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协议·ZigBee】

系列文章目录


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ZigBee技术概述
    • 1.1 ZigBee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 1.2 ZigBee的工作原理和网络拓扑结构
    • 1.3 ZigBee的应用领域和主要优势
  • 二、ZigBee协议栈
    • 2.1 Zigbee的协议栈结构和各层功能
    • 2.2 Zigbee协议栈的协议消息和数据格式
  • 三、ZigBee网络配置
    • 3.1 Zigbee网络的组网过程和网络配置选项
    • 3.2 主节点和从节点的角色和功能
    • 3.3 网络拓扑结构选项
  • 四、ZigBee应用案例
    • 4.1 路灯
    • 4.2 井下人员定位
    • 4.3 智能家居
    • 4.4 农业检测
  • 五、ZigBee安全性
    • 5.1 Zigbee的安全性和加密机制
    • 5.2 如何保护Zigbee网络免受攻击
  • 六、未来发展趋势
    • 6.1 Zigbee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 6.2 Zigbee与其他无线技术的关系和竞争优势
  • 七、附录
  • 总结


前言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家居的普及,Zigbee 技术作为一种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安全监控等领域。

  本博客将为您提供 Zigbee 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工作原理、网络拓扑、通信协议等方面的内容。我们将从简单的概念开始,逐步深入理解 Zigbee 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开发者,本博客都将为您提供清晰的解释和示例,帮助您快速入门 Zigbee 技术。

  除了基础知识,我们还将介绍 Zigbee 技术在物联网应用中的具体应用案例。这些案例将涉及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安全监控等不同领域,通过实际案例的解析,您将更好地了解 Zigbee 在物联网中的实际应用,并掌握如何利用 Zigbee 技术构建自己的物联网项目。


一、ZigBee技术概述

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局域网协议。根据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这一名称来源于蜜蜂的八字舞,由于蜜蜂(bee)是靠飞翔和“嗡嗡”(zig)地抖动翅膀的“舞蹈”来与同伴传递花粉所在方位信息,也就是说蜜蜂依靠这样的方式构成了群体中的通信。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简而言之,ZigBee就是一种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离无线组网通讯技术。

1.1 ZigBee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 起源:

  在蓝牙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蓝牙技术尽管有许多优点,但仍存在许多缺陷。对工业,家庭自动化控制和工业遥测遥控领域而言,蓝牙技术显得太复杂,功耗大,距离近,组网规模太小等,而工业自动化,对无线数据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且,对于工业现场,这种无线数据传输必需是高可靠的,并能抵抗工业现 场的各种电磁干扰。因此,经过人们长期努力,ZigBee协议在2003年中正式问世了。另外,ZigBee使用了在它之前所研究过的面向家庭网络的通信协议Home RF Lite。

  • 发展历程

  主要由Honeywell公司组成的ZigBee Alliance制定,从1998年开始发展,于2001年向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提案纳入IEEE 802.15.4标准规范之中,自此将ZigBee技术渐渐成为各业界共同通用的低速短距无线通讯技术之一。

1.2 ZigBee的工作原理和网络拓扑结构

  • 网络拓扑: ZigBee网络采用星型、网状或混合的无线网络拓扑结构。其中,星型拓扑结构由一个集中式的协调器和多个终端设备组成,终端设备通过协调器进行通信。网状拓扑结构中,每个设备都可以直接与其他设备通信,无需通过协调器。

  • 工作原理: Zigbee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概念。WSN是由多个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这些节点可以采集和传输各种环境数据。在Zigbee网络中,设备可以分为三类:协调器(Coordinator)、路由器(Router)和终端设备(End Device)。协调器是网络的主节点,负责网络的组建和管理;路由器负责路由数据包,终端设备是最简单的节点,通常用于传感器等低功耗设备。

1.3 ZigBee的应用领域和主要优势

(1)低功耗:在低耗电待机模式下,2节5号干电池可支持1个节点工作6-24个月,甚至更长。

(2)低速率:ZigBee工作在10-250kbps的通讯速率。

(3)近距离:传输范围一般介于50~300m之间,在增加RF发射功率后,可增加到1-3km,视具体环境而定。

(4)短时延:ZigBee的响应速度较快,一般从睡眠转入工作状态只需15ms,节点连接进入网络只需30ms,进一步节省了电能。相比较,蓝牙需要3-10s、WiFi需要3s;

(5)高容量:ZigBee可采用星状、片状和网状网络结构,由一个主节点管理若干子节点,最多一个主节点可管理254个子节点;同时主节点还可由上一层网络节点管理,最多可组成65000个节点的大网;

(6)高安全:ZigBee提供了三级安全模式,包括无安全设定、使用接入控制清单(ACL)防止非法获取数据以及采用高级加密标准(AES128)的对称密码,以灵活确定其安全属性;

(7)工作频段:868.3MHz、902-928MHz、2405-2480MHz频段。

二、ZigBee协议栈

2.1 Zigbee的协议栈结构和各层功能

  • 应用层: 提供了高级的应用功能,包括设备发现、设备关联、网络管理、安全等。它使用了Zigbee Cluster Library (ZCL) 来定义不同类型的应用功能。应用层协议还定义了设备间的通信模式,包括点对点通信、广播通信和组播通信。

  • 网络层: 主要负责无线网络的建立和维护。它定义了网络拓扑结构,包括协调器(Coordinator)、路由器(Router)和终端设备(End Device)。网络层协议可以选择使用星型拓扑结构、网状拓扑结构或混合拓扑结构。网络层还负责路由选择、数据包传输和设备入网等功能。

  • 物理层: 物理层负责无线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包括频率选择、调制解调和信号处理等。

  • 介质访问控制(MAC)层: MAC层负责协调设备的访问无线介质,包括数据收发的调度和时隙管理等。

2.2 Zigbee协议栈的协议消息和数据格式

Zigbee帧格式: Zigbee使用基于IEEE 802.15.4的帧格式来传输数据。一个Zigbee帧通常包含帧控制字段、目标地址字段、源地址字段、帧序列号字段、协议数据单元(PDU)字段和可选的帧校验序列字段。

Zigbee网络层消息格式: Zigbee网络层使用一些特定的消息来管理网络拓扑、路由选择和数据传输。这些消息包括路由请求消息、路由响应消息、路由错误消息、数据请求消息、数据响应消息等。

Zigbee应用层消息格式: Zigbee应用层使用应用层消息封装应用数据,以便在节点之间进行传输。应用层消息包含应用层数据单元(APDU),用来表示特定应用的数据。APDU可以是命令型的(用于发送命令)或响应型的(用于发送响应)。

Zigbee簇和簇命令: Zigbee定义了一些簇,每个簇代表某个特定功能或应用。簇可以包含多个簇命令,每个簇命令代表一个特定的功能或操作。簇命令用于在节点之间传递特定的功能指令或操作指令。

Zigbee设备描述符和簇描述符: Zigbee设备描述符和簇描述符用于描述Zigbee设备的功能和属性。设备描述符包含设备的厂商标识符、设备类型、设备版本等信息。簇描述符包含簇的标识符、输入簇命令列表、输出簇命令列表等信息。这些描述符在Zigbee网络中用于描述设备和簇的特性和功能。

三、ZigBee网络配置

3.1 Zigbee网络的组网过程和网络配置选项

  • 组网过程:

    • 协调器(coordinator)的选择: 在Zigbee网络中,一个协调器负责管理整个网络。通常情况下,协调器由主设备或者网络管理员选择并配置。

    • 网络的创建和配置: 协调器创建一个新的Zigbee网络,并配置网络参数,例如网络ID、信道等。

    • 设备的入网: 其他设备(节点)可以向协调器发送加入网络的请求。协调器可以接受或拒绝请求,并根据需要分配网络地址给设备。

    • 网络的建立: 一旦设备成功加入网络,它们可以通过路由器节点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路由器节点负责转发数据包,保证网络的连通性。

  • 网络配置选项:

    • 网络拓扑结构: Zigbee网络支持多种拓扑结构,如星型、网状、混合型等。网络管理员可以根据应用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拓扑结构。

    • 网络参数配置: 网络管理员可以配置网络ID、信道等参数,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

    • 安全设置: Zigbee网络提供了多种安全机制,如密钥管理、加密等,以保护网络中的数据安全。网络管理员可以配置安全参数,例如密钥类型、密钥长度等。

    • 路由配置: Zigbee网络中的路由器节点负责数据包的转发。网络管理员可以配置路由节点的选择策略、路由表更新频率等参数,以优化网络的传输效率。

3.2 主节点和从节点的角色和功能

  • 主节点(协调器)的角色和功能:
    • 网络管理: 主节点负责创建和管理整个Zigbee网络。它具有最高的权限和控制权,可以配置网络参数、管理入网设备、分配网络地址等。

    • 路由器功能: 主节点充当网络中的路由器节点,负责转发数据包和维护路由表。它可以将数据包从一个设备转发到另一个设备,保证网络的连通性。

    • 安全管理: 主节点负责管理和实施网络的安全机制,例如密钥管理和加密。它可以分配密钥给其他设备,确保通信的安全性。

    • 数据集中与处理: 主节点可以接收来自从节点的数据,并进行集中存储和处理。它可以与其他主节点或云平台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分析和管理。

  • 从节点(终端设备)的角色和功能:
    • 加入网络: 从节点通过发送加入网络请求来加入Zigbee网络。它通过主节点的允许,并分配一个唯一的网络地址。

    • 数据采集和传输: 从节点可以采集传感器数据或执行某些任务,并将数据传输到主节点或其他设备。它可以通过路由器节点转发数据包以实现网络通信。

    • 节能功能: 从节点通常被设计为低功耗设备,具有节能功能。它可以在闲置时进入休眠状态以延长电池寿命,只在需要时唤醒以进行通信。

    • 安全通信: 从节点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安全通信,使用主节点提供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

3.3 网络拓扑结构选项

  • 星型拓扑结构(Star Topology): 这是最常见的Zigbee网络拓扑结构。主节点位于网络中心,从节点直接连接到主节点。主节点负责管理整个网络,从节点只能与主节点通信。这种结构适用于简单的网络,并且具有较低的延迟和高可靠性。

  • 树状拓扑结构(Tree Topology): 这种结构中,主节点作为根节点,多个从节点连接到主节点,并且从节点之间可以相互连接。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中间节点进行转发。这种结构适用于具有层次结构的网络,可以扩展到更大的规模。

  • 网状拓扑结构(Mesh Topology): 这种结构中,所有的设备都可以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无线网状网络。每个设备都可以作为路由器,将数据包转发给其他设备。这种结构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适用于大规模、复杂的网络场景。

  • 混合拓扑结构(Hybrid Topology): 这是一种将不同的拓扑结构组合在一起的方法。例如,可以将星型结构用于主要通信,而使用网状结构作为备用路径。这种结构可以在满足不同需求的情况下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选择适合的网络拓扑结构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包括网络规模、通信距离、设备功耗、可靠性要求等。

四、ZigBee应用案例

4.1 路灯

  • 路灯开关控制
  • 路灯电能采集,电流,电压
  • 其他开关量检测,模拟量检测

4.2 井下人员定位

  • 人员位置定位,定位精度1-3m

4.3 智能家居

  • 灯光开关,灯光亮度调节
  • 温湿度检测模拟量数据传输
  • 开关量检测

4.4 农业检测

  • 温湿度
  • 远程控制开关

五、ZigBee安全性

5.1 Zigbee的安全性和加密机制

引用安全控制(APS Link Key Security): 通过使用密钥进行身份验证和数据加密,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设备可以加入网络并进行通信。每个设备都有一个独特的网络密钥,用于加密和解密通信数据。

数据包加密(AES-128): Zigbee使用AES-128位加密算法来保护通信数据的机密性。使用共享密钥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防止未经授权的设备窃取和篡改数据。

安全重放攻击保护(Message Counter): 每个传输的数据包都有一个唯一的消息计数器值,用于防止重放攻击。接收设备会检查消息计数器的值,如果收到的消息计数器值小于之前接收的最大值,将拒绝接收该数据包。

5.2 如何保护Zigbee网络免受攻击

安全密钥管理(Key Establishment): Zigbee网络使用密钥建立协议来安全地分配和更新网络密钥。这些协议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设备才能获取密钥,并且可以随时更新密钥以提高网络安全性。

安全区域(Network Partitioning): Zigbee允许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安全区域,每个安全区域都有独立的网络密钥和安全策略。这样可以在不同的设备群组之间建立隔离,提高整体网络的安全性。

通过以上安全性和加密机制,Zigbee网络可以提供较高的安全级别,防止未经授权的设备访问和干扰网络通信。

六、未来发展趋势

6.1 Zigbee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高级网络拓扑结构: 目前,Zigbee网络主要采用星型和网状拓扑结构。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预期出现更复杂和高级的网络拓扑结构,例如树状、蜂窝状等。这将增加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可靠性,并支持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更强大的通信能力: 未来的Zigbee设备可能具备更高的通信能力,包括更大的带宽和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这将有助于处理更复杂的数据和应用场景,例如高清视频传输、音频流媒体等。

跨平台互操作性: Zigbee技术将与其他物联网标准和技术进行更好的互操作性,以实现不同设备和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和通信。这将推动物联网生态系统的发展,促进各种设备和应用之间的无缝集成。

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当前,Zigbee技术主要应用于家庭自动化、楼宇自动化、智能仪表和工业控制等领域。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可以预期Zigbee技术在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得到应用,例如智能城市、智能农业、智能交通等。

能源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Zigbee技术具有低功耗和能源效率的特点,这使得它在能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Zigbee可以用于智能能源监测和控制系统,将能源消耗优化和节约。

6.2 Zigbee与其他无线技术的关系和竞争优势

  • 无线通信: ZigBee使用IEEE 802.15.4无线通信协议,在2.4 GHz、900 MHz和868 MHz等频段进行通信。它采用低功耗的通信方式,使得设备可以长时间运行,适用于低功耗的物联网应用。

  • 网络协议: ZigBee采用分层的网络协议,包括物理层、介质访问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物理层负责无线信号的传输和接收,介质访问层定义了数据帧的格式和传输方式,网络层负责路由和转发数据,应用层提供应用程序接口供开发人员使用。

  • 省电模式: ZigBee设备可以通过进入睡眠模式来降低功耗。在睡眠模式下,设备会关闭无线模块,只在需要通信时才开启。这种省电模式使得ZigBee设备可以长时间运行,适用于电池供电的应用场景。

  • 自组网: ZigBee设备可以自动组建和重组网络。当设备加入或离开网络时,网络能自动调整和优化路由,保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七、附录

  • 相关术语
    • AF - Application Framework(应用层框架)。
    • APL - 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
    • APS - Application Support sublayer(应用支撑层)。
    • MAC - 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媒体访问控制层)。
    • NIB - Network Information Base(网络资讯库)
    • NWK - Network layer(网络层)。
    • PHY - Physical layer(实体层)。
    • WPAN -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为IEEE 802.15族系所规范的一系列无线个人区网标准。
    • ZC - ZigBee Coordinator(ZigBee协调员)。
    • ZDO - ZigBee Device Object(ZigBee设备对象)。
    • ZED - ZigBee End Device(ZigBee终端设备)。
    • ZR - ZigBee Router(ZigBee路由)。

总结

学习Zigbee技术是现代通信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于构建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以及物联网等领域至关重要。学习Zigbee技术需要掌握其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以及应用场景。了解Zigbee的网络拓扑结构、通信协议以及安全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在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和物联网等领域中应用Zigbee技术,构建更加智能和便捷的系统。希望这篇博客总结能给读者提供一个入门指南,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应用Zigbee技术。

你可能感兴趣的:(物联网,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