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易经》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二,《易经》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登堂亮相。2019年,国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选择题出现了易经和两仪殿的对应关系。

      《易经》,从一度被认为的迷信、占卜书,到列入高考、国考笔试范围,表象是对《易经》认识的变化,本质是国学的回归,是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复兴。

        远古时期,华夏先祖探索宇宙奥秘,定天象、法地仪,观象授时,演绎出一套完整的观星文化,创制历法,创制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八卦原理,将八卦、干支时间、方位和自然、社会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用时空、阴阳、乾坤、刚柔的对立统一来解释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变化,《易经》大成。

      《易经》,包含《连山》、《归藏》、《周易》三种,遗憾的是,《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只有《周易》存世。相传,周文王在朝歌坐牢,研究《易经》,将《连山》的先天八卦演变为后天八卦,就是《周易》。

        周易的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称卦辞、爻辞。《传》是解释卦辞和爻辞,共七种文辞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家奉为儒学圣典,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经》始,道家文化汲取《周易》精华,将阴阳八卦演绎到了极致。《易经》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谐辨证的哲理思想,始终贯穿融汇在后来的经史子集中,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

        《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一是变易、二是简易、三是不易。变易,变化之道,万事万物时刻都在变化。简易,一阴一阳,囊括万物之理,有天就有地,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不易,世间万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但规律是永远不变的。天地运行,四季轮换,寒暑交替,冬寒夏热,月盈则亏,日午则偏,物极必反,这便是规律。事物变化有定数与变数,定数有规可循,变数无规可循;定中有变,变中有定,但规律不变。

      《易经》的卦辞、爻辞,是自然规律、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的精妙总结。如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你是君子,肚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一个自强不息,又有深厚品德的人,顺势而为,就是成功的开始。 

   

        中华文化尊崇儒学,儒、道、释交融发展,和谐共生。阴阳太极图,儒家白鱼乾位,尚阳好动,体现一种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变易创新的精神;道家黑鱼坤位,崇阴喜静,展示一种厚德载物、自然无为、包容宽厚的胸怀;佛家就是太极图外面那一个圈,透露的是性空缘起、放下自在、中观和谐、圆融无碍的境界。也许,阴阳太极图就是一种大同,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窥见了《易经》精神追求和理想世界的一角。

        长期以来,《易经》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发展进行预测,这也是《易经》被认为是迷信、占卜书的原因。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乾坤。《易经》卦辞,并没有给出吉凶,而是告诉你事物的发展变化及变动趋势,需要你适时调整,适应规律。卦爻变化,卦辞对事物运行规律进行论证和描述,对天地万物的性状归类总结,结合天干地支八卦五行,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判断和预测,寻找事物规律和问题,帮助人们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如商机,成功顺畅抑或失败阻滞,“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改变和选择,既是一种运,更是一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厚积薄发,这才是关键。

        道理简单朴实,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万有,纲纪群伦,智慧遍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是《易经》。

        说不完道不尽的《易经》!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