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网络中vc是,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体系

title: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体系

tag: 计算机网络

category: 计算机网络

date: 2018-05-17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体系

互联网发展阶段

1、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Internet的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2、建成了三级结构的互联网,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

3、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网,ISP(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一些名词

ARPANET:单个网络,Internet的前身

internet:互连网,通用名词,泛指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Internet:互联网、因特网。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如中国移动联通电信

IXP:Internet eXchange Point,互联网交换点,主要作用就是允许两个网络直接相连并交换分组

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

ISOC:互联网协会

IAB: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互联网体系结构委员会

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部

IESG:Internet Engineering Steering Group,互联网工程指导小组

IRTF:Internet Research Task Force,互联网研究部

IRSG:Internet Research Steering Group,研究指导小组

CHINANET:中国电信互联网

UNINET:联通

CMNET:移动

CER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

CSRNET:中国科学技术网

互联网的组成

一、边缘部分

C/S:客户-服务器方式

P2P:对等方式,peer-to-peer

二、核心部分

路由器(router):专用计算机,实现分组交换,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电路交换:

1、采用面向连接,独占电路方式。

2、语音通信特点:差错率要求不高,实时性要求高。

3、通话的全部时间内,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4、传送计算机数据时效率很低

5、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发送(比特流的形式)

6、传输单元:比特流,比特流直达终点

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释放连接(归还资源)

空分交换:模拟信号,物理的实际电路,独占线路

同步时分交换:数字信号,帧结构方式,分时共享,独占时隙

分组交换:

1、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2、面向非连接

3、数据通信特点:差错要求极高,误码率达到10^-9,差错控制,实时性要求不高,突发性高

4、单个分组(报文再分组后)传送到相邻节点,存储在转发

5、如ATM、IP、MPLS

高效、灵活、迅速、可靠

主机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路由器转发分组(分组交换)。

报文交换:

1、采用存储转发原理

2、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节点,全部存储后转发

3、报文为基本单位

虚电路

(1)建立逻辑上的连接,数据通过该逻辑路径

(2)通信完成后释放连接

(3)类似电路交换的通信过程,但不是物理电路

(4)典型应用:ATM、MPLS

分类:

1、SVC:交换虚电路,在每次呼叫时用户通过发送呼叫请求分组来临时建立虚电路的方式。

2、PVC:永久虚电路,用户事先已经要求网络运营商专门建立了固定的虚电路,就不需要在呼叫时再临时建立虚电路,而可以直接进入数据传送阶段,这种方式是永久虚电路,适用于业务量较大的集团用户

ATM信元

1、固定长度(5字节信元头+48净负荷=53字节信元)

2、信元长度小:可以减小组装、拆卸信元的等待时延和时延抖动,远超过采用总线结构的交换机处理速度,使得各个信元中可以被并行处理,从而满足实时业务。

3、取消逐段差错控制,只需端到端的差错控制,HEC仅负责信头的差错控制。

4、 用多组有序VPI/VCI标识一个虚连接,省去源地址、目的地址和包序号,信元到达顺序由ATM网络保证,这也更有利于硬件电路进行高速处理。

在计算机网络中vc是,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体系_第1张图片

VP与VC:

1、一个物理传输信道TP被分成若干个虚通路VP,一个VP又包含若干个虚通道VC。

2、VC是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逻辑连接,VP是一束VC的集合。

在计算机网络中vc是,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体系_第2张图片

VP交换和VC交换:

1、VP交换时,VCI不变

2、VC交换时,修改VPI/VCI值并重新计算HEC

通信网的组成

组成

硬件在计算机网络中vc是,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体系_第3张图片

cd7ada216bcc5ca34fbf29d6d3d5a9e0.png

软件在计算机网络中vc是,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体系_第4张图片

通信网的架构

垂直架构

OSI七层简化,从功能、垂直结构上,分为信息应用层、业务网层、接入与传送层在计算机网络中vc是,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体系_第5张图片

水平架构

基于用户接入网络实际的物理连接划分,分为用户驻地网(CPN)、接入网(AN)、核心网(CN)在计算机网络中vc是,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体系_第6张图片在计算机网络中vc是,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体系_第7张图片

电话网络与因特网的结构

在计算机网络中vc是,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体系_第8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分类

按作用范围

1、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远程网,核心部分,

2、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范围一个城市左右

3、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一般用微型计算机或工作站通过高速通信线路相连(10Mbit/s以上),如校园网、企业网

4、个人区域网PAN:Personal Area Network,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10m左右

注:若中央处理机之间的距离非常近(1m内)一般称之为多处理机系统

按使用者

1、公用网:公众网

2、专用网:某个部门

3、用来把用户解入到互联网的网络:接入网AN(Access Network),本地接入网或居民接入网(通过ISP)

网络的性能

性能指标

速率:数据的传送速率,数据率或比特率(bit/s),一般说的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

带宽:频域和时域两种

(1)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带宽,信号的带宽值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有的频率范围,单位赫

(2)用于表示某通道传送数据的能力,单位时间内某信道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bit/s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实际的数据量

时延:数据从网络的一端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也称延迟或迟延

(1)发送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从第一个到结束的最后一个,也叫传输时延,=数据帧长度/发送速率

(2)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速率

(3)处理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

(4)排队时延:分组经过网络传输时,经过路由器需要排队等待路由器的处理,这个往往取决于网络当时的通信量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又称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往返时间RTT:

利用率:信道利用率(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数据通过)和网络利用率(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非性能指标

费用

质量

标准化

可靠性

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

易于管理和维护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1983 年 TCP/IP 协议成为 ARPANET 上的标准协议,故1983 年作为因特网的诞生时间。

2、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

3、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 ISP 结构的因特网,出现了因特网服务提供者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标准化工作在计算机网络中vc是,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体系_第9张图片

OSI的七层协议

7、应用层

6、表示层

5、会话层

4、运输层

3、网络层

2、数据链路层

1、物理层

TCP/IP四层协议体系结构

4、应用层(TELNET、FTP、SMTP)

3、运输层(TCP、UDP)

2、网际层(IP)

1、网络接口层

五层协议体系

5、应用层:

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协议定义的是应用进程间通信和交互的规则,数据单元是报文,如域名系统DNS、万维网HTTP、电子邮件SMTP

4、运输层:

负责向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1)传输控制协议TCP: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数据单位是报文段

(2)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提供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务(不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数据单位是用户数据报

3、网络层:

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IP数据报)或包进行传送

2、数据链路层:

简称链路层,将网络层传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传送帧,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加首部和尾部

1、物理层:

数据单位是比特,传送比特流

在计算机网络中vc是,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体系_第10张图片

在计算机网络中vc是,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体系_第11张图片

一些概念

协议数据单元PDU: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元成为该层的PDU

对等层:相同的协议层次

协议栈:协议体系层次中,几个层次在一起像一个栈

实体: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协议: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需要下一层提供服务(下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SAP:服务访问结点,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交换信息)的地方

SDU:服务数据单元,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的单位

通信子网: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通信设备、网络通信协议、通信控制软件等属于通信子网,是网络的内层,负责信息的传输。主要为用户提供数据的传输,转接,加工,变换等。包括各种通信设备(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和通信线路。

资源子网:资源子网主要由网络的服务器、工作站、共享的打印机和其他设备及相关软件所组成。 资源子网的主体为网络资源设备,包括:用户计算机(也称工作站、网络存储系统、网络打印机、独立运行的网络数据设备、网络终端、服务器、网络上运行的各种软件资源、数据资源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计算机网络中vc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