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剂效应:为什么人总喜欢骗自己?

01

心理学上有一个安慰剂效应。

它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怎么来的呢?

1955年,毕阙博士(Henry K. Beecher)首次提出安慰剂效应,亦理解为“非特定效应”(non-specific effe cts)或受试者期望效应(subject-expectancyeffect)。有报告纪录,大约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剂的病人,表示有关痛症得到舒缓。这些痛症的舒缓,不单是靠病人报称,而是可以利用客观的方法检测得到。这个痛症改善的现象,并没有出现于非接受安慰剂的病人身上。因此把这类现象称为安慰剂效应。

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会常用安慰剂效应,使来访者由于期望而促进心理障碍减轻或病情好转的心理现象。心理咨询中的“ 安慰剂”包括心理病理性药物、生物意义上的中性物质、咨询者的形象、咨询者的言语和非言语技术及咨询环境的建构,咨询人员通过药物、药物替代、言行及环境暗示引导来访者对自己的改变和发展。

生活中,我们也会常见一些安慰剂效应,比如说,阿迪达斯、耐克等都在中国都设有生产基地,同一个生产基地生产出来的衣服,贴上了国际品牌的牌子能卖上七八百元,而贴上国内品牌标签的却只能卖三四百元,什么都没贴的就只能在淘宝上卖百十块。事实上,它们的质量没有任何差别。

在比如说,很多保健品价格死贵,但其实没有多大功效,主要起作用的还是安慰剂效应。主要是人们喜欢自己骗自己。

02

那么在感情中,也会存在安慰剂效应,比如说,恋爱中很多女生会做的事,你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带你去见父母,他告诉你等父母从老家过来了就带你去见,你同意了,后来他父母从老家过来了,你和他说请他父母吃顿饭吧,他却又说这次父母是来看病的,等过一阵子吧,你还是选择原谅了他,一次又一次,循环往复。

诸如此类的事情时有发生,而女生习惯用时间去赌男友会长大,会爱自己。

虽然内心很痛苦,明知道换来的只是对方一次又一次的随心所欲,却还是一次次原谅对方。

仿佛原谅才是一剂自我疗伤的安慰剂,实则是一种假象。

这里主要因为很多女生在感情中,会选择用原谅来麻痹自己,回避与对方分离的痛苦。

比如,在电影《原谅他77次》中,女主总是一遍一遍的无限制的原谅男主。女主明明不喜欢男主约会迟到,但是男主每次出门都不懂提前,迟到了,女主又总是原谅男主。

为什么会一遍一遍的选择原谅对方?因为如果不原谅对方,就以为着要终结这段关系,要失去这段关系,而她们内心害怕失去,恐惧结束关系,于是就自己安慰自己,说他会改的,下一次就好了。

可是即使是这样,最后的结局也依旧不圆满。

03

我记得最早的时候接过一个学员,她就是在感情里服用安慰剂的代表,她活得非常累。

因为她在和所谓的男友相处的过程中重复了《原谅他77次》中女主人公的命运,她心里明明知道这个男人从来没有正式承认过她作为女友的身份,给她的理由是因为需要经常谈客户,不太方便,每一次她都接受这般荒谬的理由。

有一晚这个男人喝醉了酒,半夜给她发了一条信息,但是打错了名字,她当时几乎绝望,但哪怕是这样,只要这个男人过来哄哄她,她又陷进去了。

她心里下了几百次决定,嘴上说了无数次分手,再怎么口是心非,再怎么嘴上说不喜欢他,却还是想要一遍遍去翻他的朋友圈,想要说服自己还爱着那个他。

把对方删了又加,加了又删,却仍然选择不断原谅,不断伤害自己。

甚至觉得若不马上原谅对方,等对方恼火了,就彻底失去了,结局就是男友根本不把她当回事。

姑娘们,说这个学员的例子,想告诉大家的一点是原谅不等同于不失去。

感情中你对他无止境的原谅就是给自己制造的灾难。

给了男人那么多次机会,却不曾给过自己一次主动选择的机会。

当他频繁犯错想要回来找你的时候,或用甜言蜜语安慰你的时候,如果你立马就当没事人一样,那么对于男人来说犯错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犯错仍然不会失去你。

男人也会想我什么都不用做,也不用对你怎么好,你还是会赖在我身边,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对你负责呢?

而这种男人,就是被惯的,能抓住女人的软肋,懂得自己怎样才能被对方原谅,一次又一次地欺骗对方,把女生吃得死死的。

04

所以如果你曾经爱过的是这样的男人,当他再次回头的时候,你需要保持一种淡然的心态。

你要让他明白他的行为曾经对你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要让他以行动为证,证明想要和你再次和好,继续发展下去的诚意,除此之外,还要让他明白你的底线和尊严。

我之前有个学员经常陪男友去他家看爸妈,但是男友好几次都以忙、出差为理由不怎么主动去看学员的父母,有的时候男友糊弄几句也就过去了。

后来我告诉她一定要学会立规矩,摆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只靠原谅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后来学员采纳了我的建议,第一次鼓起勇气和男友说:

“亲爱的,第一我愿意和你去看你的父母是为了给足你面子,我希望他们不那么孤单,我尽其所能陪伴他们,但是提到让你陪我一起去看我父母的时候,你总是心不在焉,你说你忙我理解,但是每一次都忙这个我不能接受。”

后来学员有一天没理他,男友知道他在这件事情上真的有点过了,自那以后开始主动陪学员回家看爸妈。

其实有的时候男人也会喜欢有意无意去试探女人心里的底线。

所以在原则性问题上千万不要怕得罪对方,因为一再地原谅根本换不来任何好处,感情的平衡一旦被打破,更多时候吃亏的就是你。

05

当你挑明你的底线之后,给自己设定一个期限去观察对方对你的态度是否有持续的改观。

如果你提出类似于看你行动的话后,对方只是嘴上说的很生动,行为上仍然我行我素,那么这样的男人是不可原谅的。

我们也称这些人为潜在的惯性道歉者,口头道歉,对方只是想要给你制造一种想要和你和好的假象。

其实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选择无休止、无原则的原谅就是没有想清楚自己原谅对方的目的是什么?

在对方乞求原谅,想要复合的时候,你应该冷静地从以下三个层面再次评估你们的关系:

1. 他真的会给你带来幸福吗?还是说你只是害怕被分手?害怕面对自己的不自信?

2. 他对你感觉如何?你感受更多的是痛苦还是快乐?

3. 你们的关系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他是第几次要求原谅了?

如果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你就不该再原谅他了,再原谅也只是给了他多一次伤害你的机会。

06

就像当年的陈思诚和佟丽娅,早年陈思诚就被曝和某女明星幽会六个小时,还亲密搀扶女星上车。

没等陈思诚出面回应,佟丽娅就迫不及待替老公开脱,并声称陈思诚会随时报告他的行踪。

但正因为佟丽娅对绯闻的宽容,失去了女人的原则,才有了突破伦理道德的比翼双飞。

明星中的马伊琍如此,谢杏芳如此,佟丽娅也如此。

相比一次次伤害你的男人,真正感到内疚,想要再次珍惜你的男人会主动用多次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悔过。

记住是多次,而不仅仅只是开一张空头支票让你过把瘾,更不会因为你所谓的要他付出多一点行动而把他吓跑,他只会更尊重你,更小心翼翼地呵护你,因为生怕再错过你。

如果面对他的回头,你没有任何主动性,没有底气主动选择,而只剩下原谅一条路可走的话,你的原谅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所以如果你想让对方全心全意爱你,那就给自己多争取一些话语权,而不是总是因为害怕失去,被迫无奈地选择了原谅。

最后,请记住一点:可以选择原谅,但是,永远只能原谅一次,并且不能太快。

你可能感兴趣的:(安慰剂效应:为什么人总喜欢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