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成交有套路,NONONO,实在才是硬道理

小时候害羞到不行、社交能力极差、爱哭鬼、没有任何运动细胞的胖子;


大学毕业后也没能接到像样的活儿,连基本开销都负担不起的悲剧演员。


他是如何逆袭成为销冠,并且带领自己的销售团队,成为全美排名第6的强者(2015年)。


他就是莱恩·塞尔汉,美国知名房地产经纪人、高人气证人秀明星,受到CNN、FOX、NBC、CBS等各大媒体的广泛推崇。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下他的秘密法宝——《成交闭环:揭秘成交的底层逻辑》。


10大方法总结+22个秘密,成就销售奇迹


本书一共10个章节,在每个章节的最后,作者塞尔汉都用了“塞尔汉的方法”。但其实这个方法不是一个方法,而是对整个章节的总结。


这个总结无论对新手、还是不爱自己总结的销售员都是非常友好的,也可以为自己节省大量的时间。


塞尔汉通过讲述自己在2008年经济危机接触房地产行业开始,是如何破冰,克服各种困难,再到一步步走上销售巅峰的。


而这些故事,包含了他的22个秘密,这些秘密就是作者销售的底层逻辑和技巧:冷启动、热场、拓客、跟单、二次成交


都说不会讲故事的作家不是好作家,没错,赛尔汉的故事真实而朴素,他的叙述也并没有带着成功者的傲慢和睥睨众生的态度。


要么怎么说“水深不语,人稳不言”,成大事者不是低调就是内敛啊。


一点小缺憾


如果一定要挑个小毛病出来,笔者认为是“第六章 你需要‘FKD’体系”中FKD的介绍,这是第14个秘密的内容。


由于译者没有备注FKD的英文指代,而是需要读者根据上下文推断FKD的中文分别是发现者,保持者,行动者。


这对于非英语母语国家的读者来说,虽然最终也能看懂,但是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笔者班门弄斧补充一下(由于没有看过英文版,只能猜测下):


F:finder(finding) 发现者

K:keeper(keeping) 保持者

D:doer(doing) 行动者


除此之外,章节最后“塞尔汉的方法”中写道“实行KFD”,不太清楚这个地方是怎么造成的。


当然,以上纯属个人鸡蛋里面挑骨头了,读者大可不必认为书籍有什么严重的问题,或者书籍的内容有什么水分。


恰恰相反,即使有以上的小缺憾,笔者仍固执地认为这本书的含金量特别高,正所谓“瑕不掩瑜”。


而且有时候,缺憾处的细细品读,反而带给自己更多不一样的领悟。


成交的底层逻辑:信心、用心及恒心


笔者前两天听了阿里巴巴一个大拿讲师Mark的业务技巧课,他提到了一点:


NO ORDER, NO LEAVE.没有订单,就不离开(客户/项目)。即没有订单,就持续跟进


接着他讲了这么个故事,即便是他这样有经验的销售员,在跟进一个新客户时竟然花了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而最终成交的金额只有400美金。


当他的员工不解地问:“老大,你不觉得一点都不值吗?”


Mark平静地回复道:“我认为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而且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你的小客户在哪一天会成为你的大客户。”


有信心拿下客户,用心对待他们的每一个问题,持续跟进不放弃;不以金额判断客户大小,或对客户进行区别对待,这就是顶级销售员的销售逻辑。


他的故事和塞尔汉的观点不谋而合:一是销售是以量取胜的事情,二是持续跟进很重要,并且这个跟进不应该随着项目的成交而结束


塞尔汉作为房产销售人员,他的很多客户是因为原来的经纪人“不要(他们)了”。


而他的持续跟进,让客户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够找到他,而这也为二次成交奠定了基础。


稻盛和夫曾说: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抱着梦想和希望,以坦诚之心处世。


看似不骄不躁,实则赢得了天下。


写在最后:


塞尔汉说:成交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期待什么一蹴而就。而《成交闭环:揭秘成交的底层逻辑》教我们,如何在同一时间抛出多个“球”,并且很好地掌控它们。


通读全书,笔者认为,真正高质量的成交,并没有那么的套路


无非是在艰难的时候,不断给自己打气

无非是不走所谓的捷径,用心对待自己的客户,做到“急其所急,想其所想”;

无非是用行动代替借口,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前行


或许我们总是想着能像陈盈霖一样,通过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像“得到”这样的大客户;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就是那个Mark老师,锲而不舍只得到了很小的客户。


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关系,只要自己有信心,丑小鸭也能变白天鹅,塞尔汉就是很好的证明。


宏伟的事业,是靠实实在在的微不足道的一步步的积累,获得的。(稻盛和夫)

你可能感兴趣的:(都说成交有套路,NONONO,实在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