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中国史:夏商周


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夏”则存在于传说而尚无完整考古证明,也即所有王位及传递有准确信息。

夏朝(约前2070-前1600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天地混沌之初洪水经常泛滥,百年不遇千年不遇的天灾隔三差五就有,谁会治水谁就有话语权。最早有文献记载的一位夏氏族成员是鲧。鲧治水采用堵的方法。堵,以失败告终。

禹是鲧的儿子, 禹放弃了鲧“堵”的治水方略,改为以疏导为主。疏,大家都知道胜利了。鲧死后三年尸体不腐,祝融挑开他的肚子,禹出来了。

尧、舜、禹时,部落联盟内领导都不恋栈,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一群茹毛饮血的家伙民主推举联盟的共主。如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能的舜。

后来到禹时,情况变化了。可能禹当领导觉得不错,比当基层群众强,于是禹传位于自己的宝贝疙瘩“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从夏朝的建立开始,也即会治水的禹由传为给儿子开启了传说中的“夏朝”。

从此,标志着原始社会进入了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奴隶社会。

夏启死后,其子太康继承后位。太康只顾游玩,不理政事。爱好健美、一身腱子肉、臂力惊人、善于射箭的后羿率部众夺取了权位,但没有称王,而是把太康之弟中康立为王。辛辛苦苦为别人打下江山,让别人吃香喝辣妻妾成群,自己只为正义而战,也是那个时候的特点。

历经多代后,夏王桀只顾自己享乐,不顾民众疾苦,大约在前1600年,商部族首领汤率领着方国部落讨伐桀。灭了亲夏部族韦、顾、昆、吾后,在仓皇与桀开战。汤的势力大,桀抵挡不过,边逃边战,最终败于有娀氏旧址。随后,商朝确立。

夏朝疆域大致在今天河南境内。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并且各个王位的相互传递关系很明晰并有真实的考古证据支撑。

商朝的建立,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古代文明的进步获得转机。商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屡次迁都,经济水平十分低下。但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广施仁政,深得民心,商朝政权得到了巩固。

商朝的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和桑、麻、瓜果等经济作物,经济发展加快,私有制度进一步完成,商朝走向了奴隶制度占主要地位的时代。青铜业发展很快,青铜器生产数量大增,制造了很牛的司母戊大方鼎。原始社会的一大二公转变为商朝的私有为先,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殷纣王时,诸侯国乘势作乱,商王帝辛(纣)少年英勇,派部下向东征西讨,将商的势力延伸到了东海和长江流域,但是其连年的征战,极大消耗了国力,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国内兵力空虚,使其对西北的控制下降,给了起源于西北黄土高坡的部落周以可趁之机。

周是以西安为中心的一个部落国家,起初为商所节制,是向商朝进贡的诸侯国。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精力有限美女却无穷尽,所以爱美要有节制,否则遗患无穷。

商纣就因美女妲己败落,周乘虚而入势力东渐与商接壤,随起战端。原附属商的小国都不愿天天眼馋纣王左拥右抱不亦乐乎,哪个男人没有血性呢?于是大家果断投周。

周王子西伯率众与商作战,可惜兵败被俘,后付赎金得脱。后西伯子再率众与商战,最终取商而代之。西伯后被尊称“周文王”、击败商的他的儿子被尊称“周武王”。从此中国文治胜过武功。当年敌我作战,俘虏对方最高首领竟然不囚禁,确实是礼仪之邦,难怪圣人后来疾呼要“克己复礼”。

历史上称为关东的河南是“商”的遗址,王族谱系保存完整,和一般理解不同,他的王位传递是“兄终弟及”,他们好饮酒,冶青铜,青铜冶炼达到顶峰。杀人祭祀,尊崇女性,事农业,兼鱼猎。

周与商有很多不同,一是青铜冶炼技术不进反退,二是商信鬼神,周崇拜祖先。周败商立国后,建立了“封建”制度,即周王分封诸侯、贵族使获封土以建国,各诸侯国可有军队、法律。

周天子听弟弟的建议,创造性地采用井田制,即把田亩按“井”划分给八个农户耕种,“井”字中间的由各农户共同耕种以作为税负交与贵族。

周开国之初,海清河晏,后来随人口增多,可耕种土地渐少,各诸侯在开发荒地时不免有了边界争端,有时会有战祸。起初争端由周调停,两百多年后,周势力渐微,无力约束诸侯。后西域戎人作乱,攻入周都西安,周王被屠,王子东迁定都洛阳。之前史称西周,之后东周。戎人作乱周都城西安被占周王被屠王子东迁定都洛阳后,周国势式微,难以再担当各诸侯的带头大哥。

原来进贡的诸侯纷纷雄起渐渐不再进贡,诸侯国之间利益纷争不断,原来有纠纷周王调停,现在就靠各自实力对决。

随时间推进,原来固化的贵族阶层出现层间分离,有的不再富贵,也有原来穷人悄悄崛起,底层人士由于有思想、有谋略、有才能,可以通过展示自己获得认可,各种思想、流派、学说纷立,出现了一批影响深远的大思想家,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墨子等,进入了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最开放、最包容的时期,即春秋战国。

你可能感兴趣的:(极简中国史:夏商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