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是否导致我们无法坚持原则

简评:你会因为道德原因辞职吗?去年夏天,十几名谷歌员工就因为道德原因炒了老板的鱿鱼。他们之所以离开,是因为 Google 参与了国防部一个名为 Maven 的项目,涉及向美国军用无人机提供数据处理技术。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处理工作中道德伦理的问题?

职场中有一个很普遍的道德难题 —— 你会因为与公司立场不同而拒绝一份高薪工作吗?比如说对环境、动物试验等问题的看法,或者是对待客户的方式。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根据数据统计,你很可能是千禧一代。许多研究表明,这一代人比前几代人更希望自己的工作能让世界变得更好。据说,许多人辞职是为了寻求更高的道德或文化认同感,即使这样做会减少收入也在所不辞。

但这是真的吗?实际生活中,谁有资本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选择很昂贵吗?在英国,学金融的毕业生工资最高。其他行业为毕业生提供的高薪职位则少得多

离职的成本

千禧一代不喜欢一成不变的工作,也不愿按部就班地往上爬。一些传统行业难以留住年轻人,千禧一代总是被叫做「跳槽一代」。

人们经常认为,许多人离职后会去追逐梦想、环游世界。但是,放弃职业生涯去旅行或创业是一个代价高昂的决定,只有少数人能真正负担得起。

研究显示,「就业缺口」(指就业者数月或数年处于非就业状态)不仅会拉低平均工资,还有可能降低未来的工作质量和满意度。

哥伦比亚前投资银行家、顾问比菲尔德(Christian Byfield)放弃了银行和保险业数份收入丰厚但「没什么成就感的工作」,开始周游世界。他在一次 TEDx 演讲时表示:“我开始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声后经历了很多事。”

过了几年收入无保障的生活后,他终于成了旅游圈中有影响力的人物,拥有大批粉丝。

但是大多数人在做工作决定时仍然要考虑钱包。尽管嘴上说要有所作为,但证据表明,工资仍然是我们千禧族选择工作的主要驱动力。会计师事务所德勤(Deloitte)最近针对千禧一代进行的调查表明,63% 的千禧一代认为工资是衡量一份工作最重要的因素。

Triplebyte 是一家为科技公司招聘技术人才的初创公司。该公司的研究发现,面临两份工作的选择时,有 70% 的千禧一代会跟我们的父辈一样选择薪酬较高的那份。

大多数国家的年轻工人比前几代人承担了更重的学生贷款债务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改变致收入下降并没有多大意义。《千禧一代与管理》一书的作者卡拉赫(Lee Caraher)说:“认为千禧一代不喜欢安稳,这不是真的。”

事实上,我们比父母更需要稳定的收入。在许多国家,千禧一代所承担的学生贷款不断增加。

最近有研究开始质疑千禧一代放弃稳定工作的可能性是否真的比父辈们高。在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与 1966-1988 年出生的同年龄者相比,千禧一代不跳槽的可能性还要高一些。而且,职业高流动率根本不是只发生在千禧一代身上的新鲜事。

人人平等并不存在

就业市场并非人人平等,某些行业的弹性较高。市场对有些技能的需求高一些,有这类技能者的工作选择也就会较多。举个例子,在硅谷,技术工程师供不应求,因此他们对工作场所的选择也很高。

而从事公关或法律服务等非技术领域工作的人选择没有程序员那么多。如果你是技术大牛,那么暂时不工作的休假成本会较低。虽然会在「职业发展」中付出一些代价,但通常会回到应有的水平。

然而,在一些工资较低、岗位较少的行业,比如社会科学或交通运输,做决定要困难得多。一般来说,职场上安全感高的人,比如有储蓄、有物业,或有专业资历,他们就比较容易作出牺牲工薪的决定。

为了吸引年轻员工加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围绕环保事业肩负起社会责任

想要有所作为?

对于许多千禧一代来说,将工作与价值观结合起来是一种更可行的办法。这一代人希望他们效力的公司能有道德感,崇尚多样性,并参与社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老一辈的人「老板叫干啥就干啥,并不会追问为什么」。然而,年轻员工觉得必须了解雇主的价值观和自己在机构中的角色。

心理学家一直有这样的发现,员工与雇主的价值观相符程度决定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公司的盈利能力。

大公司尤其致力于传播公司的价值观。强大的品牌效应更容易吸引适合公司的人。而规模较小的公司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就是强调其工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好消息是,这种员工压力可以催生实实在在的改变。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许多大企业积极开展慈善事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以及设定更明确的道德立场。

比如,文首提过的 Google 事件就让人看到了希望。Google 表示,鉴于员工反对,不再续签 Maven,部分放弃了一份利润丰厚的国防部合同,因为它与「人工智能原则」相悖。虽然是一个损失,但完全在这家科技巨头的可承受范围内。

Google 的一些员工更有能力把价值观放在第一位,因为他们并不为生活所迫,在其他地方也可以找到好工作。但对于大多数觉得自己的工作与价值观冲突的人来说,想要「有所作为」和「追寻兴趣」的话,依然要考虑金钱问题。

因此辞职环游世界时,最好结合自身财务状况,三思而行。


原文链接:Are we too broke to stick to our principles?
推荐阅读:改进 GitHub 工作流的 15 个建议

你可能感兴趣的:(贫穷是否导致我们无法坚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