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存] - Redis

1. 高性能

尽量使用短key

不要存过大的数据

避免使用keys *:使用SCAN,来代替

在存到Redis之前压缩数据

设置 key 有效期

选择回收策略(maxmemory-policy)

减少不必要的连接

限制redis的内存大小(防止swap,OOM)

slowLog

使用pipline批量操作数据

2. 高可用

2.1 单机版的高可用

数据持久化:AOF(WAL) & RDB

2.2 Replication-Sentinel模式

也就是哨兵模式。哨兵能对节点进行监控,提醒,自动故障迁移。

缺点:主从模式,切换需要时间,可能会丢数据,而且没有解决 master 写的压力;存储性能没办法横向扩展。

适用场景:缓存大小<10G时建议使用一主多从的哨兵模式。 从节点的数量,根据qps来扩展,比如10WQPS,可以有3-4个从节点(只能提高读操作的qps,写的qps不能扩展)。

架构图:

 2.3 Redis-Cluster模式

redis在3.0上加入了 Cluster 集群模式,实现了 Redis 的分布式存储,也就是说每台 Redis 节点上存储不同的数据。

Gossip协议维护节点的元数据信息,进行节点间的信息同步。P2P去中心化的模式。最终一致性。

每个分区有一个master和若干slaver组成。

缺点:对于大型集群来说, 例如200 个使用 3.2.8 版本节点搭建的 Redis 集群,在没有任何客户端请求的情况下,每个节点仍然会产生 40Mb/s 的流量(gossip协议), 不建议使用官方的 Redis Cluster。

适用场景:如果系统的缓存大小<2000G, 主节点数<200个,建议使用Redis Cluster模式

2.4 Proxy模式

适用于主节点数量 > 200的情况下。有Codis Proxy和Twemproxy Proxy来年各种中间件模式。

数据分片算法:

(1)Codis 代理分片

(2)Twemproxy 代理分片

2.4.1 数据分片

(1)Range分片

常用在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

比如:1到100个数字,要保存在3个节点上,按照顺序分区,把数据平均分配成三个片段

  • 1号到33号数据为 片段1

  • 34号到66号数据为 片段2

  • 67号到100号数据为 片段3

(2)节点取余分片

比如有100个数据,对每个数据进行hash运算之后,与节点数进行取余运算,根据余数不同保存在不同的节点上。

缺点:

当增加或减少节点时,原来节点中的80%的数据会进行迁移操作,对所有数据重新进行分片。

建议:

建议使用多倍扩容的方式,例如以前用3个节点保存数据,扩容为比以前多一倍的节点即6个节点来保存数据,这样只需要适移50%的数据。

数据迁移之后,第一次无法从缓存中读取数据,必须先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然后回写到缓存中,然后才能从缓存中读取迁移之后的数据。

(3)一致性哈希分区

步骤:构造一致性哈希环、节点映射、路由规则。

1)构造一致性哈希环

通过哈希算法,将哈希值映射到哈希空间([0, 2^32])。

2)节点映射

将集群中的各节点映射到环上的某个一位置。比如集群中有三个节点,那么可以大致均匀的将其分布在环上。

3)路由规则

路由规则包括存储(setX)和取值(getX)规则。

当需要存储一个对时,首先计算键key的hash值:hash(key),这个hash值必然对应于一致性hash环上的某个位置,然后沿着这个值按顺时针找到第一个节点,并将该键值对存储在该节点上。

缺点:数据倾斜,不能对所有节点进行负载均衡

(4)虚拟槽分区

为了在增删节点的时候,各节点能够保持动态的均衡,将每个真实节点虚拟出若干个虚拟节点,再将这些虚拟节点随机映射到环上。此时每个真实节点不再映射到环上,真实节点只是用来存储键值对,它负责接应各自的一组环上虚拟节点。当对键值对进行存取路由时,首先路由到虚拟节点上,再由虚拟节点找到真实的节点。增加虚拟节点其实是减小了路由规则过程中的粒度,使每个真实节点可以分摊局部压力。

(5)Redis分区

槽位,共16384个槽位。

所有的键根据哈希函数映射到0 ~ 16383,计算公式:slot = CRC16(key)&16383

3. 主从复制

哨兵模式和集群模式,都需要进行主从复制。

核心流程:

建立连接,数据同步,命令传播

4. 分布式缓存的常见问题

4.1 缓存击穿

定义:缓存击穿是指热点key在某个时间点过期的时候,而恰好在这个时间点对这个Key有大量的并发请求过来,从而大量的请求打到db。

解决方案:

  1. 设置热点数据永远不过期。
  2. 采用多级缓存架构,热点数据,肯定数据量不大,可以使用 本地缓存
  3. 如果过期则或者在快过期之前更新,如有变化,主动刷新缓存数据,同时也能保障数据一致性。

4.2 缓存穿透

定义:缓存穿透是指查询一个一定不存在的数据,由于缓存是不命中时需要从数据库查询,查不到数据则不写入缓存,这将导致这个不存在的数据每次请求都要到数据库去查询,进而给数据库带来压力。

解决方案:

1、**接口校验。**在正常业务流程中可能会存在少量访问不存在 key 的情况,但是一般不会出现大量的情况,所以这种场景最大的可能性是遭受了非法攻击。可以在最外层先做一层校验:用户鉴权、数据合法性校验等,例如商品查询中,商品的ID是正整数,则可以直接对非正整数直接过滤等等。

2、缓存空值。当访问缓存和DB都没有查询到值时,可以将空值写进缓存,但是设置较短的过期时间,该时间需要根据产品业务特性来设置。

3、hashmap 记录存在性,存在去查redis,不存在直接返回。

4、布隆过滤器。使用布隆过滤器存储所有可能访问的 key,不存在的 key 直接被过滤,存在的 key 则再进一步查询缓存和数据库。

4.3 缓存雪崩

定义:缓存雪崩是指缓存中数据大批量到过期时间,而查询数据量巨大,引起数据库压力过大甚至down机。

解决方案:过期时间打散,热点数据不过期

4.4 缓存一致性

binlog,程序(mq)

你可能感兴趣的:(缓存,redis,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