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医生』实锤啦!美年健康遭监管打脸,谨慎医药股阴沟翻船

《美年大健康: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赚一次钱》的自媒体文章刷爆网络,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两天,事态发展可以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浪更比一浪强。

本来还想着看看双方过招,可惜美年健康的紧急公告还没捂热乎,就被啪啪打脸。广州天河卫计局在调查取证后,医生陈某表示部分患者报告非其本人审核,美年健康体检机构涉嫌违规出具报告

白话一下这场大戏

本来只以为是离职员工的劳务纠纷,熟料《美年大健康: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赚一次钱》横空出世,并凭借着长生生物的热度在各大媒体网络扩散开来。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的美年健康周一一字跌停,周二低开后震荡翻红,两天共蒸发市值约70亿元。本来想着能触底反弹,广州天河卫计局实锤已尘埃落定,恐怕周三又是一个跌停了。

爆料者通过自媒体发布的洋洋洒洒一篇长文,我来划个重点:1)客户体检后,又在大医院中查出癌症;2)无证医生利用有证医生名义上岗;3)医疗设备高辐射且无证操作;4)强迫员工刷信用卡买体检卡。

这件事引起了监管的火速关注。7月30日晚,深交所下发关注函,要求美年健康认真自查公司员工的执业资格证照获取及有效状况。

美年健康前后两次发声回应,简单来说:1)针对“患癌客户”,医院确诊的肠癌相关检查项目并没有包含在体检套餐中,查不出来怪我咯;2)医护人员都是持证上岗,你说的那是现场审核报告的医技人员,假医生这锅我不背;3)你这是黑公关,宝宝心里苦啊。

然后,故事竟奇迹般地反转了——据21世纪经济报道,31日中午11时左右,爆料人透露:“没有能力对抗美年,压力很大。很快就会同美年方面签署和解协议。”所以,哔哔半天你就这么算了?真当我们吃瓜群众啊,

本来以为事情就这么“雷声大雨点小”地结束了,没想到现实有时候真的比戏精彩,广州天河卫计局也介入调查,并获得出具违规报告实锤!

健康无小事,暴雷早有蛛丝马迹

美年健康会不会封死在跌停板?会不会退市?这出戏后续怎么唱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只知道对老百姓来说“健康无小事”。

其实,对于美年大健康医生资质的质疑,此次爆料也不是第一次。今年6月, 湖南都市频道《都市一时间》栏目在暗访中发现,在美年健康定王台分院,做核磁共振的科室当中,7名工作人员中有5人无执业资质。

无资质执业的背后,是美年健康的疯狂扩张。美年健康2015年10月借壳上市,稳坐民营体检行业“一哥”宝座。近三年以来,美年健康的营业收入、体检门店、员工人数都在飞速扩张。年报显示,公司2017年营收62.33亿元,是2015年的近3倍,年复合增长率72.22%。

对比2015年营收差异不大的爱康国宾,营收年复合增长率仅为23.32%。美年健康之所以能遥遥领先的主要是因为疯狂地外延并购、扩大规模,殊不知这“重数量不重质量”的背后藏着巨大隐患。

另一个隐患体现在研发投入和销售费用上。近三年美年健康研发投入分别为254万,225万和298万。很难想象,一个60多亿营收的医疗行业公司,研发投入还不到三百万,占营收比例仅为0.06%。再看销售费用,2015-2017年分别为4.84亿、7.18亿和14.88亿,占公司营收近四分之一。这让我想起了长生生物,一阵冷汗。

以上分析不免有点事后诸葛亮,但怎么说呢?健康无小事,投资要谨慎。医药行业正在风口浪尖上,估值便宜、基本面良好,就是不知道哪一脚不小心就阴沟翻船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假医生』实锤啦!美年健康遭监管打脸,谨慎医药股阴沟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