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招经验分享

一、个人基本情况

  1. 学历:硕士研究生 本硕985

  2. 专业:生科院某专业(本硕)

  3. 求职方向:后台开发和客户端开发都有

  4. 实习经历:无

  5. 校招offer:字节跳动、美团、华为、虎牙、bigo、贝壳、远景、小米、高通、ihandy等,其中大部分为SP offer,岗位主要是后台开发。

二、个人经历

在上大学之前,基本上对编程一无所知,但是却有一种说不清楚的对计算机的热爱。不过那时对于计算机的理解仅限于【装系统】,【装软件】和【拆洗主机风扇】。这一切的开始源于一场面试。

所在的大学是一所以工科著称的高校,其中创业气氛十分浓厚。学校因此有许多小有名气的科创团队,基本上是由老师主导,各专业学生组成的小团体。可不要小看这些小团队,世界级程序设计大赛的奖牌获得者经常就出于此类团队。刚上大学的我们单纯稚嫩,自然会被被这些团队的大幅宣传报和满目的奖牌称号所吸引膜拜。我也不例外。

当时我便怀着澎湃的心情申请了一家曾多次在微软创新杯夺得金奖的团队。一个从乡下来的小伙,第一次参加面试,第一次单独和码农小姐姐夜晚座谈,第一次参加所谓的通宵测试。也就是在那一个晚上,开启了我新世界的大门。

那天晚上给我一群编程小白的任务,是模仿百度首页,实现整个网页的设计、布局和基本链接。提前给出的提示是w3c的教程网址。从来没有接触过编程的我在此之前,连编程的流程都不清楚,更不必说编译环境、编译语言甚至是源代码阅读(当然这个任务也涉及不到这些)。

但是也就是那一个晚上,让我真正意义上的接触了敲代码这个事儿。没错,我的编程起点是HTML。可惜的是,我并没有通过那个团队最终的面试。不过从那以后,我就开始了网站开发的自学之路。个人自学的坚持很大程度上基于兴趣,源于在室友面前一顿装逼后的成就感。但这就是一个生科院的学生在课后的最大乐趣所在。

在接触到网站开发之后,从最初的HTML+CSS到后来的HTML5+CSS3+JS+ASP,从静态页面的布局到***页的请求。虽然感觉技术的成长也就是从博客的复制粘贴走向了文档的复制粘贴。但是终于迎来了小试牛刀的机会。学校某大型学校组织需要做一个展示网站,朋友拉上了我和几个人承担了这个事情。这算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项目开发,不过整个网站的功能不多,主要还是展示为主,后台也直接通过学校网络平台整合就行了。所以整体下来做的事情并不多。

一直以来,都是自己通过博客自学,东拼西凑的建立起知识架构。但是其实技术基础十分不牢固,不懂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更别说编译原理、操作系统等基本的知识。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觉得好像也没有会什么,一直对自己的能力保持怀疑。在这段时间内,有过跑去搞嵌入式,硬件开发,甚至是界面设计,视频制作。但都不一而终。果然应了开学老师说的那句话,【咱们的学生学的都太杂,但又杂而不精。】

一段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业规划,校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