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汇总

第一章概述

关于时延的计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提高数据的发送速率只是减少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发送
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发送时延:从开始发送到结束发送。数据帧长度/发送速率
  • 传播时延:从开始传播到结束传播。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输速率

0.12
2.510^-5*

第二章物理层

(一)、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判别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汇总_第1张图片

  • 曼彻斯特编码:向上跳变为0,向下跳变为1(以太网使用)
  •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位开始边界有跳变为0,没有跳变为1(令牌环网使用)

假设法:
假设1为曼彻斯特编码,编码值为:1000 1100;2为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编码值为:1010 1110
假设2为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编码值为:1100 1011;2为曼彻斯特编码,编码值为:1100 1011

(二)、码元和比特的关系运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4元制,一个码元含4比特。即一个码元所取有效离散值的个数为4

600bit/s
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C=B*log2N
  • C为比特率,B为波特率,N为码元所取有效离散值的个数。

16
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以太网用曼彻斯特编码,每发一位需要两个信号周期,则波特率是数据率的二倍
    20Mb/s

( 三)、信道极限容量:奈氏准则、香农公式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汇总_第2张图片

  • 极限传输速率:奈氏准则: C=2Wlog2V,W为理想低通信道带宽,V为每个码元的离散电平数(即有多少种不同的码元)
  • 最大传输速率:香农公式:C=Wlog2(1+S/N),信噪比(dB)=10log10(S/N)
  • 16种不同的物理状态:16种不同的码元
    333
    400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二进制信号代表码元的离散数目有2种,m进制代表码元的离散数目有m种

在香农定理条件下得到最大28000b/s;在奈氏准则条件下得到最大8000b/s,应满足两种情况.
8000b/s

(四)、码分复用:CMD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想要得要谁的码片序列,就把谁与总序列相与

将A的码片序列与C相与(先与前四位,再后面四位)。结果是1,发送的码片序列为1;结果为-1,发送的码片序列为0;结果为0,没发送。
101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汇总_第3张图片
1 0 未发送 1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一)、透明传输:字符填充

(二)、差错监测:循环冗余校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区分:对应的发送代码和CRC校验码
1101011 0100
2.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汇总_第4张图片
000110

(三)、ppp协议:字节填充、零比特填充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汇总_第5张图片

  • 7E=>7D 5E
  • **7D=>7D 5D **
  • <20的数字与20相与,前面加上7D

7D 5E AB 7D 35 7D 5D 78 7D 29 7D 5E
2.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汇总_第6张图片
反之同理,在与20相与之前别忘加7D
7E EF 27 7D 3 44 7E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汇总_第7张图片

  • 零比特填充:在5个1后添加0,接收方同理,5个1之后的0删除

01110 11111 01111 10010
00011 10111 11111 11010 10

(四)、CSMA/CD计算: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应用、最短有效帧长的计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2的k次方-1,k的最大值取10
  • **k=Min[10,重传次数],当重传次数<10,k=重传次数;当>10,k一直=10。

1023
2.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汇总_第8张图片

  • l=v*2t
  • 1Mbps=10^6b/s

250
3.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汇总_第9张图片
1Gbit/s=10^9bit/s
最短有效帧长(bit)=数据传输速率单程往返时间2=数据传输速率*端到端往返时延。

减少 80
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字节:Byte(B)。1B=8bit
1250
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B=8bit
1000

(五)、以太网MAC层:MAC帧格式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汇总_第10张图片
记住MAC帧格式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汇总_第11张图片

56 89 98 0c 52 1e
ff ff ff ff ff ff
08 06

第四章网络层

(一)、根据IP地址计算该IP地址主机号,网络号,广播地址

(二)、子网划分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汇总_第12张图片
将ip地址与子网掩码相与
注意“与”运算,两个都是1才是1

A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汇总_第13张图片
就题论题,将101(0110 0101)和224(1111 0000)转化为二进制,1代表网络号,后面的0是主机号,0101=5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汇总_第14张图片
看子网号占了主机号几位,需要将子网号转化为二进制,看几位为1
增加至80子网,2^7-2=128>80(要减去全0和全1),因为是B类网络,前两位是255.255,后面7个1就是子网号(1111 1110),即254
B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汇总_第15张图片
这里要看18个不同的网点,2^5-2>18,后面5个1位子网号,与上一个题同理
255.255.248.0

(三)、构造超网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汇总_第16张图片把16,17,18,19分别转化为二进制,先只有后两位不一样,就直接确定了/22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汇总_第17张图片
找网络地址不同的,题目中的网络地址为192.168.11.0
C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汇总_第18张图片
B类地址,后面32位为主机号,现在是/30,说明只有2位可用。2^2-2=2
C

(四)、路由表下一跳问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汇总_第19张图片
要理解下一跳是什么:要到达某一网络需要通过什么
D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汇总_第20张图片

第五章运输层

(一)、 UDP练习

一个UDP首部的信息为0xF7 21 00 45 2C E8 27。试问:
(1)源端口,目的端口,数据报总长度,数据部分长度
(2)该UDP数据报是从客户端发给服务器还是从服务器发给客户端?使用该UDP服务的进程使用哪个应用层协议?
关注源端口和目的端口,熟知端口号(服务器使用):01023,登记端口号(服务器用):102449151,剩下的为客户端使用
源端口:F7 21
目的端口:00 45
数据报总长度:
数据部分长度:
服务器到客户端
TFTP

(二)、 TCP练习

一个TCP首部的数据信息为:0x 0D 28 00 15 50 5F A9 06 00 00 00 00 70 02 40 00 C0 29 00 00。请回答:
(1)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号是多少?
(2)发送的序列号是多少?确认号是多少?
(3)TCP首部长度是多少?
(4)这是一个使用什么协议的TCP连接?该TCP的连接状态是什么?
源端口:0D 28
目的端口:00 15
序列号:50 5F A9 06
确认号:00 00 00 00
首部长度:28
TCP协议:FTP
连接状态:建立连接

滑动窗口

主机A向主机B连续发送了两个TCP报文段,其序号分别为70和100。试问:
(1)第一个报文段携带了多少个字节的数据?
(2)主机B收到第一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确认号应当是多少?
(3)如果主机B收到第二个报文段发回的确认中确认号为180,试问A发送的第二个报文段中的数据有多少字节?
(4)如果A发送的第一个报文段丢失了,但第二个报文段到达了B。B在第二个报文段到达后向A发送确认。试问这个确认号应该是多少?
发回的确认号是下一个想要发送的报文段的序号
(1)30
(2)70
(3)80
(4)70

TCP拥塞控控制

课本p247 5-39
门限值=拥塞窗口的最大值/2,注意,拥塞窗口和传输轮次千万别看反了。
拥塞窗口的单位是报文段,当题目中求何时发送了特定量的报文段时,即求拥塞窗口的和
关于区分3个ACK还是超时:超时时轮次n从1开始,慢开始;而3个ACK执行快恢复算法,调整门限值为拥塞窗口/2。

在考试前一天匆匆忙忙写完qwq,未尽事宜待补充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