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字笔记〔22-23〕申 电

很多人玩过一个文字游戏,“日”字加一笔可以变成哪些字?这个游戏的答案中有两个字“申”和“电”,我们本以为它们毫不相关,实际上则大有渊源。


“申”,本义为电,甲骨文由中间的折线和两侧伸出的线条组成,即为闪电的样式描摹,像一道闪电向各个方面伸展开裂而去。

金文将表示闪电的直折线条变为圆转的弧线,并在“申”上部加上了“雨”,将电和下雨天联系起来。

篆文时,闪电末梢讹作“”,闪电主体拉直作竖笔,霹雳形状已消失不见。到隶书时,“”相连,成为“電”的形式。因而,王筠《说文解字句读》:“知申是古电字,电则后起之分别文。”

图片来源:《甲骨文读本》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解释“申”字:支名,七月为申月,五行属金……电之古文也,说文训为神,七月阴气成,体自申束也,引之为屈申之申,岁在申曰涒滩 tūn tān ,七月为相。又国名,在今河南南阳府。又春申江,在江苏上海县。

“申”除了是“电”的本字,“神”也由此孳乳,甲骨文中没有示字旁的“神”字,金文中也有“神”字不从示旁。

当闪电之义被“電”取代之后,“申”后有伸展,舒展之义,又引申指延缓、延长,陈述、说明等,另指十二地支的第九位,与天干搭配来纪年、月、日、时,以及十二生肖中的‘猴’”等。

《王风·扬之水》有“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之句,“申”在这里指的是周时国名,故城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而如今的“申”也是上海市的别称。


《说文解字》:电,阴阳激燿也。从雨,从申。有了对“申”的了解,我们便也理解了这个对“电”的注释。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电,阴阳激燿也……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曰电,设相薄之际,有他物阻乎其间,则薄力越大,于是迸而为火,震而为雷。电速三倍于光,每秒约行五十七万英里。动植及金类多有含之者。今所用则人造之电也。

当然,依照当今的科学测量,光速和电速并非如上所述,囿于时代的局限,此处的数据并不准确。

初唐四杰卢照邻在《穷鱼赋》中有“凫趋雀跃,风驰电往”之句,“电”在此处为迅疾之意,如果我们说电赴某处,指的也是迅速赶赴的意思。

当后世有了人造之电后,“电”也被赋予了更多意义,如物理学概念的电,电报电话,做动词讲还有打电话、触电的意思。


关于“申”和“电”的解读,我们暂且一同学习到这里,但仍然有非常多的内容,等待我们去发掘。

最后,用一首元曲结尾。此曲为讥讽官场之人而坐,但见他们忙于功名,抛却斯文,任时光飞逝,青春殆尽,终日讲谈要辞官去,却不见一人归隐田园。


塞鸿秋·功名万里忙如燕

〔元〕薛昂夫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

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

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

至今寂寞彭泽县。



往期文章:

读字笔记〔1〕天

读字笔记〔2〕气

读字笔记〔3〕日

读字笔记〔4〕月

读字笔记〔5〕蚀

读字笔记〔6〕星

读字笔记〔7-8〕彗和孛

读字笔记〔9〕母

读字笔记〔10-12〕斗 魁 宿

读字笔记〔13-14〕雨和露

读字笔记〔15-16〕云和霞

读字笔记〔17-18〕雾和霜

读字笔记〔19-21〕雪 霰 昙





参考文献及来源

1. 《字源》,李学勤 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2012年12月第一版

2.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清)刘树屏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8月第一版

3.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

4.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

5.《甲骨文书法字典》,樊中岳、陈大英编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19年4月第一版

6. 《常用字书法六体字典》,樊中岳、陈大英、汪建江编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19年4月第一版

7. 《甲骨文读本》,王本兴编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9年5月第一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字笔记〔22-23〕申 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