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EMC):产品如何做到可靠的防静电设计

工业产品所应用的电磁环境之恶劣。要想产品在如此恶劣的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需要具备强大的抗干扰能力方能胜任。其中以静电干扰最为常见且棘手。本文将手把手教你如何将工业产品做到可靠的防静电设计。

1 了解静电

你想要打倒对手,必须先深入地了解他,才能有的放矢。什么是静电放电?相信大家都有着深刻且痛的领悟:冬天懒懒地从椅子上起身给开门,在你的手与金属门把手即将亲密接触那一刻,一股精神倍爽的刺痛感自手指神经未梢迅速传至慵懒的大脑皮层,让你情不自禁的“啊”出来。让你产生刺痛感的,便是静电放电(ESD)在搞的鬼!

生活中和电子产品所承受的静电放电,主要来自于摩擦起电。任何两个物质摩擦都会产生静电,只是起电量大小不同而已,得电子的带负电,失电子的带正电。这个是小学三年级都会学习的知识点。但也就是这在小学就学过的小小静电放电,却成为不少电子工程师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电磁兼容(EMC):产品如何做到可靠的防静电设计_第1张图片

2 静电放电为何会影响电子产品正常工作

科学家们根据物质相互摩擦后得失电子的能力,排序整理出了一份摩擦生产序列表。这里由正到负列举部分材料序列:兔皮、玻璃、丝绸、铝片、琥珀、涤纶、硅……。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包含了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两种绝缘体物质摩擦生电后,因绝缘体内电子不能自由移动,得到的电子将集聚在带负电物质表面,形成强静电场,其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或几天。当外界其它物质靠近带电物质时,则可以形成强烈的ESD现象。

ESD有两种典型的模型:人体模型HBM和机械模型MM。人体模型用于表示带电人体放电时与器件或物体的相互作用。机械模型表示带电导体源放电与器件或物体的相互作用。以下将最为常见及基本的人体模型来说明ESD是如何影响电子产品正常工作。

电磁兼容(EMC):产品如何做到可靠的防静电设计_第2张图片

ESD对电子产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过电应力EOS和电磁干扰EMI。在日常生活中因摩擦可使人体带上几千甚至上万伏的静电,国家标准GB/T 17626.2《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规定的接触放电试验电压为±8kV,空气放电试验电压为±15kV。ESD的高电压大电流会导致半导体器件出现闩锁效应,甚至直接将多数半导体器件损坏。另外其放电波形如下图示,ESD放电脉冲上升沿的时间非常短,只有0.7~1ns。这将形成强烈的电磁辐射干扰,带宽可达400MHz以上,通过传导和空间辐射的方式对系统中的敏感信号造成干扰。

电磁兼容(EMC):产品如何做到可靠的防静电设计_第3张图片

3 产品防静电设计

老生常谈,产品设计之前必须了解设计需求:工业产品在无产品标准要求的情况下,需要满足行业标准GB/T 17799.2-2003《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静电抗扰度试验接触放电±8kV,空气放电±15kV。

3.1 原理图设计

首先是芯片及核心板方案选型,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才能支撑强健四肢去完成高难度的任务。

其次接口电路增加ESD保护设计,满足先保护后滤波原则。根据不同接口电路的信号特性,选择不同ESD保护器件。比如高速信号接口,需选择寄生电容小的器件,否则会产生信号失真,导致通信失败。

再者各电源电路必须增加大小规格的去耦电容,进行宽频带的滤波设计。比如常见的:10uF+1nF组合。

最后针对一些特殊的敏感信号线增加ESD保护和滤波设计,比如复位、AD采样、时钟等信号线。

3.2 PCB设计

静电放电主要是以传导和空间辐射的方式在板级进行干扰,因此PCB设计的核心思想是信号完整性和减小信号环路面积。故PCB的防静电设计需要满足的几个重要原则:

电源、地平面尽量完整;

信号走线尽量等宽、等距、等长;

过孔数量尽量少;

不跨分隔区走线;

尽量单点接地走线;

信号环路面积尽量小;

接口和芯片滤波和保护器件尽量靠近接口和芯片放置;

3.3 结构设计

构上防静电有屏蔽与接地两大方法。

屏蔽可从整机结构上设计,但这样设计成本较高,产品体积较大,实现起来比较困难。除非是原本就是金属结构的产品,利用原有金属结构来做屏蔽效果。若是绝缘材料外壳产品,则需要在外壳内壁做喷涂导电漆。喷涂导电漆虽然是一种有效的屏蔽措施,但其生产工艺比较复杂,一致性控制难度大。整机设备中往往会存在不少死角的区域,让喷涂导电漆工序难上加难。另外可针对单独敏感电路模块增加屏蔽壳,最为典型的便是手机屏蔽结构设计。

结构的接地设计需要考虑如何将静电能量以最快的速度泄放掉。这就必须满足接地良好,接地阻抗越小越好。特别是需要进行静电放电试验的区域,接地连续性要得到保证。在此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作为静电泄放的接地线不要从敏感信号或模块上方经过,否则静电泄放瞬间大电流所产生的强电磁场会对这些电路造成干扰,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本博客持续更新中,欢迎大家收藏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电磁兼容设计,单片机,嵌入式硬件,硬件工程,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