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AR-HUD进入高增速周期,TOP10本土供应商争夺市场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1-9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W/AR HUD交付149.54万辆,同比增长45.86%。

其中,W-HUD仍是主流。而同期,AR-HUD的前装标配搭载量超过10万辆,达到13.23万辆,同比增长82.48%,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同时,AR-HUD市场的利好,还来自整车算力的提升。

尤其是座舱下一代高算力芯片的导入,比如,今年开始量产交付的高通第四代座舱计算平台(SA8295)首次支持超宽全景显示器、可重构3D数字仪表、超高清流媒体以及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器(AR HUD)。

这意味着,AR HUD的核心软件引擎可以在融合车端多路数据处理上具备了硬件算力的支持,从而进一步提升HMI的用户体验。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测,2023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W/AR HUD交付量预计将突破220万辆,前装搭载率站上10%关口。

到2025年,HUD前装上车规模将突破500万辆/年。其中,AR HUD的贡献占比(W/AR HUD市场总和)将有机会突破30%。而从市场格局来看,中国本土供应商将成为这个新赛道的主力玩家。

近日,基于企业市场表现(合作车企的数量和交付规模)、AR-HUD技术及产品竞争力以及经营规模等指标,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正式发布《2024年度前装AR-HUD本土供应商竞争力TOP10》。

榜单!AR-HUD进入高增速周期,TOP10本土供应商争夺市场_第1张图片

排名首位的华为,是国内首家量产基于LCoS技术(微米级像素单元、2K级分辨率)的AR HUD方案供应商,并陆续搭载上汽、问界等车型。

这套方案,得益于华为在光通讯、光器件、光系统、光算法等领域多年的巨额研发投入和大规模行业应用,短期内很难有企业实现超越。

不过,考虑到后续华为光业务产品线与华为车BU(拆分独立)的微妙关系,AutOptiX智能车载光技术(核心PGU)是否继续对外独立合作或仅内供华为车BU终端,还是一个问号。

排名第二的水晶光电是2023年国内乘用车市场AR HUD方案上车份额占比最高的供应商,并成功拿到包括国内主流品牌、合资品牌乃至全球知名主机厂等多项定点,也是HUD产业链核心光学元器件实现自研自产的头部公司之一。

目前,该公司的AR-HUD产品通过技术领先、制造成本降低以及核心元器件的自主可控等方式,已经构建了整体领先的市场格局。同时,也储备了TFT、LCoS、DLP、光波导等多种技术方案。

此外,去年该公司成功拿下捷豹路虎EMA平台所有的AR-HUD和W-HUD项目,成为国内首个进入海外头部整车厂的HUD tier1供应商,首次实现海外业务突破。

位列前三甲的华阳多媒体,是目前国内市场前装HUD累计出货量最高的供应商;作为华阳旗下的子公司,同时也受益于前者多年积累的主机厂客户资源以及座舱Tier1的独特优势。

该公司HUD产品技术储备丰富,W-HUD不断升级迭代,ARHUD产品方案涵盖TFT、DLP、LCOS(与华为合作)等成像方案,在国内市场屈指可数;短期内客户合作确定性较为明确,整体出货量增长趋势良好。

华阳多媒体2022年与华为签署了智能车载光业务合作意向书,合作领域包含AR-HUD及光场屏等。此外,还有去年还有长城、长安、奇瑞、广汽、赛力斯、蔚来、极氪、路特斯、东风本田、VINFAST等客户多个新项目。

江苏泽景成立于2015年,在全国已经布局仪征(总部和制造中心)、西安(研发中心)、上海、长春4个区域,主要产品包括WHUD、AR HUD、透明A柱、车窗投影等车载视觉相关产品。

此前,公司的W-HUD产品已陆续在蔚来、吉利、北汽、奇瑞、一汽、长安、比亚迪等多个国内主流车企车型拿到定点项目并有规模化交付。

在AR HUD产品线部分,该公司主推DLP方案(DLP5530/130万像素),推出基于DLP技术的双画面AR-HUD量产解决方案+自研软件AR Cyber。

排名第五的浦创智能,在去年2月实现首款DLP方案AR-HUD的前装量产上车,具备自由曲面设计能力,在减少图像的静态/动态畸变的同时做到了同级HUD体积最优水平。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量产DLP方案的厂商之一,该公司已打通DLP技术集成的各个环节,解决了目前同级产品所遇到的色差、清晰度、亮度跳变、均匀性不一致、光斑、高速电路EMC不通过等问题。

同时,公司自研AR-Creator,在基础驾驶信息显示的同时实现与ADAS互动,结合AR-Creator空间算法,实现变道指引、碰撞预警显示、领航辅助、盲区检测、非机动车识别显示等功能的精准实时显示。

此外,浦创智能自研HUD专用自适应畸变预校正算法,具备更强大,更准确的的畸变矫正能力,同时采用边缘插值算法,具备更好的图片连贯性,算法小于10ms,具备更迅速的低延迟输出。

与其他同行相比,该公司还在高精度AR算法、检测标定、杂散光处理、重影消除、阳光倒灌以及光线自适应开发标定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FUTURUS是2023年国内乘用车市场HUD上车量增速最快的供应商,也是国内首个“HUD彻底取代仪表”的上车方案,预计2023年HUD产品总交付量有望迈上35万台的新台阶。

除理想汽车之外,去年以来,FUTURUS还获得了某头部车厂重点车型HUD项目定点。目前,该公司还与理想、蔚来、小鹏,长城、吉利、比亚迪,上汽、宝马、奥迪等头部主机厂建立了合作关系。

去年,FUTURUS推出的光场AR-HUD,搭载了独家的AR Kernel®️渲染引擎,具备光场成像能力(多景深离散光场),已经获得国内某头部主机厂量产定点,预计2024年底实现量产上车。

此外,空间光场AR-HUD(空间连续光场)正在开发中,该产品将能够实现连续变焦效果,在真实世界的不同位置投射虚拟影像,实现不同位置的真实物体与HUD虚拟影像在视觉上的融合,预计将于2026年初实现量产。

智云谷作为国内最早一批HUD赛道的入局者,2022年12月为岚图追光独家供货的AR-HUD(全系标配)成功量产,成为国内率先实现前装量产AR-HUD的供应商之一。

在核心技术方面,该公司自创了一款导热系数接近于铝的透明导热新材料,用于AR-HUD产品TFT光机表面导热,可以彻底解决困扰TFT多年的“阳光倒灌烧屏”问题。

2024年1月,该公司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在4个月内连续获得两次融资;高性价比TFT方案AR HUD已获得多家央国企主机厂以及新势力车企的定点,并同时布局了基于DLP和LCOS方案的AR-HUD产品。

此外,经纬恒润是国内为数不多提供DLP方案的AR HUD新晋供应商,并拿到了多款车型的定点项目,去年首发搭载领克08车型。通过与自有ADAS业务的深度融合,提供AR-Creator及成像性能提升算法的开发与集成业务。

基于多年的前装业务落地经验,该公司的优势在于基于专业工具链支持的面向制造的产品全系统设计、光机热耦合仿真分析、虚拟及实物测试验证、可靠性实验的全栈式工程开发能力。

同时,也是国内HUD赛道为数不多的汽车跨域解决方案供应商;不过,此前有消息称,该公司正在考虑对HUD业务进行调整。

你可能感兴趣的:(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