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 is more

Besides the noble art of getting things done, there is the noble art of leaving things undone. – Lin Yutang (做事的艺术在于有所为,有所不为。– 林语堂 ​)

今天无意中看到了林语堂先生的这句话,和我们惯性思维中的多多益善恰好相悖。生活中充斥泛滥着各种选择,我们经常会抱着"等等看,后面的也许更好"类似的态度,不断纠结,难下决断。即便知道选择再多,不可能全部都要,却偏偏忍受不了看着机会从眼前溜走,这也是我们人性当中的一个弱点吧。

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多多益善呢?我想用三本书来解答这个问题。


1. 《断舍离》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在其出版的著作《断舍离》中提出了相应的概念。“断”指的是坚决不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舍”指的是没有用的东西都要处理掉;“离”指的是脱离对物质的执着,让自己所处的环境干净、空旷,让自己感觉自在。

所谓“断舍离”并非单单指代收拾整理扔掉旧物的意思,更加深层次的包含了通过判断自己对物质东西的需求,要思考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要以思考自我真正需求为中心,而不是成为物的附庸,本质上是指果断地舍弃无用的东西,提倡不要一味地固守执着,懂得舍弃能获得更多的幸福。

刚开始看这本书,我的确以为是用来指导日常生活中对物品的收纳整理。可是越看越觉得这本书对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都有实际意义。比方说在网络世界里,我们就需要经常性的"断舍离"。遇到狂轰滥炸的微信群、半死不活的“僵尸群”等,没必要过于留恋,取关退群赶紧操作。

再比如说手机里下载了大量的APP,用到的不过几个,可是不敢删掉那些经常不用的,没准哪天要用到。衣柜里塞满了衣服,穿的其实只有那么几件,可是不穿的衣服也不能丢了,一来舍不得,二来也许哪天穿得上。其实,这些东西都是用不上的,现在用不上,以后就更用不上了。


2. 《极简》

《极简》是一本倡导极简生活方式的书籍。书中作者乔舒亚·贝尔克和他妻子用自己和朋友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生活是极简的、为什么要过极简生活,以及如何做才是真正的极简生活。作者认为,极简主义是“刻意地倡导对我们有价值的东西,并清除那些阻碍我们得到它的东西”,目的是为了我们能更好地实现生命中最高远的目标。

极简主义不是要求我们放弃一切,也不是整理你所拥有的过程,而是需要在拥有和取舍中发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因此,极简生活是在实践中学习、在前进的过程中学习的体验,它是一种双向的过程,即在认清自己目标的同时,融入到一种拥有更少物品的生活中。

比如说,我们花在购物的时间减少了,就会感到陪家人的时间增多了。我们购物的费用减少了,就会有更多的费用用于能力的提升。这样以来,我们在极简生活中,认识到了陪家人比购物重要,自我能力提升比购物重要。


3. 《可预见的非理性》

作为行为经济学的经典著作,杜克大学行为经济学家丹·阿雷利将心理学引入经济学的研究中,用实验的方法彻底颠覆了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观点,告诉我们非理性是人类的本能,是主宰人类行为和决策的隐形力量;非理性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可以预测和把握的。

书中专门介绍了项羽带领部队渡过漳河突袭秦军,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项羽作为征战四方,战功赫赫的军事领导,他要向麾下将士传递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必胜信念。但并非所有的将士都能认同这种不留后路的自我毁灭。正常情况下,我们都会考虑到如果敌军势力强大,。。。万一失败了,。。。

在书里我们可以看到阿雷利教授针对就读麻省理工,选修了《行为经济学》课程的100多名学生开展的一项实验。实验围绕一个电脑游戏展开。学生在游戏里,看到电脑屏幕上显示三扇门,每扇门后都会有不同金额的现金。游戏规则就是每个人都只能点击100次,点击获取的钱越多,游戏玩的越好。

学生每点击一次打开一扇门,就用掉一个点击数,但也许不会得到任何钱。三扇门显示的钱总有一扇比另外两扇多。游戏重点就是每次换门没有金钱回报,可还是要用掉一次点击数。要迅速查看所有的门,点击那扇钱最多的门。

参与游戏的学生会发现如果有片刻没点击某扇门,那扇门就会逐渐缩小继而消失。根据游戏规则,那消失的门完全可以不予理会。然而学生却总是浪费点击数,试图让那快要消失的门开启,最后输了钱。

在实验中,损失可以用金钱衡量。但是在生活中,相应的损失往往不明显,如浪费时间,错过感情。


我们在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多选择的代价是什么呢?如果集中精力和注意力能获得不一样的满足吗?选择越多不一定越好,Less is more.

你可能感兴趣的:(Less i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