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潮流|《大唐服饰》对话杨贵妃

随着《王朝的女人杨贵妃》、《妖猫传》、《国家宝藏》等影视剧纪录片的热播,关于杨贵妃的话题再次霸占各大媒体平台。其实杨贵妃天生自带流量,除了她是身份地位、颜值,更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是她所引领的时代潮流与爱情故事。

李白、白居易、李商隐、杜牧为她赋诗,元代文学家白朴为她写剧本,清初剧作家洪昇为她创作戏剧,被誉为大清第一词客的纳兰容若广为流传的“减字木兰花令”也写她的爱情,一曲《贵妃醉酒》,让她的故事广为流传。

李玉刚版《新贵妃醉酒》

《中华遗产》等书籍关于贵妃时代流行史的文章,论证了杨贵妃在音乐、舞蹈,服饰、妆容方面引导潮流的史实,再次刷新了我们对杨贵妃的认识。《大唐服饰》官方杂志穿越时空,对话杨贵妃,近距离走进开元、天宝年间服饰流行变迁简史。

《妖猫传》里的杨贵妃(剧照)

《大唐服饰》:杨贵妃您好!很荣幸与您探讨开元、天宝服饰潮流,我是《大唐服饰》杂志的记者服饰君。

杨贵妃服饰君您好,我经常看你们的杂志,我三姐上封面那期已珍藏。(微笑)

《大唐服饰》:我们想知道,您怎么看待“武周风格”?(武则天时期,服装样式依然是短衫、长裙、长帔;服饰袖窄,长裙相对修身)

杨贵妃:小的时候,审美观念尚未成形,姐姐们穿,我跟风,算是她们的影子,有盲从的成分。

《大唐服饰》推荐款【吟风月】

《大唐服饰》:您小时候留什么发型,双垂髻还是三小髻,有没有留高髻的想法?

杨贵妃:三小髻、双垂髻都留过,对高髻有过想法,但当时内心不够强大。

《大唐服饰》:您觉得开元初期服饰最大的特征是什么?

杨贵妃:简朴。那时,玄宗刚登基,想要巩固基业,他希望一改朝野追求奢靡华丽之旧弊,下了几道诏敕,力倡简朴。长安洛阳大街小巷都拉着“衣纨履丝,致伤风俗”的横幅。

国家宝藏马苏扮演的杨贵妃(剧照)

《大唐服饰》:您能聊一下当时的衣服配色吗?

杨贵妃:可以。衣料以纯色为主,或用暗纹,或染简美绞缬小花,配色比较单一,十分低调。

《大唐服饰》:开元二十二年,“开元模式”已开启,短短十年,国人穿衣打扮为什么有180度的大转变,是出于对“贞观之治”向往吗?

杨贵妃:也不完全,经济建设决定上层建筑,开元盛世的到来,对国人穿着打扮有一定的冲击力,最主要的还是审美的觉醒。(回眸一笑)

【雀羽华光】绣花配色灵感来自瑞禽华美之羽翼

《大唐服饰》:您认为“开元模式”最具符号性的特征是什么?

杨贵妃:我想想……半圈鬓发越发的蓬松,头顶小髻则前移低垂,一度风靡全国。另外,开始往丰腴之路迈进。(偷笑)典型的斜红、额黄、假靥等全套复杂妆面也更加流行。

《大唐服饰》:在衣服的选材和绣花上有什么改变呢?

杨贵妃:衣料上装饰锦绣花样的风气开始逐渐复苏。如雨后春笋,速度超多我的想象力。

开元末至天宝时代十余年间身材丰满的仕女陶俑

《大唐服饰》:有媒体报道,说您胖,并将您和赵飞燕作比较,“环肥燕瘦”的说法您介意吗?

杨贵妃:这个问题……我想阎立本与韩干的画最有说服力。你看看韩干画的马,都那么圆润。

《大唐服饰》:衣裙帔上下内外布满花纹的天宝新品史无前例,请您简述一下传说中的“天宝样”、 贵妃样”。

杨贵妃:玄宗喜爱“胖美人”。 那时的服装还流行华丽的纹样,你采访一下《霓裳羽衣舞》团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碧云仙曲舞霓裳

《大唐服饰》:谢谢您的指引,霓裳羽衣曲由玄宗填词,您导演,而且服饰设计、演员妆容也是您指导。你作为大唐第一舞曲的导演,在衣装方面您会参考哪些元素?

杨贵妃:首先要和词曲家沟通,曲风是第一位。妆面大面积的红妆为主,裙色喜爱浓烈的大红、橘黄,配色蓝绿撞色上衣,轻薄纱帔。你不妨看看我写给《霓裳羽衣舞》舞者的那首诗,服饰效果的奥妙都在诗里。

《大唐服饰》:“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是这首吗?此诗让人身临其境。您很文艺,不但精通音乐舞蹈,还引领大唐潮流,没想到,诗也写得好。

杨贵妃:(掩面而笑)有感而发嘛。

【长安故梦】长安故梦再一次被唐风唤醒

《大唐服饰》:问您一个题外话,李白《清平调》,您喜欢哪句?

杨贵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之句要含蓄一些。

《大唐服饰》:李白这句,一个“拂”字,仿佛让人想起霓裳羽衣舞(曲)的旋律。择日不如撞日,您能否为大家轻舞一小曲,我们拍一个抖音,发个天宝年间最美妆容、最新款式的小视频,结束今天的采访。

杨贵妃:……(大笑)

“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 编新不如叙旧,唐人张祜的《华清宫》,可解其中蕴味。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汉服潮流|《大唐服饰》对话杨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