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不回复别人的信息时

不知不觉,微信信息不回复的现象越发普遍,人们渐渐习以为常。也难怪,群信息那么多,视而不见是司空见惯,大家都如此,我也逐渐学会了“沉默是金”。

有一回,聆听主日信息,chuan dao ren讲述自己的见证。她父亲生病期间,她发病况代祷信息到闺蜜姐妹群里,一直没有人回应。半天后,终于有人发言,却是讲其他事项,仿佛没人看到她的代祷事项。为此,她心里起了波澜,微妙的情绪逐渐发酵、升级,责怪、苦毒、怨恨在心间游荡……直到后来禁食dao gao,被shen光照,她才愿意饶恕。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尊重、认可,甚至称赞。chuan dao ren的切身经历很真实,被人忽视的滋味确实不好受。

随着科技发展,大家的社交圈子从实体渐渐挪移到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上。网络社交成为流行后,人们不经意间的随意、冷漠、怠慢常常显露在其间。

“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7:12)

我在网络社交上也经历了一场误会,它重重地提醒了我:务必考虑他人的感受,尽快回复信息,以免影响、伤害别人。

事情是这样的。前段日子,我们有事回老家。傍晚时分,我发信息给大儿子曾就读的幼儿学堂老师(我曾在那服侍过),我询问等我们回来一周后,是否方便带孩子到学堂一起学习。

结果,左等右等,没有回复。反而看到老师的朋友圈里发了两个字:“好累!” 我心想:糟了,是不是我的请求增加了她的负担?那她怎么不直接回复我呢?我的心情开始受影响。

晚上睡前,我看到她在学堂群里发言,可依然没有回复我。我开始思索不去学堂的方案,心里沉甸甸地入睡了。

一夜睡得不安稳,黎明时分,我发信息给老师:“若不方便,就不去麻烦了。” 结果,她很快回复我:“啊……看到信息很高兴,忘记回了,我经常没回别人的信息,太忙了,对不起啊!非常欢迎你们……”

我长舒了口气,原来是误解。

事已过,心里却良久未平。我也开始反省自己平日回复别人信息的态度,体会到不管什么信息,及时回复他人关乎对人最基本的尊重,也关乎个人的修养与礼仪,甚至表现出个人生命的品格。

有时忙,没空看手机,耽延回复,这有情可原;有时看到未及时回复,随后就忘了,这需要格外提醒;有时,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背后确是冷漠……殊不知,隔着屏幕,别人正焦急地等待。

当我希望得到别人及时的回复,自己首先要及时回复别人。即便是简单的“好”、“收到”、“谢谢”、“再聊”等,都比悄无声息的白屏与不理不睬更好。

如今,我会格外留意,若来不及详细回复的消息,我就将它置顶,或重新标为未读以防忘记。此外,从无关的群里退出,所参与的群,只要有@我的,一定找时间认真回复。看到群里的询问,若能回答得上,就认真给予解答,不再视而不见,作那个无关的人。

“口善应对,自觉喜乐;话合其时,何等美好。” (箴15:23)

当我慢慢养成习惯,谨慎对待每条信息后,我感觉自己正在善待每位友人,尊重每个灵魂,责任感步步提升,着实品尝到“自觉喜乐”的甜美。真诚与人交流,于人于己,何等美好。

若当回的不回,当说的不说,就失去机会。话合其时,就是回复的有效性。

时代变迁,一方面,我们要留心自己不被手机控制,不沉迷于朋友圈、微博等网络平台;另一方面,我们仍需持守对人最基本的尊重与礼仪。

每件小事皆是荣shen益人的机会。爱人如己,体现在每一个细微处。在虚拟看不见的网络世界里,同样需要谨慎尊重爱护每一个人。愿我们都能活出ji du tu的荣美生命。

文/沉静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你不回复别人的信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