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创客教育与STEM教育、科学教育的异同(七组)

一、创客教育是什么?
随着近些年创客运动的兴起和普及,创客教育也逐渐成为当下的教育热点。一般认为,创客教育的前身“创客活动”最早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比特及原子研究中心在2001年发起的Fab Lab创新项目。[1]创客的“元宵定义”指出,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
二、创客教育和科学教育、STEM教育的关系
科学教育是伴随着科学的产生即出现的,上究其历史,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教育中 “七艺”的“算数、几何、天文”都可归结为科学教育。而STEM教育源于美国,美国科学教育学者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科学素养的概念,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首次使用STEM描述设计一至多门STEM学科的事件、政策、项目或实践。[2]由此可见,科学教育和STEM教育都先于创客教育出现,而且三者都在科学、创新、创造领域有着相通之处,所以我们可以合理猜测,科学教育和STEM教育都对创客教育的产生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科学教育是以科学知识和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活动,其目的在于传授学生基础性的科学知识、技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3]STEM教育即科学 (Science) 、技术 (Technology) 、工程 (Engineering) 和数学 (Mathematics) 教育的简写, 提倡跨学科教育, 使用多学科的思维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单从这二者定义来看,STEM教育是包含科学教育的,但是二者侧重点各有不同,科学教育主要强调科学学科素养,而STEM教育融合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对于这四者单独学科素养相对不那么看重,而是强调学科整合和跨学科的思想。所以,科学教育主要为创客教育提供科学理论的支持,而STEM教育则是全方位为创客教育提供保障。即,学习必要的科学知识才能让学生作为“创客”在创作过程中基于基本原理进行合理想象和创新;而STEM教育让学生在面向真实问题解决的项目探究学习过程中,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来设计和制作人工制品。[5]而反过来,创客教育的流行让人们反思当下的科学教育和STEM教育中存在的利弊,例如课本知识严重脱离生活实际,或者单纯从理论层面使用讲授法教授实践知识,这都是与当今社会的要求所不一致的。所以,创客教育与STEM教育和科学教育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创客教育的数字技术和文化氛围将丰富和优化STEM教育的内容和手段,让STEM教育更加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STEM教育的跨学科综合理念、基于项目或问题的教学方法使创客活动更符合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需求,使创客教育的目标与方向、实施过程更加清晰。[6]
三、创客教育和科学教育、STEM教育的不同
创客教育的本质是创新和创造,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具有创客的思维和素养,自己发现问题,甚至自己创作出一款具有创造力的产品,所以其核心是“做”,或者说是“从做中学”,这样的课堂大概率就是一间实验室。而不管是科学教育还是STEM教育,都是相当大成分上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这样的课堂更侧重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这两种不同的教育中,师生的身份也有所不同。创客教育环境下学生更倾向于独立创造者的角色,他们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并借助有效的手段加以实现;教师则扮演着支持者的角色,不会过多干预学生的想法,不需要预设太多具体的问题以及讲授固定的知识体系。在STEM教育和科学教育中,教师角色更多的是教学设计者、活动组织者、知识讲授者和学习引导者等,教师角色多元,且需要不同教师相互配合,共同引导学生完成某个具体项目;学生则是积极的参与者,从课堂中完成项目或者学习相关知识。[7]

参考文献:
[1]何克抗.论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J].教育研究,2016,37(04):12-24+40.
[2]余胜泉,胡翔.STE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04):13-22.
[3] 孙继英.科学教育在师范生创新素养培育中的重要性分析[J].才智,2019(24):7.
[4] 秦瑾若,傅钢善.STEM教育:基于真实问题情景的跨学科式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7(04):67-74.
[5]王晓庆.面向STEM教育的创客教育模式研究[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09):5-6.
[6]王旭卿.面向STEM教育的创客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08):36-41.
[7]杨晓哲,任友群.数字化时代的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05):35-40.

你可能感兴趣的:(主题:创客教育与STEM教育、科学教育的异同(七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