事情无法正常的完成,或者伤害了对应的一些人一些事。这就好比,强求别人按照你的意愿来做事情,总是强扭瓜不会甜的。所以说,不要再是我要求,我希望,而是,我能够做什么,至于别的,我只是去看,去观察,去感受。如果想要自己成为那个不受约束的自己,那么首先不要去尝试着约束别人。但是对自我而言,需要一定的规则。所谓严以待己,宽以待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晨间日记】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