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七律脉络浅析四十六

对雪二首之二

李商隐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

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

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


注解

1. 珠帘:珍珠缀成的帘子。《晋书·苻坚载记上》:“坚自平诸国之后,国内殷实,遂示人以侈,悬珠帘于正殿,以朝群臣。”唐李白诗:“美人捲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2. 粉墙:涂刷成白色的墙。唐方干诗:“隐隐临珠箔,微微上粉墙。”元王实甫第一本第一折:“门掩着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

3. 江令:一指江淹。南朝梁时江淹曾为建安吴兴令和建元东武令,后世亦称“江令。《古离别》(南朝梁-江淹):“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

4. 夸:通“跨”。《汉书·诸侯王表序》: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

5. 琼树:形容白雪覆盖的树。南朝宋谢惠连《雪赋》:“庭列瑶阶,林挺琼树。”

6. 卢家:古乐府中相传有洛阳女子莫愁,嫁于豪富的卢氏夫家。南朝梁武帝“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

7. 玉堂:宫殿的美称。《独不见》(唐-沈佺期):“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8. 侵夜:入夜,夜晚。唐薛用弱:“今已侵夜,更向前道,虑为恶兽所损,幸娘子见容一宵,岂敢忘德。”前蜀韦庄诗:“山行侵夜到,云窦一星灯。”

9. 桂魄:指月。宋周邦彦词:“桂魄分馀晕,檀槽破紫心。”明徐渭诗:“钩弯迟桂魄,流曲拟兰亭。”

10. 梅妆:即梅花妆。《宋书》:“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之华,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妆,后人多效之。

11. 关河:指函谷等关与黄河。《史记·苏秦列传》:“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 张守节正义:“东有黄河,有函谷、蒲津、龙门、合河等关。”

12. 冻合:犹言冰封。唐李益诗:“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宋苏轼之一:“石泉冻合竹无风,夜色沉沉万境空。”

13. 斑骓:即陆郎乘斑骓。《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清商曲辞四·神弦歌·十八首·明下童曲〉:走马上前阪,石子弹马蹄。不惜弹马蹄,但借马上儿。陈孔骄赭白,陆郎乘斑骓。徘徊射堂头,望门不欲归。

 

 简译:

大中三年冬,李商隐东赴徐州武宁军节度使幕,此诗当作于行前。

 

大雪比柳絮还轻比霜更白呀,它越过长安城中的一道道白墙,飞旋着扑向家家户户的珠帘。

妻子送我这个将要离别的江令,越过一棵又一颗白雪覆盖的高树,然后经过像卢家一样的宅院,不禁嫉妒起他们家白玉堂中那双栖于玳瑁梁上的海燕来。

夜幕降临,白雪之光可以和月亮相比,妻子忍着寒冷一任梅花似的飞雪扑面,就像寿阳公主在试梅花妆一样。

关河大地通往东西的路都被冰雪覆盖,我就像乘着斑骓的陆郎一步一回首,而妻子却肝肠欲断呀。


脉络浅析:

这首诗实际是接着上一首,继续写妻子给自己送别的情景,通过对路途所见之雪的描写,双关了自己和妻子的依依惜别之情。

首联字面意是写雪,“旋扑”言其大,“轻于柳絮”言其轻,“重于霜”言其白,这个“重”字不是指重量,而是色重于霜,霜是白的,所以说比雪更白。双关意是,妻子不声不响地地陪伴着我,走过一道道白墙。

颔联字面意是写雪把树都涂成了白色,像一颗颗琼树,又飘入了富人家的玉堂上。双关意是,妻子跟着我走过一片树林,又经过一处富人家的宅院,想到卢家玉堂上双栖于玳瑁梁上的海燕也比我们幸福啊,它们在寒冷的冬天还能相互偎依在一起,而我们却要分别了。

颈联字面意是,雪的清亮之光可以和月亮争辉,它就像寿阳公主所试的梅花妆一样。双关意是,都天黑了妻子还在送我,她忍着寒冷一任梅花似的飞雪扑面,就像寿阳公主在试梅花妆一样。言妻之切切情深。

尾联上句仍然在写雪,大雪把关河的东西之路都淹没了。下句言情,我骑着马一步一回头,而妻子肝肠欲断。这里用了“陆郎乘斑骓”的典故,把自己比作陆郎,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整首诗使用了比喻、对比和典故的修辞语法,几乎句句双关,而且联联相承、环环相扣,即是咏雪又是寄情,咏物佳作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商隐七律脉络浅析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