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志-4.6 结营-20190330

【向成功人士学精时力课·第4.6讲学习日志】

这是2019年3月30日“崔律精时力 之 成功人士精时力”系列课 第4.6讲(结营)的学习日志。

<学习日志>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1.1 课前回顾

于小勇小伙伴说如果喜欢当天的打卡,写完了之后就会感觉特别有成就感,特别开心;如果是匆匆忙忙或者压根没有打卡,那么一整天的心情都会跟着不好。

我感觉自己对后半部分特别有感触。最近几周都尽量将写日志放到上午到办公室后完成,写日志前先清空下收件夹(微信、邮箱、印象笔记的inbox),微调下日清单。从之前的9点提前到8:45。我的感觉是,如果当天我8:45准时开始写日志,一般会比较顺畅,搞定了之后压力大减,就可以很放松地去做其他事情了。

但是,如果当日我情绪低落,或者难以集中注意力,我可能会临时决定先做一些简单的、快速的任务,然后写日志就会一拖再拖,基本上就要推迟到晚上进行。这种情况下,一想到晚上还要写日志,还有那么重要的事情没有完成,我就会全天都感觉有压力。所以,跟小勇一样,我还是更希望能够将写日志放到早上或上午尽快完成。之后要分析下为什么会临时决定先做其他事情,而不是坚守日清单。

1.2 本周答疑

1)分工负责的概念澄清:分工负责不等于AA。分工负责不见得在每一件事上都分工负责。分工负责不见得是平等负责。

2)投入产出比的提升:崔律以自己备课的例子介绍了如何提高投入产出比。常规备课需要1.5小时,可以分成构思、制作课件、挑选实践日志及上墙三部分。假如每部分需要花费半小时,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将构思放到前天晚上呢?是否可以用语音输入法写日志呢?是否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呢?是否可以多方面排查原因,排除干扰源,如微信、电视呢?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提升投入产出比。

3)时间的累积:自己知道自己有改变;改变是日积月累的。当时看不出来变化,但是一年、两年、五年、十年变化就非常明显了。

2.我在本周里的收获:

1)精力是一切

强尼·图尔特说:“我得知道自己在什么时间能最好地完成最重要的工作,什么时候会变得懒散,什么时候做脑力消耗较少的工作。重要的不是最大量地完成工作,而是把我的能力和我某些时段的需求理想地匹配起来,从而做到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2)零负担准时下班

总是会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也总是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做。极其成功的人士不会为了完成了清单上条目而无止境地消耗自己的时间。相反,他们会考虑紧急重要的事情,为每件事安排好时间,然后够了就是够了,不会永无止境。

3)高效秘诀

黄金时段:一般情况下,当我们提到黄金时段时,指的是黄金早晨、黄金上午,这时候效率最高,我们也最专注。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例如截止日的前几天,这时候有可能晚上才是黄金时段,是灵感迸发的高潮时段。所以,当我们去寻找自己的黄金时段/专注高效时段时,我们可以分别从纵向和横向来考虑。纵向是指从每一天的早晨醒来到晚上的时间中找到专注-不专注的规律,找到自己的黄金时段。横向是指按照每周、每月、每年去找规律,找到自己的不专注时段,同时发现自己的专注时段。这样做的前提是经常做好对自己的效率、专注度的觉察。

仔细利用每半小时:实时监控自己的工作,对半小时和一小时的产出都了如指掌。尽量将每天要做的事情变成规律性的活动,将时间利用效率最大化,同时也能够最快进入状态。

每天推动目标3步:制作一天的6个以内的要务清单,包括3个当天必须做完的事情,也就是当下的要务/要事,另外还有3个旨在完成年度“推进目标”而采取的小步骤。“今天我们向重大目标迈出三小步,这看上去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坚持每天走上三小步就等于朝着年度目标推进了750步。”

休息能带来更为深远的意义。休息有时候像安慰剂,其实没有疗效,但是因为我们认为它是良药,它就真的产生了效果。

为职业资本充值知识:如果练习的目标是提升当前技能的话,充值是明确未来所需的知识和技术。创建一份直观明了的个人档案,任何有形的成绩都一样有效,要积累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就,尽量落到纸面上,能拿出手来。学习非专业的技能,比如沟通、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等。这些非专业技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工作,缓和与客户的关系,为与客户的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为职业资本充值人脉:打造一张忠实可靠的人脉网,这是最佳的“充值”方式。要养成不断充值的好习惯。如何做呢?我们可以学习费舍尔,将注意力转移到人的身上。去关心他人的家庭生活,给予他人全身心的关注,花五分钟或十分钟跟朋友、同事、领导、客户谈谈心(闲聊),或者邀请他们出来聚聚,例如共进午餐。

3.我在本期课(3月)的成长:

1)学习了新的读书方法。同时阅读同一主题的多本书,从不同角度对几本书的内容进行对比,比如时间、事件,这样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书籍内容的理解,也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行动方案。

2)结合成功人士的做法回顾了2018年崔律精时力课程中的内容,对自己的实践情况进行了反思。

3)参加活动、会议、听课中知识占50%,关系力占50%。从只关注知识,开始往关注关系力转变。

4)重启了听课、写日志、回听课程的学习循环。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5.【学霸题】当他人问“学精时力有什么用”的时候,我的回答:

当然有用啊,你没发现我的效率更高了吗?
而且可以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啊,可以更快地成长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日志-4.6 结营-2019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