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见

今日看见一篇文章,谈到写作都可以日积月累三年五载训练出来,我有些讶异,从来我以为的是这写作跟天赋有关,跟小时候所浸染的文学环境有关,却不想这世间大多数的成就最终都是溯源于积累,天赋只是锦上添花之存在,日复一日的坚持才是雪中送炭的本源。

谈到写作,我有很多疑惑,因为我从来不会写,学生时代每次都头疼于几百字的作文,头痛到什么地步呢?就好比做菜时拿瓶快用光的油使劲倒,不放过那仅存的点点油,整个瓶空了,我的作文才勉勉强强字数达标了,到如今也是没多大进步,每次写的都颠三倒四,废话连篇,所谓思绪理不清,行云流水的文章便遥不可及。而今日我看到这篇文章里关于写作的观点让我窥得一丝光亮,优秀写作只二点:一语中的,一语入心。于我而言,这二点简直对得不能再对,我思考但凡我看过的好文章都极度契合这两点。

写作光有准确的用词和情感还不够,这是不可或缺的血肉;而文章所呈现的逻辑结构是骨架,它负责撑起文章的广度和深度,文辞华丽只是浮于表面,而只有内在的深刻才算得上真正的好,担得起好。我以前粗略地看过芭芭拉的《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围绕逻辑给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和理论指导,当时我以为自己理解了,到真正去做之时发现自己压根皮毛都没学会,这样集大成可受益终身的书应当细细读二十遍以上。我从小到大未曾好好学习过,学到的便都是浮于表面的东西,从不肯吃苦深入其中,凡事一知半解,到真正需要用到的时候脑袋空空腹中无物,冤有头债有主,自己把自己气个半死,而逻辑这个庞大的体系我从来没有好好学过,甚至于连皮毛都极少触摸,只是把它当做一个词,而它背后的意义我一无所知,到这几年我才发现自己相当缺乏逻辑,由此才朦朦胧胧地看到逻辑的冰山一角,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说话做事如此清楚明白,逻辑便是这其中灵魂。今日所看文章中关于写作有这样一句话,我觉得其实就是讲文章的逻辑性,写作的本质是把人类的网状思维,用树状的结构梳理,最后用线性的文字表达出来,大多数的人如我,写作都是把自己脑海里繁杂的思维用文字表达出来,连自己都没有理清其中的主与次,和真正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莫怪乎别人更是看得脑中一团麻,暗想这都说了些什么废话,原因便在此中。

日本有匠人精神,中国自古便有大师精神,只有那些在各自行业内十年如一日地无限靠近巅峰,做到这世间少有,才担得起大师之名。成就是需要栽培的,细雨花香,风和日丽,云霾日暗,地裂天倾,一路好的坏的都经历过,才最终成长为独一无二的存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