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语55‖微子|第十八


本篇分为十一章,内容以反映孔子的出世态度为主,而且大多是通过与隐士思想行为的对比来表现的,如以长沮、桀溺躲避乱世的消极主张来衬托孔子以天下为己任的积极态度。

1、微子①去之,箕子为之奴②,比干谏而死③。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注释:  ①微子:名启,殷纣王的同母兄长,不过当他出生时,他的母亲尚为帝乙之妾,其后才立为妻,然后生了纣,所以帝乙死后,纣得嗣立,而微子不得立②箕子为之奴:箕子,纣王的叔父。纣王无道,他曾进谏而不听,便披发佯狂,降为奴隶③比干谏而死:比干也是纣王的叔父,力谏纣王。纣王说,他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便剖开比干的心而杀死了他。

译文:商纣王无道,微子离开他出走,箕子做了他的奴隶,比干因为进谏而死。孔子说:“殷商有三位仁人。”

2、柳下惠为士师,三黜①。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②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注释:  ①黜:罢免②枉:曲

译文:  柳下惠做狱官,多次被罢免。有人对他说:“您不可以离开吗?”柳下惠说:“正直地工作,到哪里去不多次被罢免呢?如果不正直地工作,又何必要离开父母之国呢?”

3、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译文:  齐景公准备给孔子待遇,说:“用鲁国对待季氏那样待遇对待孔子,我做不到;就用季氏孟氏之间的待遇来对待他。”孔子说:“我已经老了,不能做什么了。”孔子于是离开齐国。

4、齐人归女乐①,季桓子②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注释:  ①齐人归女乐:此事可参阅《史记·孔子世家》②季桓子:季孙斯,鲁国定公以至哀公初年时的执政上卿,死于哀公三年

译文:  齐国送给鲁国一批歌妓舞女,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上朝理政,孔子于是离开齐国走了。

5、楚狂接輿①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②。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注释:①接輿:曹之升《四书摭zhí余说》云:“论语所记隐士皆以其事名之。门者谓之‘晨门’,杖者谓之‘丈人’,津者谓之‘沮’、‘溺’,接孔子之輿者谓之‘接輿’,非名亦非字也。”②犹可追:赶得上,来得及

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輿唱着歌经过孔子的车旁,唱道:“凤呀,凤呀!为什么你的德行竟如此衰败!以往的错事已不可制止,未来的前途还来得及谋划。算了吧!算了吧!如今的从政者岌岌可危了。”

孔子下车,想跟他讲话。他急行避开,孔子没能跟他说上话。

6、长沮、桀溺耦而耕①,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輿②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③易之?且而④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yōu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之。夫子怃wǔ然⑥曰:“鸟兽不可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  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桀溺是两位隐士。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②执輿:就是执辔(拉马的缰绳)本身子路做的,因子路已下车,所以孔子代为驾御③以:与④而:同“尔”⑤耰yōu:播种以后,再以土覆之,摩而平之,使种入土,鸟不能啄,这便叫耰⑥怃然:怅然,失意

译文:长沮、桀溺两个人并排耕地,孔子经过那里,派子路向他们打听渡口。长沮问道:“那个执辔驾车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又问:“此人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回答道:“是的。”长沮便问:“他说知道渡口的。”

又问桀溺。桀溺说:“您是谁?”子路回答说:“是仲由。”桀溺又问:“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回答道:“是。”桀溺又说:“天下到处都是动乱不安的样子,你们跟谁一起来改变现状呢?况且,你与其跟随能避开恶人的志士,难道能比上跟随避开乱世的隐士吗?”说完后照样平土覆盖种子,干个不停。

子路回来,告诉了孔子。孔子怅然叹道:“鸟兽不可以与它们同群,我不跟世人相处又跟谁相处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跟他们一起来改变现状了。”

7、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diào①。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执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②而食之,见其儿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行,已知之矣。”

注释:①蓧diào(论语书上是草字头下面一个条字):古代除田中的草所用的工具②为黍:黍就是现在的黍子,也叫黄米,它比当时的主要粮食稷(小米)的收获量小,因此在一般人中也算是比较珍贵的主食。杀鸡做菜,为黍做饭,这在当时是很好的招待了。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碰到一位老人,用拐杖挑着除草用的农具。

子路问道:“您见到我的老师了吗?”

老人说:“那些四肢不勤劳、五谷分不清的人,谁是老师呢?”于是就把拐杖插在地上除起草来。子路拱手恭敬地站着。

老人便留子路过夜,杀鸡做饭给他食用,还介绍自己的两个儿子见子路。

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孔子。

孔子说:“这是一位隐士。”让子路返回去见他。子路到了他家,他已出门了。

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对的。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弃;君臣之间的大义,又怎么能废弃呢?想避开乱世洁身自保,却扰乱了最重要的伦理关系。君子做官,是为了推行大义。理想的治道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8、逸①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②。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③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注释:①逸:同“佚”②虞仲、夷逸、朱张、少连:四人言行多已不可考虑③放:放置,不再谈论

译文:  遗落在民间的贤者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和少连。孔子说:“不动摇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份,这样的人是伯夷、叔齐吧?”又说:“柳下惠、少连动摇了自己的志向,辱没了身份,但是讲话有条理,做事经思虑,他们不过如此罢了。”又说:“虞仲、夷逸、避世隐居,说话随便,保持自身情白,去官合乎权益。我跟这些人不同,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9、大师挚①适齐,亚饭②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táo武入于汗,少师阳、击磬囊入于海。

注释:①大师挚:大同“太”。太师是鲁国乐官之长,挚是人名②亚饭:古代天子诸侯用饭都得奏乐,所以乐官有“亚饭”、“三饭”、“四饭”之名。这些人究竟是何时人,已经无法确定

译文:  名叫挚的乐师之长到了齐国,名叫干的二饭乐师到了楚国,名叫缭的三饭乐师到了蔡国,名叫缺的四饭乐师到了秦国,名叫方叔的鼓手到了黄河之滨,名叫武的摇小鼓的人到了汉水之滨,名叫阳的少师以及名叫囊的击磬手到了海边。

10、周公谓鲁公①曰:“君子不施①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注释:  ①周公、鲁公:周公,周公旦,孔子心目中的圣人。鲁公是他的儿子伯禽②施:同“弛”,遗弃,忘却

译文:  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疏远他的亲族,不让大臣埋怨没有被任用。故友旧交没有重大过错,就不遗弃。对别人不要求全责备。”

11、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伯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䯄guā。

注释:  ①伯达等八人:  此八人已经无可考。前人看见此八人两人一列,依伯、仲、叔、季排列,而且各自押韵(达适一韵,突忽一韵,夜夏一韵,随䯄一韵),便说这是四对双生子

译文:  周朝有八个知名之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


鼗:táo(名)〈书〉拨浪鼓

佚yì 1.同“逸”。2.放荡:淫佚。佚游。3.美:佚女。4.姓。

dié 古同“迭”,轮流,更替

虞yú:1(动)猜测;预料:不虞2(动)忧虑:无冻馁之虞|兴修水利;水旱无虞3(动)欺骗:尔~我诈。4(名)传说中的朝代;舜所建。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西陆县东北。6(Yú)姓。

䯄guā:  古代指黑嘴的黄马

蓧diào :古代一种竹编的耘田农具:“遇丈人以杖荷~。”

[ tiáo ]1.羊蹄菜,一种草本植物,根可入药。2.古同“条”。

[ dí ]一种盛种子的竹编工具

辔pèi:(名)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也叫辔头(tóu):辔头  鞍辔 执辔

怃:wǔ怅然失意的样子

沮jǔ 1.阻止。2.(神色)败坏:~丧。

jù ]沮洳:低洼潮湿的地带。洳(rù)

耦ǒu1. 两个人在一起耕地。  2. 〔~合〕物理学上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  3. 同“偶”。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论语55‖微子|第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