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2020届毕业生的一封信

2020届毕业生们:

你们好!

受疫情影响,我们在各自家中开启了大学四年的最后一个学期。作为除了家长和同学们之外,最关心大家考研、就业情况的辅导员老师,给大家写封信,交流一下思想。

大家在家过得舒坦吧?吃得饱、睡得香,也没有学校里各种条条框框,唯独不太舒服的就是不能出门。请珍惜这段“慢时光”,主动承担家务,放下手机多跟家人聊聊天,学会与父母长期和谐共处;坚持学习,认真完成毕业设计的各项任务。

大话就业形势

准备找工作或正在找工作的同学们,对于就业要积极乐观,疫情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根据2003年5月12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非典对全市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特别对第三产业的一些行业影响较大,但对第一、第二产业影响不大。同学们找工作的时候,可以优先考虑进入第一、第二产业的某些行业。

2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通过①鼓励毕业生到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②扩大重点领域招聘③引导基层就业④鼓励入伍参军⑤丰富新就业形态5个方面最大限度增加就业机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游钧表示,人社部将加快完善落实就业创业政策,鼓励企业吸纳一批,引导基层就业一批,支持创业带动一批,并协同做好机关事业单位的招聘考录工作,千方百计挖掘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

所以,请同学们务必关注国家大政方针,在前面提到的5个方面积极寻找就业机遇。稳住,我们能赢!

疫情是对企业的一次洗牌,优质的企业会在这场疫情中存活下来,甚至变得更强,非典后的阿里巴巴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从近期搜集到的招聘信息上看,也验证了以上两点判断,大多是格力、海尔、京东方、舜宇等优质企业在进行线上招聘。线上招聘对大家而言方便快捷,极大地削减了求职成本,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行动起来,关注教育部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网站、校院两级就业信息平台,及时获取招聘信息,主动出击!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心仪的工作。

还有已经与公司签约的同学们,希望你们能及时关注企业和所在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认真学习与岗位相关的知识,不断提高与未来工作相关的各种技能,为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漫谈考研和“二战”

考研的同学们,几家欢喜几家愁吧,没有关系,无论考得怎么样那都是过去式了,不要悲观,但也不要盲目乐观。有同学说,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将扩招18.9万,对没错,但是别忘了,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341万,比2019年的290万足足多了51万!眼下要考虑的是如何积极稳妥走好后面的路。

我想提两点建议:一方面要做好信息收集,关注研招网,及时了解招生、调剂信息,通过邮件联系导师,党员为大家搜集了近些年考研学长学姐的联系方式和成功经验,同学们可以参考借鉴,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我管理,认真复习复试内容;另外一方面,还是要准备一下求职的,因为考研复试工作推后,万一复试不理想,你将会错过整个春招。

打算考研“二战”的同学们,老师佩服你的勇气,因为对于30岁的我来说,一年光阴是无价的。老师也尊重你的选择,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没有人能剥夺你受教育的权利,回想一下,大家每次去学雅思托福、上考研班、学python/java/嵌入式、听讲座,我都从来没有拦过大家吧?我是支持大家学习的。(考驾照除外!)

在这不想举“二战”失败的例子,因为有失败的例子就有成功的例子,在统计学角度来看这都是概率事件,对个体的指导意义不大。但是我希望你选择考研“二战”前问自己几个问题:1.第一年我没有考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通过9个月的复习,我能否弥补第一年考试的不足?3.如果“二战”失败,我有其他退路吗?

选择“二战”可以,但是我强烈建议,你完全可以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找一份跟自己专业有一定相关性、上班不忙的工作,边工作边考研呀,而且据我所知,现在一些企业也是鼓励员工继续深造的,工作够几年,公司会鼓励支持你提升学历。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希望考研的同学都能够圆梦!

向所有毕业生问好,希望大家保重好身体,坚持学习,春暖花开时,我们科大湖畔见。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与君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致2020届毕业生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