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1【如何系统思考,让你的思维升级?】

     周末读完邱昭良博士的《如何系统思考》,对系统思考的原理、工具和应用有了全面的认识。书中作者提到关于系统思考的3本经典著作,《系统之美:决策者的系统思考》:德内拉·梅多斯,《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之父彼得·圣吉,《系统思考》:丹尼斯.舍伍德。在网上署名赵盖茨的老师,理清了这几本书及作者的关系。

全书逻辑清晰,主要章节:


关于系统思考,全书回答了4个重要问题:

一、为什么要系统思考?

前言 系统思考大有可为

在当今这个“乌卡”时代,信息泛滥,各种问题真真假假、错综复杂,千丝万缕,每个人都需要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思考,尽量去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第一章 系统思考是一项需核心修炼的技能

经营企业的核心职责只有两个:推动成长和解决问题,即设计并维持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成长引擎,找到并激发“增强回路”,同时及时预见、防范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及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扫除增长中的障碍。


正如作者所说:不经设计的成长是鲁莽的,也是风险重重的。

系统思考缺乏症:

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局部与全局)

2)只看眼前,不看长远(短期与长期,静态与动态)

3)只看现象,不见本质(表面与本质结构)

4)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二、 什么是系统?

第二章 认识系统思考

系统是由一群相互连接的实体或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实体或要素存在相互作用的反馈和联系,正是这些反馈和联系才使得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特定的功能或目标。

从系统的定义就知道了系统三要素:实体(要素)、连接(相互作用)、功能(目标)。

系统有很多例子:每个人的身体、家庭、社区、企业、国家、一个池塘、一片草原等等。

动态复杂系统的八个特性:

1. 总体大于部分之和

2. 没有绝对或唯一的答案

3. 因果互动

4. 要素之间存在反馈

5. 具有目的性

6. 动态稳定性

7. 结构影响行为

8. 存在相对边界

系统思考的本质是思维范式的转变:从“还原论“升级到”整体论“。

“还原论”是指将大问题还原或分割为更小的部分去理解和处理,而系统思考的本质就是把系统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个人理解是“升级“,原来的”还原轮“还是很有价值的,特别是在技术和自然科学领域,只是面对更复杂的问题我们要用升维考虑系统”整体论“。

思考的魔方:广度,深度,角度。


三、如何系统思考?

第三章 动态思考

动态思考就是从线性因果链到因果互动环。

环形思考辅助工具:5why、鱼骨图、多重原因图

环形思考步骤“四找“:找问题、找原因、找结果、找回路。

第四章 深入思考

深入思考:从专注个别事件到洞悉系统潜在结构。

冰山模型:事件-模式-结构 ——提高思考深度

工具:行为模式图(常见6种),通过“结构影响行为“原理找到行为模式背后的真正驱动力量。

第五章 全面思考

全面思考:从本位到全局。既是一种格局,也是一种能力。

全面思考的辅助工具:实体关系图(包括:边界,环境,要素,子系统)、输入输出图(输入-过程-输出)

全面思考工具:思考的罗盘——找问题、找实体、找原因、找结果、找回路。(“五找”,动态思考“四找”的升级)


第六章 系统思考的“新语言”-因果回路图(全书重点)

第三章到第五章的动态思考、深入思考和全面思考是因果回路图的基础,因果回路图是系统思考的核心工具。

因果回路图的三个基本模块:

回路:三种类型 增强回路reinforceing loop(回路中负反馈连接总数为0或偶数),调节回路balance loop(回路中负反馈连接总数为奇数),时间延迟

变量:存量,流量。

连接:正反馈,负反馈

如何绘制合格的因果回路图?

1、从哪里入手?

* 你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 系统最关键的驱动力是什么?

* 系统的关键变量是什么?

2、如何定义变量?

* 它将驱动什么?它的驱动力是什么?

* 识别关键因素,舍弃细枝末节。

* 保持层次的一致性。

* 使用名词而非动词。

* 不要使用类似“在。。。方面增长”或“在。。。方面降低这样的句式,因为这样会导致片面的思考,不仅不能反映潜在的系统结构,还扭曲了系统的动态发展。

* 允许存在不常用的概念。

3、如何识别关键变量?

* 团队讨论,列出关键点,权重和优先级。

* 参与讨论的人不要太多,不超过8人。

* 尽力在最重要的因素上达成共识。

4、何时定义连接关系?

* 随着你的思考脉络和进展,及时确定连接的类型。

5、 如何定义系统的边界?

1)使用“思考的罗盘”或“实体关系图”。

2) 广泛征询和聆听利益相关者的意见。

3)面对庞杂或混乱不堪的因果回路需要反思。

4) 使用“悬摆“,根据系统功能或特性来确定边界。

5) 时刻提醒自己:我感兴趣和要研究的系统是什么?

第七章 复杂背后的简单之美-系统基模

第七章主要是作者总结常见的几种因果回路图,作者做了分类整理,需要慢慢细品,同时多加练习。

10种系统基模分为两类:

推动成长的系统基模:

* 关键转折点:增强回路+延时

* 成长上限:增强回路+调节回路

* 富者愈富:增强回路+增强回路

* 共同悲剧:增强回路+增强回路+调节回路(带延时)

* 成长与投资不足:增强回路+调节回路+调节回路(带延时)

解决问题的系统基模

* 延迟反应:调节回路+延时

* 饮鸩止渴:调节回路+增强回路

* 舍本逐末:调节回路+调节回路(带延时)+增强回路

* 目标侵蚀:调节回路+调节回路(带延时)+增强回路

* 恶性竞争:调节回路+调节回路+增强回路

四、如何应用系统思考方法?

第八章 系统思考应用指南

系统思考可以应用在方方面面,作者提到修齐治平,就是说从个人成长、团队建设、企业发展和社会治理等方面都可以应用。

作者着重分析了企业如何应用因果回路图找出自己的成长引擎。成长引擎是一种系统化的,可重复的组织能力。 经营企业需要的不是一次性的成长,而是可持续的成长。

如何发现并设计企业成长引擎?

1. 列出关键利益相关者

2. 定义企业对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价值

3. 发现价值之间的联系

4. 集体研讨,提炼,简化,用因果回路图绘制“成长引擎”草图

5. 优化并确认成长引擎,调整公司战略或商业模式

最后的话,系统思考是思维的修炼,不仅要对系统思考的理论理解通彻,更需要在实践中反复使用,悟透。同时,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也要把握系统思考的核心,不断持续的学习新知、新观念,运用新工具,去解决新问题。只有通过长期练习,领悟精髓,慢慢形成系统思考的习惯,让我们的思维完成“升级“。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6-21【如何系统思考,让你的思维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