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视频,才知道10块钱居然能买这么多东西!

(视频来源于抖音账号“童年终结者”,侵删)

今天看了一个视频,本以为是老父亲套路两个儿子的10块零花钱,没想到却是一个老父亲被儿子反向教育的故事。

博主“童年终结者 ”以坑俩儿子的零花钱为乐,并从中给儿子们进行财商教育,让他们明白社会的险恶。

哥哥6岁,在读小学一年级,弟弟4岁,还在上幼儿园的年纪。

俩孩子怀揣10块零花钱,准备去大超市买零食,被老父亲发现,父亲提出带自己一个,为了入伙,他还从身上掏出了1块钱硬币。

弟弟表示,“我们三个人用10块钱也太少了。”

哥哥提出,“弟弟,你就让他去吧,他自己在家里也很无聊。”

三人达成共识一起去超市买零食,但在出发前,弟弟反复叮嘱老父亲,“那你不能挑太多,挑太多了,这钱就不够花了。”

01

三人来到超市,老父亲第一句话就是:“10块钱,你们来这里啊?”

弟弟伶牙俐齿,马上反唇相讥,“对呀,怎么就不可以来了?”

弟弟说完转身就看到一个佩奇的戒指糖,心情很是激动,哥哥提醒弟弟价格是8.5元,弟弟马上就说,“那好吧,再看看。”

俩孩子在大超市看到饮料的价格,还和常去的便利店价格进行对比,发现超市的价格确实有点贵。

老父亲再次说道,“那你们只带了10块钱,根本买不了什么东西啊!”

弟弟思考了1秒,提出到称斤那里买散装的零食。

过来后发现,这边的零食也不便宜,随便一个零食都是38元/斤,哥哥马上就估算下来,买一个就要花5~6块钱。

弟弟很想要,就问哥哥要不要,结果哥哥疯狂摆手,表示不要,这太贵了。

弟弟虽然把零食放回去了,但也不忘数落旁边的父亲,“本来我们两个是可以拿一个的,但是爸爸也要吃,所以就不够了。”

他们仨继续往前逛,发现了喜欢的果冻,弟弟马上提出“这个太贵了,我知道哪里有便宜的,跟我来。”

最后来到了买棒冰的地方,大方地说一人拿一个,哥哥拿了一根绿色的,弟弟选了一根白色的,老父亲拿了一根黄色的。

买完棒冰,弟弟就说“你还要再逛下吗?我们买好就要走了。”

爸爸:“就买这么一个?”

弟弟:“也买不了别的呀!太贵了!”

不过在走之前,兄弟俩看到之前买过的巧克力很好吃,推荐给爸爸,但哥哥发现钱不够。

弟弟看到工作人员在称山楂片,主动跑过去问,“奶奶,这个最近没有涨价吧?”

工作人员:“这个很便宜的,只要10块钱。”

然后弟弟就心动了,把剩下的钱买了山楂片。

从超市出来,爸爸问弟弟,“你刚刚说山楂太多,叫阿姨拿出来,一点都不觉得丢人吗?”

弟弟:“有什么丢脸的?我们本来钱就不够,我们都买山楂了就没机会吃果冻了!你看现在可以吃两样多开心呀!”

02

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关于钱,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钱越来越不经花了!100块钱刚破开,还没怎么花就没了!”

最早大概是从我妈妈那里听到的,再后来自己慢慢也有了这样的感受,觉得钱实在是不够花。

但“童年终结者”却在评论区说:

我自己去超市买东西,感觉10块钱买不了啥吃的,跟他们一起又吃果冻,又吃山楂,晚上还去烧烤摊吃了串炸年糕。

我的一块钱还没花掉!

同样是10块钱,我们大人平时会觉得买啥都不太够的样子,但俩小孩却能用这10块钱买这么多好吃的,想想还挺有意思。

03

看完这个视频,我感觉启发还是蛮大的。

首先,正因为“童年终结者”长期的财商教育,才让孩子小小年纪就能合理的规划自己的可支配收入。

他们会精挑细选,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买到最多自己喜欢的零食。

不会像别的孩子那样,一拿到钱,就一股脑的全花掉,等到再遇到喜欢的东西时,结果却没钱了,只能哇哇大哭,遗憾错过。

我小的时候,妈妈也没有刻意培养我的财商意识,那个年代的大多数大人都忙着赚钱养家,对于养育孩子的理念则是,“只要有饭吃,有书读就够了”,更多可能就没有了。

但人从出生开始就在跟钱打交道,小时候要从父母那里拿钱,长大了要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就算死了,还要花钱给自己安置好身后事。

这一生,没有一个人哪一天是离开过钱的,所以财商培养真的很重要,不要等到孩子长大,自己把生活过得乱七八糟再来遗憾,那时候再想改变对于财富的观念,耗费的精力、时间会比小时候多得多。

其次,面对爸爸说只有10块钱还来大超市,小朋友却说,“怎么就不能来了?”

钱多钱少,不能成为判定一个人是否该去这个地方的标准。

想起我还在读大学时,和朋友一起去逛街,我们也面临过类似的问题。

商场里总有一些相对贵一点的店,有人会说,“反正也买不起,就别进去了。”

但最终我们还是进去了,因为觉得“我们哪怕买不起,但也有逛一逛的权利,我们不偷不抢,虽然买不起,但也不丢人。”

最后,兄弟俩考虑到钱不够,买山楂的时候就主动让阿姨拿一点出来,爸爸作为大人,觉得这样或许会有一点丢人,但孩子却很坦然,买不起就是买不起,接受现实,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东西就好。

这是我最受启发的点,就像一位网友说的,“被一个小孩教育到了,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而消费一些超过自己实力的东西。”

04

想起小时候,我妈妈几乎不会没收纯洁的压岁钱,才让我从很小开始就有了存钱的意识。

而很多家长会担心孩子小,不能合理的保管这笔钱,就一股脑全没收了,殊不知是浪费了大好的培养孩子财商的机会。

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需要对金钱有明确的感知能力,比如10块钱,到底能买什么,不能买什么,有的小孩是不知道的。

对金钱有了概念,还需要从小就锻炼他们花钱的能力。

到底是拿到钱就花掉,还是要存起来,留到关键时刻再用,这些都需要孩子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一次次实践,才能得出适合自己的消费习惯。

这个视频,最重要的一点,是让我意识到了,原来只要精打细算,就算在消费很贵的大超市,也能买到三个人足够吃很久的零食。

下次去超市买东西,我也要试试用孩子的方式来花这10块钱,看看到底能买多少好东西。

那么,你要不要也和我一起试试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完这个视频,才知道10块钱居然能买这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