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简介和安装

平时有接触过Redis,但一直都停留在使用上,没有做过系统的总结,所以现在静下心来去做个总结,算是做个知识梳理吧。

1. 简介

Redis:REmote DIctionary Server(远程字典服务),是一个开源的、高性能的、基于键值对的缓存与存储系统,通过提供多种键值数据类型来适用不同场景下的缓存和存储需求。在存储方面,Redis是基于内存运行并支持持久化的NoSQL数据库。同时Redis的很多高级功能使其能够胜任消息队列、任务队列等不同的角色。

Redis官网:https://redis.io/,中文网站:http://redis.cn/

2. 安装

由于主流的都是在Linux服务器上使用Redis,所以我们本系列的所有操作都是在Linux服务器上进行,当然Redis也支持运行在Windows系统上。本系列文章基于5.0.0版本。

2.1 安装环境

(1)将下载好的tar.gz文件上传到服务器,然后解压。

tar -zxf redis-5.0.0.tar.gz

(2)由于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对源码进行编译,而编译依赖gcc环境。可使用gcc -v命令查看是否有gcc环境,如果没有的话,则可通过以下命令安装。

yum install gcc-c++

安装完成之后,再输入gcc -v命令,输出信息如下:

2.2 编译安装

(1)进入Redis解压后的根目录,然后使用make命令进行编译。

# 1.进入目录
cd /usr/local/redis/redis-5.0.0
# 2.编译
make

(2)编译完成之后,仍然在Redis解压后的根目录使用make install命令进行构建。

make PREFIX=/usr/local/redis install

该命令会在指定的路径下,创建bin目录并生成5个二进制文件。如果使用make install直接构建,则默认是在/usr/local/bin路径下。

  • redis-benchmark:Redis性能测试工具
  • redis-check-aof:AOF文件修复工具
  • redis-check-rdb:RDB文件修复工具
  • redis-cli:Redis命令行客户端
  • redis-server:Redis服务器

3. 启动和关闭

3.1 启动

启动之前,我们进入Redis的安装目录,将redis.conf文件拷贝一份到/etc/redis目录去。

然后通过如下命令即可启动:

/usr/local/redis/bin/redis-server /etc/redis/redis.conf

启动后出现的界面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这种方式启动Redis,当我们关闭命令窗口时,则redis-server服务也就停止了。所以通常我们需要将Redis设置为守护进程的方式进行启动。

redis.conf文件中,找到daemonize,将其设置为yes即可:

启动之后可以通过如下命令查看Redis服务是否启动:

ps -ef | grep redis

启动完成之后,我们执行redis-cli文件,即可进入Redis客户端:

/usr/local/redis/bin/redis-cli

3.2 开机启动

Redis已经启动成功了,但是每次开机都需要手动启动,这……好像不太友好啊。下面说说如何设置Redis随系统开机而启动。

(1)首先需要将初始化脚本(/usr/local/redis/redis-5.0.0/utils/redis_init_script)复制到/etc/init.d目录中,然后文件名通常设置为redis_端口号

(2)修改初始化脚本,主要修改以下几项:

(3)设置开机启动

chkconfig redis_6379 on

3.3 关闭

关闭通常有两种方式:

(1)redis-cli shutdown:安全关闭,适用于没有设置密码的场景。

(2)kill -9 pid:强制关闭,该方式可能会使Redis内存数据丢失。

4. 其它说明

上面启动和关闭Redis,都要输入redis-serverredis-cli文件的全路径或者到文件所在的目录下执行,很不方便,为了能够在任何路径下执行这类二进制文件,我们可以将其配置成环境变量。如下:

# 1.编辑profile文件
vim /etc/profile
# 2.在文件末尾添加以下内容
export REDIS_HOME=/usr/local/redis
export PATH=$PATH:$REDIS_HOME/bin
# 3.保存退出,生效配置文件
source /etc/profile

配置成环境变量后,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启动Redis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Redis:简介和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