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现的数组合并与排序程序

引言

        在本篇博客中,我们将详细解析一段C语言代码,该代码实现了从用户处接收两个整数数组,将它们合并为一个数组后进行排序,并最终输出排序后的结果。这段代码主要涵盖了数组操作、数据输入、冒泡排序算法以及数据输出等核心编程概念。

代码详解

#include 

int main() {
    // 初始化变量,n表示第一个数组的元素个数,m表示第二个数组的元素个数
    int n = 0;
    int m = 0;
    
    // 从标准输入读取两个数组的元素个数
    scanf("%d%d", &n, &m);
    
    // 创建一个足够大的数组(这里假设最大长度为1000)来存储合并后的数组
    int arr[1000];

    // 输入阶段:读取并合并两个数组的元素到arr中
    // 第一个循环读取第一个数组的n个元素
    for (int i = 0; i < n; i++) {
        scanf("%d", &arr[i]);
    }
    
    // 第二个循环从索引n开始读取第二个数组的m个元素
    for (int i = n; i < m+n; i++) {
        scanf("%d", &arr[i]);
    }

    // 排序阶段:使用冒泡排序对合并后的数组进行排序
    // 外层循环控制遍历数组的轮数
    for (int i = 0; i < m+n; i++) {
        // 内层循环执行冒泡排序的交换操作
        for (int j = 0; j < m+n-i-1; j++) {
            // 如果当前元素大于下一个元素,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if (arr[j] > arr[j+1]) {
                int t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
            }
        }
    }

    // 输出阶段:打印排序后数组的所有元素
    for (int i = 0; i < m+n; i++) {
        printf("%d ", arr[i]);
    }

    // 主函数返回0表示程序执行成功
    return 0;
}

        1. 初始化阶段 首先,我们包含了stdio.h库以支持标准输入/输出函数(如scanfprintf)。接着声明了两个变量nm用于存储两个数组的长度,然后定义了一个大小为1000的整数数组arr用作合并后的数组。

通过scanf函数获取用户输入的两个数组长度nm

        2. 数据输入阶段 利用两个嵌套循环分别读取两个数组的元素并存入arr中。第一个循环读取前n个元素,第二个循环从索引n开始读取接下来的m个元素,从而实现两个数组的合并。

        3. 排序阶段 这部分使用了冒泡排序算法对合并后的数组进行排序。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是重复遍历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外部循环控制整个排序过程的轮数,内部循环负责每轮的具体比较和交换工作。

        4. 输出阶段 最后,再次通过一个循环遍历排序后的数组,并使用printf函数逐个输出数组中的每个元素,相邻元素之间用空格隔开。

模拟场景

示例输入:
5 3
3 1 4 1 5
2 7 9
预期输出:
1 1 2 3 4 5 7 9

预期输出:

结论

此段C语言代码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将两个整数数组合并,并通过冒泡排序算法对合并后的数组进行排序的完整流程。理解并掌握这样的基本编程结构及算法对于提升C语言编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考虑优化排序算法以提高效率,例如使用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更高效的排序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c语言,数据结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