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多态

多态

所谓多态就是指程序中定义的引用变量所指向的具体类型和通过该引用变量发出的方法调用在编程时并不确定,而是在程序运行期间才确定,即一个引用变量到底会指向哪个类的实例对象,该引用变量发出的方法调用到底是哪个类中实现的方法,必须在由程序运行期间才能决定。因为在程序运行时才确定具体的类,这样,不用修改源程序代码,就可以让引用变量绑定到各种不同的类实现上,从而导致该引用调用的具体方法随之改变,即不修改程序代码就可以改变程序运行时所绑定的具体代码,让程序可以选择多个运行状态,这就是多态性。

所以对于多态我们可以总结如下:

指向子类的父类引用由于向上转型了,它只能访问父类中拥有的方法和属性,而对于子类中存在而父类中不存在的方法,该引用是不能使用的,尽管是重载该方法。若子类重写了父类中的某些方法,在调用该些方法的时候,必定是使用子类中定义的这些方法(动态连接、动态调用)。

对于面向对象而言,多态分为编译时多态和运行时多态。其中编辑时多态是静态的,主要是指方法的重载,它是根据参数列表的不同来区分不同的函数,通过编辑之后会变成两个不同的函数,在运行时谈不上多态。而运行时多态是动态的,它是通过动态绑定来实现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多态性。

分析上述关于多态的解释

在面向对象编程中,多态性允许我们以统一的方式处理不同类型的对象,使得我们的代码更加灵活和可扩展。下面是对您描述的多态性的进一步分析:

  1. 运行时多态性:这是多态性的一种形式,也称为动态多态性或晚期绑定。在这种情况下,方法调用的具体实现是在程序运行时才决定的。这通常是通过继承和方法重写实现的。例如,在Java中,当子类重写了父类的方法时,使用父类引用变量指向子类对象并调用该方法,实际上调用的是子类中的版本。
  2. 编译时多态性:这主要是通过方法重载和接口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方法调用的具体实现在编译时就已经确定。方法重载允许在同一个类中定义多个具有相同名字但参数列表不同的方法。
  3. 类型安全:多态性允许我们将子类对象当作父类对象来使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地将任何类型的对象赋给任何类型的变量。编程语言通常会有一些规则来保证类型安全,即确保在运行时不会发生类型不匹配的错误。
  4. 抽象和封装:多态性与抽象和封装紧密相关。通过将具体的实现细节隐藏在抽象背后,我们可以编写出更加通用和灵活的代码。这也有助于降低代码之间的耦合度,使得代码更加模块化。
  5. 设计模式:多态性在许多设计模式中都有应用,例如工厂模式、策略模式等。这些模式通过利用多态性来提供更加灵活和可扩展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多态性是面向对象编程的一个重要特性,它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方式来编写灵活和可扩展的代码。通过理解多态性的原理和应用场景,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实现复杂的软件系统。

这是多态性的一种形式,也称为动态多态性或晚期绑定。在这种情况下,方法调用的具体实现是在程序运行时才决定的。这通常是通过继承和方法重写实现的。 这句话怎么理解,举例说明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具有多态性特性的程序中,当一个方法被调用时,具体调用哪个类的实现是在程序运行的时候才确定的,而不是在编写代码时就固定下来的。这种机制通常依赖于继承和方法重写。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让我们通过一个示例来说明:

假设我们有一个父类Shape和两个子类CircleRectangle,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方法area()用于计算形状的面积。

abstract class Shape {
    abstract double area();
}

class Circle extends Shape {
    private double radius;

    public Circle(double radius) {
        this.radius = radius;
    }

    @Override
    double area() {
        return Math.PI * radius * radius;
    }
}

class Rectangle extends Shape {
    private double width;
    private double height;

    public Rectangle(double width, double height) {
        this.width = width;
        this.height = height;
    }

    @Override
    double area() {
        return width * height;
    }
}

现在我们可以在主函数中创建CircleRectangle的对象,并通过父类引用来调用它们的area()方法: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hape shape1 = new Circle(5.0);  // 创建Circle对象,并用父类引用指向它
        System.out.println(shape1.area());  // 输出 78.53981633974483 (Circle的面积)

        Shape shape2 = new Rectangle(4.0, 6.0);  // 创建Rectangle对象,并用父类引用指向它
        System.out.println(shape2.area());  // 输出 24.0 (Rectangle的面积)
    }
}

在这个例子中,shape1shape2都是Shape类型的引用,但它们分别指向了CircleRectangle的实例对象。当我们调用shape1.area()时,实际上是调用了Circle类中的area()方法;同样地,当我们调用shape2.area()时,实际上是调用了Rectangle类中的area()方法。

这就是动态多态性或晚期绑定的体现。在编译时期,我们并不知道shape1shape2具体指向哪个类的实例对象,也不知道它们的具体类型。而在运行时,虚拟机会根据实际指向的对象类型来调用相应的方法实现。这种机制使得我们的代码更加灵活和可扩展,因为我们可以在不修改原有代码的情况下增加新的形状类,并让Shape引用指向新类的实例对象。

在编译时期,我们并不知道shape1和shape2具体指向哪个类的实例对象,也不知道它们的具体类型。

在编译时期,我们无法知道shape1shape2具体指向哪个类的实例对象,这是因为多态的实现基于里氏替换原则

多态的核心思想是允许子类对象可以被当作父类对象使用,这就意味着在编译时期,编译器只知道shape1shape2Shape类型的引用,但并不知道它们将会指向哪个具体的子类对象。这种设计允许程序在运行时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地改变所指向的对象类型。具体来说:

  • 里氏替换原则:这个原则表明,如果一个程序对于某个基类对象能够正确运行,那么即使将基类对象替换为它的任何子类对象,程序也应该能够正确运行。这就要求编译器在编译时期只能假定shape1shape2Shape类型的引用,而不能假设它们指向具体的子类对象。
  • 动态绑定:在运行时,虚拟机会根据实际的对象类型来调用相应的方法实现。这就是所谓的动态绑定或晚期绑定。因此,直到运行时,我们才能确定shape1.area()会调用Circle类的area()方法,而shape2.area()会调用Rectangle类的area()方法。
  • 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这种机制使得我们的代码更加灵活和可扩展。我们可以在不修改原有代码的情况下增加新的形状类,并让Shape引用指向新类的实例对象,从而实现新的功能。

总的来说,多态性允许我们在编译时期编写通用的代码,而在运行时根据具体的对象类型来执行相应的操作,这样做既提高了代码的灵活性,也使得程序更容易维护和扩展。

这就要求编译器在编译时期只能假定shape1和shape2是Shape类型的引用,而不能假设它们指向具体的子类对象。

编译器在编译时期只能假定shape1shape2Shape类型的引用,而不能假设它们指向具体的子类对象,这是因为编译器需要保证代码的泛型性和灵活性

在面向对象编程中,多态性是一种允许不同类的对象对同一消息做出响应的特性。这意味着,即使shape1shape2都被声明为Shape类型,它们也可以指向任何Shape的子类对象。编译器在编译代码时,无法预知程序运行时将要创建哪些对象,或者用户将要如何操作这些对象。因此,编译器只能根据变量的静态类型(即声明的类型)来检查代码的正确性。

此外,这种设计也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由于编译器不依赖具体的子类信息,我们可以在不修改现有代码的情况下添加新的子类,只要这些子类遵循了父类的接口约定。这就使得程序可以在未来的维护和升级中更加灵活地适应变化。

总的来说,编译器在编译时期只能假定shape1shape2Shape类型的引用,而不能假设它们指向具体的子类对象,这是为了保证代码的泛型性和灵活性,同时也是为了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JVM 方法区

JVM的方法区是一个用于存储类元数据信息的内存区域,它被所有线程共享

方法区在JVM启动时创建,主要存放以下内容:

  1. 类信息:包括每个加载的类(class)、接口(interface)、枚举(enum)和注解(annotation)的元数据。这些信息包含了类的全名(包名+类名)、父类的全名等。
  2. 运行时常量池:这是类版本信息中的一部分,存储了数值字面量和符号引用,这部分数据在类加载后存放在方法区。
  3. 静态变量:即类变量,是属于类本身而不是类的实例的变量。它们在类被加载时创建,并在方法区中为每个类或接口的静态字段分配内存空间。
  4. 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这是指JIT编译器在运行时生成的优化后的机器代码,以提高程序执行的效率。

此外,方法区与Java堆一样,属于各个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但它不同于Java堆的是,方法区主要用于存储非实例化的数据,如类型信息、常量等。

总的来说,理解方法区的作用和特点对于优化和调整Java应用程序的性能至关重要。

不可变对象最大的好处是线程安全

不可变对象是指在创建后其状态无法被修改的对象。这种特性使得不可变对象在多线程环境下具有天然的线程安全性,因为不需要担心其他线程会修改它们的状态。

具体来说,不可变对象的好处包括:

  1. 线程安全:不可变对象一旦创建,其状态就无法被改变,因此可以自由地在多个线程之间共享,而无需额外的同步措施。
  2. 简化编程:由于不可变对象的状态始终不变,使用它们可以减少出错的可能性,使程序更加可靠和易于维护。
  3. 避免不必要的复制:对于可变对象,如果我们想要保证线程安全,通常需要通过加锁或复制等手段来实现。而对于不可变对象,由于其状态无法被修改,我们可以放心地共享同一个对象,避免了不必要的复制操作。
  4. 缓存友好:不可变对象可以被自由地缓存,因为它们的状态不会发生变化。这有助于提高程序的性能。

总的来说,不可变对象的最大好处是线程安全,这使得它们在编写并发程序时非常有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java,开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