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

今天是年假最后一天,本该收拾好放逐的心情明天好上班。朋友圈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冰冻刷了屏,一大波冰雕美景闪瞎了我的双眼,各式花样滑冰又笑疼了肚子,同时也为一幕幕车祸现场揪了心。羡慕别人欣赏美景的同时,又有些庆幸。当别人还在为出行发愁的时候,我安稳的坐在家里烤着火,捣弄吃的,却也勾起了我小时候过年的记忆……

记忆中上小学的时候,每到冬天经常就是一尺多深的大雪,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放学的路上,在雪地里用脚踩出各式花纹来,也整个人倒在雪地上印出人像来。那个时候好像穿得也不多,但不知道怎么就不怕冷,反正不玩到天黑是不会回家的[偷笑][偷笑][偷笑]

小时候,觉得进入了腊月就有了过年的气氛。家家户户都忙着宰年猪,整个村子时不时就回响着年猪的叫声,人们都欢欢喜喜的,一边忙碌着杀猪饭,一边议论着哪家的年猪肥,那个年代年猪越肥越重则越好。杀了年猪熬了猪油之后,家里条件好一点的则开始计划着做酥饼,打饼干。原料很简单,最基础的就是面粉,白糖和猪油,有条件的馅里面也可以放芝麻和花生,家里有小孩的,加几个鸡蛋还可以做点饼干。我小时候好像家里每年都做过酥饼,后来我都学会了好多步骤,比如擀皮和包馅,压模具等。记忆中酥饼刚起锅还是热的时候最好吃,每次做的时候我都可以吃三四个,但做完之后我就不怎么吃了。现在家里也好多年不做了,在集市上也还能买到一样的,但就是没了记忆中的味道!

小时候快过年的时候就和奶奶去她娘家,也就是我老太太家熬麻糖,奶奶的哥哥嫂子也就是我舅爷爷舅奶奶会帮我们做。我总是每次都守在锅边等着糖稀熬好了,等不及拉成麻糖的时候就要喝上一碗,有些时候也炒上米花拌上糖稀做成锅巴糖,那是小时候最美味的零食。后来我舅奶奶过世之后就再也没人帮我们熬过麻糖了,而我爷爷奶奶也相继过世,熬麻糖也就成了永恒的记忆!

进入腊月二十之后,家家户户都要开始忙年了,打豆腐,做年糕,蒸糯米元子,烧猪脑壳猪蹄子,炒瓜子花生,忙完一切之后还要做卫生,把家里打扫干净,贴上对联窗花门画迎接新年。等到腊月三十过年那天,煮猪脑壳猪尾巴敬菩萨,保佑新的一年事事顺心。然后做上一大桌菜,吃团年饭,守岁!

过完年之后的一个月内,都是走亲戚拜年,根据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拜年的时间。正月初一初二都是出嫁了的姑娘姑爷回娘家,然后舅爷呀姑妈呀,七大姑八大姨的一路下来,一般主要的亲戚都是在正月十五前走完,过了正月十五好像就是不隆重了一般。当然亲戚多的或者一些关系疏远些的,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到正月二十以后。反正在记忆中,正月里就是用来走亲戚的,你来我往,拿的面条呀糖果呀鸡蛋呀就在你家我家他家窜门了,说不准从我家拿出去的最后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地[偷笑][偷笑][偷笑]

现在过年,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抱怨年味儿越来越淡了。其实也难怪,现在到腊月二十九都还要上班 ,年三十才能匆匆赶回老家 ,又哪来时间去亲手准备过年的东西呢?一般都是直接在市场买了,甚至有的离老家远了的,过年都难以赶回老家,又在哪去感受年味儿呢?而过完年还不到一星期,也许亲戚都还没走完,又得匆匆忙忙的赶去上班了,年味儿就在一年又一年匆匆又匆匆流逝的时光中越来越淡了……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