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用来改变的》:既然薇娅的成功无法复制,我们能从这本书中读到什么

夜深人静,整个城市昏昏欲睡,她的直播间却灯火通明。

刚下完直播,连续几个小时高强度的输出已经消耗了她和同事们大量精力,但直播结束了,工作依然在继续。

她看了一眼乱糟糟的直播间:凉透了的螺蛳粉、被瓜分的小蛋糕、塞满垃圾的纸箱------

十几个疲惫的同事挤在她身边,掐着表跟她对接接下来的工作流程:销售复盘、第二天直播信息确认、行程安排、产品试用------等等等等,直到所有人、所有事对接完毕,她大概可以在凌晨五点回家休息。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她的工作周而复始至少安排三百三十天。

媒体称她是“被时代选中的女人”,“双十一”的晚上,她直播间一晚的带货量,就可以超过几十家上市公司发行前三年的累计收入,(中国公司上市的财务要求是发行前三年累计收入超过3亿元。)

她就是踩到风口上,又长出了翅膀的薇娅。看完她的自传《人生是用来改变的》,我只想说,活该她赚钱啊,她这种“拼命三郎”的工作方式,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

我很羡慕她能赚这么多钱,但一个人赚钱的能力是和TA的认知分不开的,换句话说,即使给我这样的机会,即使让我做同样的事情,我并不能做到,我觉得每个人对自己还是要有比较清醒的认识的。

但明白自己做不到难道就不用去做吗?不是的,越是能力达不到,才更要去学习、去提升认知,毕竟人活着一辈子,总要做点让自己满意的事不是嘛!

薇娅的成功也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她一步步选择、摸索、试错、总结出来的。

她说过一句话,“不论什么事情,我想到了就会马上去做,我怕会来不及。”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有丝丝愧疚感,说实话,想到了就马上去做,做了就要看到结果,这么简单的道理,对我们很多人来说却是难题。

每个人都会做计划,但真正能付诸行动的极少,我们总是被各种各样琐碎的理由阻挡,“没时间”“没心情”“没助力”,直到最后什么也做不好什么也得不到。

薇娅敢于掌控自己的人生,也会在面临选择时听从内心的声音,更会在确定选择后一往无前无所畏惧。

反观我们自己,有没有“侥幸”?有没有“拖延症”?有没有“优柔寡断”?时间不可逆转,人生中每个重要的选择,都应该理智而谨慎。

薇娅在书中描述她现在的生活,忙碌又无法停滞:“就像是一座桥,桥上每天人来人往,如果突然有一天这座桥无法通行,就会打乱很多人的生活,因为大家习惯在这里通往目的地。”

对她来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价值越大。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学习越多、努力越多、进步越多,无法复制她的成功,就复制她的思维习惯和行动方法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是用来改变的》:既然薇娅的成功无法复制,我们能从这本书中读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