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本书作者是塔拉·韦斯特弗她是美国历史学家、作家。十七岁前从未上过学。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200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后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2009年获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奖学金赴哈佛大学访学。2014年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18年出版处女作《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2019年她因为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十七岁前生活在大山里废品厂的小姑娘,经历了偏执、暴躁父亲的专制,软弱,顺从母亲的变化无常,和哥哥暴力、血腥的畸形保护之后,逐渐利用受教育的机会走出大山,找到自我的故事,更是比尔盖茨大咖年度推荐书第一名。

他说:“这是一个惊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我在阅读她极端的童年故事时,也开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会喜欢这本。它甚至比你听说的还要好。”


让我触动很大的3个点

1、无知的代价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说如果你觉得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书中片段,那场车祸一个月后的一个星期天,全家聚在起居室里,爸爸开始讲解《圣经》,他的其中一个儿子清了清嗓子,他说他要离开了,我要去……去上大……大学,泰勒面容僵硬。听完他的话后每个人都看着爸爸,他面无表情,沉默比吼叫更可怕。

什么是大学?我问

大学就是给那些太过蠢笨、在第一轮学不会的人额外开设的学校。爸爸说道。

他的这个儿子泰勒爱读书学习,我想他儿子比起无知带来的焦虑,他更喜欢不断学习和成长带来的认知一点点的提升。

2、大脚猫头鹰的故事

就像书中讲的一个故事:塔拉一家曾救助过一只野生的大角猫头鹰。这个受伤的野性生灵发现自己被囚禁,险些将自己拍打致死,于是他们只好将它放生。塔拉的父亲说:它和大山在一起比和我们在一起更好。它不属于这里,也不能教它属于这里。

我们生命中都有一座真正的山属于我们自己,希望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能够像鸟一样,飞往我们自己的山。

3、教育

什么是教育,教育不是我们考试成绩有多好,又获得了什么学位,教育是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用新的世界观看问题的角度,正如作者所说,教育是思维的拓展,教育不应该使你的偏见更加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书中有一片段塔拉的外婆叫她去厕所后用粉色香皂洗手,当塔拉不明白为何要这样做的时候,我没有这样教过你的母亲。家庭教育带给孩子远比任何人任何事都重要,环境会慢慢腐蚀一个人的思想。在美国的一个山区还有这样的一个家庭。阿德勒曾说过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在书的后记中,塔拉也说:“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全新的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我看了这本书后说实话心里很沉重,没有想到在美国这么发达的国家的山区里还有这样充满无知偏见固执的家庭,一个糟糕的原声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破坏力之大,作者能从这种家庭挣脱出来,寻找救赎的曙光,并找到人生新的方向真的是实属不易,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原声家庭不是很好方面就规避掉,让自己不把它带到现在的家庭,上一辈做得好的方面继续传承下去精益求精,对我的孩子来说,我现在的家庭就是她的原声家庭,我们现在所有的言谈举止都会被她看在眼里,并效仿最终成为她的影子。

我做为妈妈想到的就是,如脱不花所说做一位有趣,和充盈人生母亲女性的榜样,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甚至当我们离开的时候,留在她们心中依旧是很酷很有力量的母亲,做为她们的前进指引方向。

书中金句

无论你成为谁,无论你把自己变成了什么,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它一直在你心中。不是在剑桥,而是在于你自已。你就是黄金。回到杨百翰大学,甚至回到你家乡的那座从地山,都不会改变你是谁。那可能会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甚至也会改变你对自己的看法一即便是就金,在某些光线下也会显得晦暗, 但那只是错觉。金子一直是金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