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51单片机总体概述(二)

MCS-51单片机总体概述(二)

  • 1. CPU的时序及辅助电路
    • 1.1 CPU时序的基本概念
    • 1.2 时钟电路
    • 1.3 复位电路
  • 2. MCS-51的引脚及片外总线结构
    • 2.1 MCS-51的引脚功能
    • 2.2 MCS-51的外部总线结构

此文章参考书籍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1. CPU的时序及辅助电路

1.1 CPU时序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不断的执行指令的过程。CPU每执行一条指令,都要进行取指、译码、执行指令。这些操作都是有CPU的定时信号控制的。通过定时信号制定时序,严格规定单片机内部以及外部各功能部件相互配合协调工作。我们规定了四种周期,即振荡周期、时钟周期、机器周期、指令周期。
振荡周期: 指为单片机提供定时信号的震荡源的周期。
时钟周期:又称状态周期S,是由振荡周期二分频得到,分为P1和1P2节拍,P1内通常完成算数逻辑运算,P2内一般完成内部寄存器之间的传送操作。
机器周期:CPU执行一条指令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完成一项基本操作,如读取指令等,把完成一项基本操作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8051一个机器周期包含6个状态周期。
指令周期:CPU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指令周期。通常一个指令周期包含1 ~ 4个机器周期。MCS-51中,单、双字节指令都有可能是单周期和双周期的,三字节指令都是双周期的,只有乘法和除法指令占四个机器周期。
以下是MCS-51单片机内部四种周期的关系:
MCS-51单片机总体概述(二)_第1张图片

1.2 时钟电路

计算机的工作是在时序脉冲的控制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的。MCS-51单片机可以采用内部时钟方式,也可以采用外部时钟方式。
内部时钟连接方式如下,引脚XTAL1和XTAL2分别是振荡器中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MCS-51单片机总体概述(二)_第2张图片
外部时钟连接方式如下,MCS-51单片机外接振荡信号直接从引脚XTAL2输入,由于XTAL1是MOS器件输入管脚,故需接地,如图(a)。对于CHMOS型的80C51单片机,时钟信号取自放大器的输入端,故XTAL1外接振荡信号,XTAL2作为输出引脚可浮空,如图(b)。
MCS-51单片机总体概述(二)_第3张图片

1.3 复位电路

计算机在启动运行时都需要复位,使CPU和系统中的其他部件都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这个初始状态开始工作。MCS-51通常采用上电自动复位和开关手动复位两种方式,复位高电平持续时间要大于2个机器周期。
MCS-51单片机总体概述(二)_第4张图片
复位后的内部寄存器状态

寄存器 内容 寄存器 内容
PC 0000H TMOD 00H
A 00H TCON 00H
B 00H TH0 00H
PWS 00H TL0 00H
SP 07H TH1 00H
DPTR 0000H TL1 00H
P0 ~ P3 FFH SCON 00H
IP XXX00000B SBUF XXXXXXXXB
IE 0XX00000B PCON 0XXX000B(CHMOS) 0XXXXXXXB(HMOS)

2. MCS-51的引脚及片外总线结构

2.1 MCS-51的引脚功能

MCS-51单片机共有40条引脚,有2条专用于主电源的引脚,2条外接晶体的引脚,4条控制和其他电源复用的引脚,32条输入/输出引脚。结构如下图所示:
MCS-51单片机总体概述(二)_第5张图片
其中,控制引脚如下:
RST/VPD:复位/备用电源输入端。用作复位和当主电源掉电时,该引脚可接入+5V备用电源,向片内RAM供电,保证片内RAM中的信息不丢失。
ALE/PROG:地址锁存使能输出/编程脉冲输入端。当CPU访问外部存储器时,ALE的输出作为外部锁存地址的低位字节的控制信号,当不访问外部存储器时,ALE端以1/6的时钟震荡频率固定的输出正脉冲。当对片内EPROM编程时,可用于输入编程脉冲。
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当CPU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时,每个机器周期中,PSEN两次有效。
EA/VPP:外部访问允许/编程电源输入端。EA为低电平时,CPU只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当对片内EPROM编程时,此引脚接+21V的编程电压。
I/O口在后面文章里会详细介绍。

2.2 MCS-51的外部总线结构

当需要外部扩展存储器时,只有P1口及部分P3口能作为I/O口,结构图如下:
MCS-51单片机总体概述(二)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嵌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