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doris数据类型与分区

用户创建与授权

-- 创建用户
create user 'test' identified by 'test';
-- 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test_db;
-- 授权用户
grant all on test_db to test;

建表语法

CREATE [EXTERNAL] TABLE [IF NOT EXISTS] [database.]table_name
 (column_definition1[, column_definition2, ...]
 [, index_definition1[, index_definition12,]])
 [ENGINE = [olap|mysql|broker|hive]]
 [key_desc]
 [COMMENT "table comment"];
 [partition_desc]
 [distribution_desc]
 [rollup_index]
 [PROPERTIES ("key"="value", ...)]
 [BROKER PROPERTIES ("key"="value", ...)];

Doris建表是同步操作,执行完成之后会返回成功或失败。Doris既可以分区也可以分桶。

分区 Partition 用户可以指定某一维度列作为分区列(当前只支持整型和时间类型的列),并指定每个分区的取值范围。

分桶 Distribution 用户可以指定一个或多个维度列以及桶数对数据进行 HASH 分布

Doris支持的数据类型

基本MySQL支持的数据类型都支持,拓展了一些类型如HLL JSON ARRAY等

doris中数据以表(table)进行存储,一张表包括了行row和列column

在默认的数据模型中,Column 只分为排序列和非排序列。

存储引擎会按照排序列对数据进行排序存储,并建立稀疏索引,以便在排序数据上进行快速查找

聚合模型中,Column 可以分为两大类:Key 和 Value。从业务角度看,Key 和Value 可以分别对应维度列和指标列。从聚合模型的角度来说,Key 列相同的行,会聚合成一行。其中 Value 列的聚合方式由用户在建表时指定。

Partition和Tablet

在 Doris 的存储引擎中,用户数据首先被划分成若干个分区(Partition),划分的规则通常是按照用户指定的分区列进行范围划分,比如按时间划分。而在每个分区内,数据被进一步的按照 Hash 的方式分桶,分桶的规则是要找用户指定的分桶列的值进行 Hash 后分桶。每个分桶就是一个数据分片(Tablet),也是数据划分的最小逻辑单元

Tablet 之间的数据是没有交集的,独立存储的。Tablet 也是数据移动、复制等操作的最小物理存储单元

Partition 可以视为是逻辑上最小的管理单元。数据的导入与删除,都可以或仅能针对一个 Partition 进行

数据划分

分区与分桶

Doris 支持两层的数据划分。第一层是 Partition,支持 Range 和 List 的划分方式。第二层是 Bucket(Tablet),支持 Hash 和 Random 的划分方式

Partition

  • Partition 列可以指定一列或多列,分区列必须为 KEY 列。多列分区的使用方式在后面 多列分区 小结介绍。
  • 不论分区列是什么类型,在写分区值时,都需要加双引号。
  • 分区数量理论上没有上限。
  • 当不使用 Partition 建表时,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和表名同名的,全值范围的 Partition。该 Partition 对用户不可见,并且不可删改。
  • 创建分区时不可添加范围重叠的分区

Range 分区

  • 分区列通常为时间列,以方便的管理新旧数据。
  • Range 分区支持的列类型:[DATE,DATETIME,TINYINT,SMALLINT,INT,BIGINT,LARGEINT]
  • Partition 支持通过 VALUES LESS THAN (...) 仅指定上界,系统会将前一个分区的上界作为该分区的下界,生成一个左闭右开的区间。也支持通过 VALUES [...) 指定上下界,生成一个左闭右开的区间
Range分区示例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example_db.example_range_tbl
(
    `user_id` LARGEINT NOT NULL COMMENT "用户id",
    `date` DATE NOT NULL COMMENT "数据灌入日期时间",
    `timestamp` DATETIME NOT NULL COMMENT "数据灌入的时间戳",
    `city` VARCHAR(20) COMMENT "用户所在城市",
    `age` SMALLINT COMMENT "用户年龄",
    `sex` TINYINT COMMENT "用户性别",
    `last_visit_date` DATETIME REPLACE DEFAULT "1970-01-01 00:00:00" COMMENT "用户最后一次访问时间",
    `cost` BIGINT SUM DEFAULT "0" COMMENT "用户总消费",
    `max_dwell_time` INT MAX DEFAULT "0" COMMENT "用户最大停留时间",
    `min_dwell_time` INT MIN DEFAULT "99999" COMMENT "用户最小停留时间"
)
ENGINE=OLAP
AGGREGATE KEY(`user_id`, `date`, `timestamp`, `city`, `age`, `sex`)
PARTITION BY RANGE(`date`)
(
    PARTITION `p201701` VALUES LESS THAN ("2017-02-01"),
    PARTITION `p201702` VALUES LESS THAN ("2017-03-01"),
    PARTITION `p201703` VALUES LESS THAN ("2017-04-01")
)
DISTRIBUTED BY HASH(`user_id`) BUCKETS 16
PROPERTIES
(
    "replication_num" = "3",
    "storage_medium" = "SSD",
    "storage_cooldown_time" = "2018-01-01 12:00:00"
);

PARTITION BY RANGE(date)
(
PARTITION p201701 VALUES LESS THAN (“2017-02-01”),
PARTITION p201702 VALUES LESS THAN (“2017-03-01”),
PARTITION p201703 VALUES LESS THAN (“2017-04-01”)
)

指明了分区的范围按date时间分成了3个分区

Range还可以指定上界和下届

上述分区当建表完成后,会自动生成如下3个分区

p201701: [MIN_VALUE, 2017-02-01)
p201702: [2017-02-01, 2017-03-01)
p201703: [2017-03-01, 2017-04-01)

注意此时如果删除了分区会产生空洞,比如删除了p201702此时会导致日期在2017-02-01 ~ 2017-03-01的数据插入导入不进去

分区的删除不会改变已存在分区的范围。删除分区可能出现空洞。通过 VALUES LESS THAN 语句增加分区时,分区的下界紧接上一个分区的上界

Range还支持多列分区

List分区
 List Partition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example_db.example_list_tbl
(
    `user_id` LARGEINT NOT NULL COMMENT "用户id",
    `date` DATE NOT NULL COMMENT "数据灌入日期时间",
    `timestamp` DATETIME NOT NULL COMMENT "数据灌入的时间戳",
    `city` VARCHAR(20) NOT NULL COMMENT "用户所在城市",
    `age` SMALLINT COMMENT "用户年龄",
    `sex` TINYINT COMMENT "用户性别",
    `last_visit_date` DATETIME REPLACE DEFAULT "1970-01-01 00:00:00" COMMENT "用户最后一次访问时间",
    `cost` BIGINT SUM DEFAULT "0" COMMENT "用户总消费",
    `max_dwell_time` INT MAX DEFAULT "0" COMMENT "用户最大停留时间",
    `min_dwell_time` INT MIN DEFAULT "99999" COMMENT "用户最小停留时间"
)
ENGINE=olap
AGGREGATE KEY(`user_id`, `date`, `timestamp`, `city`, `age`, `sex`)
PARTITION BY LIST(`city`)
(
    PARTITION `p_cn` VALUES IN ("Beijing", "Shanghai", "Hong Kong"),
    PARTITION `p_usa` VALUES IN ("New York", "San Francisco"),
    PARTITION `p_jp` VALUES IN ("Tokyo")
)
DISTRIBUTED BY HASH(`user_id`) BUCKETS 16
PROPERTIES
(
    "replication_num" = "3",
    "storage_medium" = "SSD",
    "storage_cooldown_time" = "2018-01-01 12:00:00"
);

使用 VALUES IN 执行List分区

List分区同样支持多列分区

动态分区

动态分区是0.12加入doris的功能,只支持Range分区,对表级别的分区实现生命周期管理(TTL),减少用户的使用负担

在某些使用场景下,用户会将表按照天进行分区划分,每天定时执行例行任务,这时需要使用方手动管理分区,否则可能由于使用方没有创建分区导致数据导入失败,这给使用方带来了额外的维护成本。

通过动态分区功能,用户可以在建表时设定动态分区的规则。FE 会启动一个后台线程,根据用户指定的规则创建或删除分区。用户也可以在运行时对现有规则进行变更。

动态分区可以在创建时指定,也可以运行时修改。

-- 建表时指定
CREATE TABLE tbl1
(...)
PROPERTIES
(
    "dynamic_partition.prop1" = "value1",
    "dynamic_partition.prop2" = "value2",
    ...
)
-- 运行时修改
ALTER TABLE tbl1 SET
(
    "dynamic_partition.prop1" = "value1",
    "dynamic_partition.prop2" = "value2",
    ...
)

动态分区涉及参数很多,如dynamic_partition.time_unit 分区单位,dynamic_partition.end 结束偏移 dynamic_partition.prefi分区名前缀等,详细参考官方文档

属性名 描述
dynamic_partition.enable 是否开启动态分区特性,可指定 true 或 false,默认为 true
dynamic_partition.time_unit 动态分区调度的单位,可指定 HOUR、DAY、WEEK、MONTH。HOUR,后缀格式为 yyyyMMddHH,分区列数据类型不能为
dynamic_partition.time_zone 动态分区的时区,如果不填写,则默认为当前机器的系统的时区
dynamic_partition.start 动态分区的起始偏移,为负数。根据 time_unit 属性的不同,以当
dynamic_partition.end 动态分区的结束偏移,为正数。根据 time_unit 属性的不同,以当
dynamic_partition.prefix 动态创建的分区名前缀
dynamic_partition.buckets 动态创建的分区所对应分桶数量
dynamic_partition.replication_num 动态创建的分区所对应的副本数量,如果不填写,则默认为该表创建时指定的副本数量
dynamic_partition.start_day_of_week 当 time_unit 为 WEEK 时,该参数用于指定每周的起始点。取值为 1 到 7。其中 1 表示周一,7 表示周日。默认为 1,即表示每周以周一为起始点
dynamic_partition.start_day_of_month 当 time_unit 为 MONTH 时,该参数用于指定每月的起始日期。取值为 1 到 28。其中 1 表示每月 1 号,28 表示每月 28 号。默认为 1,即表示每月以 1 号位起始点。暂不支持以 29、30、31 号为起始日,以避免因闰年或闰月带来的歧义

ENGINE

本示例中,ENGINE 的类型是 olap,即默认的 ENGINE 类型。在 Doris 中,只有这个 ENGINE 类型是由 Doris 负责数据管理和存储的。其他 ENGINE 类型,如 mysql、broker、es 等等,本质上只是对外部其他数据库或系统中的表的映射,以保证 Doris 可以读取这些数据。而 Doris 本身并不创建、管理和存储任何非 olap ENGINE 类型的表和数据

数据模型

Aggregate模型

2.doris数据类型与分区_第1张图片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example_db;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example_db.example_tbl_agg1
(
    `user_id` LARGEINT NOT NULL COMMENT "用户id",
    `date` DATE NOT NULL COMMENT "数据灌入日期时间",
    `city` VARCHAR(20) COMMENT "用户所在城市",
    `age` SMALLINT COMMENT "用户年龄",
    `sex` TINYINT COMMENT "用户性别",
    `last_visit_date` DATETIME REPLACE DEFAULT "1970-01-01 00:00:00" COMMENT "用户最后一次访问时间",
    `cost` BIGINT SUM DEFAULT "0" COMMENT "用户总消费",
    `max_dwell_time` INT MAX DEFAULT "0" COMMENT "用户最大停留时间",
    `min_dwell_time` INT MIN DEFAULT "99999" COMMENT "用户最小停留时间"
)
AGGREGATE KEY(`user_id`, `date`, `city`, `age`, `sex`)
DISTRIBUTED BY HASH(`user_id`) BUCKETS 1
PROPERTIES (
"replication_allocation" = "tag.location.default: 1"
);

表中的列按照是否设置了 AggregationType,分为 Key (维度列) 和 Value(指标列)。没有设置 AggregationType 的,如 user_iddateage … 等称为 Key,而设置了 AggregationType 的称为 Value

当我们导入数据时,对于 Key 列相同的行会聚合成一行,而 Value 列会按照设置的 AggregationType 进行聚合。 AggregationType 目前有以下几种聚合方式和agg_state:

  1. SUM:求和,多行的 Value 进行累加。
  2. REPLACE:替代,下一批数据中的 Value 会替换之前导入过的行中的 Value。
  3. MAX:保留最大值。
  4. MIN:保留最小值。
  5. REPLACE_IF_NOT_NULL:非空值替换。和 REPLACE 的区别在于对于null值,不做替换。
  6. HLL_UNION:HLL 类型的列的聚合方式,通过 HyperLogLog 算法聚合。
  7. BITMAP_UNION:BIMTAP 类型的列的聚合方式,进行位图的并集聚合。
-- 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example_db.example_tbl_agg1 values
(10000,"2017-10-01","北京",20,0,"2017-10-01 06:00:00",20,10,10),
(10000,"2017-10-01","北京",20,0,"2017-10-01 07:00:00",15,2,2),
(10001,"2017-10-01","北京",30,1,"2017-10-01 17:05:45",2,22,22),
(10002,"2017-10-02","上海",20,1,"2017-10-02 12:59:12",200,5,5),
(10003,"2017-10-02","广州",32,0,"2017-10-02 11:20:00",30,11,11),
(10004,"2017-10-01","深圳",35,0,"2017-10-01 10:00:15",100,3,3),
(10004,"2017-10-03","深圳",35,0,"2017-10-03 10:20:22",11,6,6);

2.doris数据类型与分区_第2张图片

(10000,“2017-10-01”,“北京”,20,0,“2017-10-01 06:00:00”,20,10,10),
(10000,“2017-10-01”,“北京”,20,0,“2017-10-01 07:00:00”,15,2,2),

AGGREGATE KEY(user_id, date, city, age, sex)

此时上述两条数据因为所有聚合Key值相同,所有聚合列进行聚合计算变成

10000 | 2017-10-01 | 北京 | 20 | 0 | 2017-10-01 07:00:00 | 35 | 10 | 2

数据的聚合,在 Doris 中有如下三个阶段发生:

  1. 每一批次数据导入的 ETL 阶段。该阶段会在每一批次导入的数据内部进行聚合。
  2. 底层 BE 进行数据 Compaction 的阶段。该阶段,BE 会对已导入的不同批次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聚合。
  3. 数据查询阶段。在数据查询时,对于查询涉及到的数据,会进行对应的聚合。

数据在不同时间,可能聚合的程度不一致。比如一批数据刚导入时,可能还未与之前已存在的数据进行聚合。但是对于用户而言,用户只能查询到聚合后的数据。即不同的聚合程度对于用户查询而言是透明的。用户需始终认为数据以最终的完成的聚合程度存在,而不应假设某些聚合还未发生。(可参阅聚合模型的局限性一节获得更多详情。)

Aggregate模型还有agg_state 聚合类型,他表示一种中间态,需要调用聚合参数查询才有意义,详细参考官网示例 https://doris.apache.org/zh-CN/docs/data-table/data-model

Unique模型

在某些多维分析场景下,为了保证 Key 的唯一性,即如何获得 Primary Key 唯一性约束。 引入了 Unique 数据模型。在1.2版本之前,该模型本质上是聚合模型的一个特例,也是一种简化的表结构表示方式。 由于聚合模型的实现方式是读时合并(merge on read),因此在一些聚合查询上性能不佳(参考后续章节聚合模型的局限性的描述),引入了Unique模型新的实现方式,写时合并(merge on write),通过在写入时做一些额外的工作,实现了最优的查询性能。 写时合并将在未来替换读时合并成为Unique模型的默认实现方式,两者将会短暂的共存一段时间。下面将对两种实现方式分别举例进行说明。

读时合并

此时合并类型为REPLACE

2.doris数据类型与分区_第3张图片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example_db.example_tbl_unique
(
    `user_id` LARGEINT NOT NULL COMMENT "用户id",
    `username` VARCHAR(50) NOT NULL COMMENT "用户昵称",
    `city` VARCHAR(20) COMMENT "用户所在城市",
    `age` SMALLINT COMMENT "用户年龄",
    `sex` TINYINT COMMENT "用户性别",
    `phone` LARGEINT COMMENT "用户电话",
    `address` VARCHAR(500) COMMENT "用户地址",
    `register_time` DATETIME COMMENT "用户注册时间"
)
UNIQUE KEY(`user_id`, `username`)
DISTRIBUTED BY HASH(`user_id`) BUCKETS 1
PROPERTIES (
"replication_allocation" = "tag.location.default: 1"
);
-- 因为没有使用聚合列 完全等同于如下建表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example_db.example_tbl_agg3
(
    `user_id` LARGEINT NOT NULL COMMENT "用户id",
    `username` VARCHAR(50) NOT NULL COMMENT "用户昵称",
    `city` VARCHAR(20) REPLACE COMMENT "用户所在城市",
    `age` SMALLINT REPLACE COMMENT "用户年龄",
    `sex` TINYINT REPLACE COMMENT "用户性别",
    `phone` LARGEINT REPLACE COMMENT "用户电话",
    `address` VARCHAR(500) REPLACE COMMENT "用户地址",
    `register_time` DATETIME REPLACE COMMENT "用户注册时间"
)
AGGREGATE KEY(`user_id`, `username`)
DISTRIBUTED BY HASH(`user_id`) BUCKETS 1
PROPERTIES (
"replication_allocation" = "tag.location.default: 1"
);

-- 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example_db.example_tbl_unique VALUES (1,'jim','cq33',16,1,13522441231,'cqfl','2017-01-01 12:12:12')
-- 再插入一条 此时因为aggerateType为Replace 该SQL执行之后查询也只会有id=1 name=jim的一条数据
INSERT INTO example_db.example_tbl_unique VALUES (1,'jim','sh',23,1,1352334123144,'shshshsh','2020-01-01 12:12:12')

写时合并

在 1.2.0 版本中,作为一个新的feature,写时合并默认关闭,用户可以通过添加下面的property来开启
“enable_unique_key_merge_on_write” = “true”

注意:

  1. 建议使用1.2.4及以上版本,该版本修复了一些bug和稳定性问题
  2. 在be.conf中添加配置项:disable_storage_page_cache=false。不添加该配置项可能会对数据导入性能产生较大影响
-- 语法与读时合并一致,只是多了一个properties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example_db.example_tbl_unique_merge_on_write
(
    `user_id` LARGEINT NOT NULL COMMENT "用户id",
    `username` VARCHAR(50) NOT NULL COMMENT "用户昵称",
    `city` VARCHAR(20) COMMENT "用户所在城市",
    `age` SMALLINT COMMENT "用户年龄",
    `sex` TINYINT COMMENT "用户性别",
    `phone` LARGEINT COMMENT "用户电话",
    `address` VARCHAR(500) COMMENT "用户地址",
    `register_time` DATETIME COMMENT "用户注册时间"
)
UNIQUE KEY(`user_id`, `username`)
DISTRIBUTED BY HASH(`user_id`) BUCKETS 1
PROPERTIES (
"replication_allocation" = "tag.location.default: 1",
"enable_unique_key_merge_on_write" = "true"
);

-- 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example_db.example_tbl_unique_merge_on_write VALUES (1,'jim','cq33',16,1,13522441231,'cqfl','2017-01-01 12:12:12')
-- 再插入数据 此时再次插入因为AggregationType为NONE 会发现数据没有任何变化
INSERT INTO example_db.example_tbl_unique VALUES (1,'jim','sh',23,1,1352334123144,'shshshsh','2020-01-01 12:12:12')

此时合并类型为NONE

2.doris数据类型与分区_第4张图片

在开启了写时合并选项的Unique表上,数据在导入阶段就会去将被覆盖和被更新的数据进行标记删除,同时将新的数据写入新的文件。在查询的时候, 所有被标记删除的数据都会在文件级别被过滤掉,读取出来的数据就都是最新的数据,消除掉了读时合并中的数据聚合过程,并且能够在很多情况下支持多种谓词的下推。因此在许多场景都能带来比较大的性能提升,尤其是在有聚合查询的情况下。

【注意】

  1. 新的Merge-on-write实现默认关闭,且只能在建表时通过指定property的方式打开。
  2. 旧的Merge-on-read的实现无法无缝升级到新版本的实现(数据组织方式完全不同),如果需要改为使用写时合并的实现版本,需要手动执行insert into unique-mow-table select * from source table.
  3. 在Unique模型上独有的delete sign 和 sequence col,在写时合并的新版实现中仍可以正常使用,用法没有变化。
Duplicate 模型

在某些多维分析场景下,数据既没有主键,也没有聚合需求。因此,我们引入 Duplicate 数据模型来满足这类需求

2.doris数据类型与分区_第5张图片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example_db.example_tbl_duplicate
(
    `timestamp` DATETIME NOT NULL COMMENT "日志时间",
    `type` INT NOT NULL COMMENT "日志类型",
    `error_code` INT COMMENT "错误码",
    `error_msg` VARCHAR(1024) COMMENT "错误详细信息",
    `op_id` BIGINT COMMENT "负责人id",
    `op_time` DATETIME COMMENT "处理时间"
)
DUPLICATE KEY(`timestamp`, `type`, `error_code`)
DISTRIBUTED BY HASH(`type`) BUCKETS 1
PROPERTIES (
"replication_allocation" = "tag.location.default: 1"
);
-- 此时DUPLICATE KEY作为排序列

这种数据模型区别于 Aggregate 和 Unique 模型。数据完全按照导入文件中的数据进行存储,不会有任何聚合。即使两行数据完全相同,也都会保留。 而在建表语句中指定的 DUPLICATE KEY,只是用来指明底层数据按照那些列进行排序

2.0之后doris支持无排序列的Duplicate模型

当创建表的时候没有指定Unique、Aggregate或Duplicate时,会默认创建一个Duplicate模型的表,并自动指定排序列

当用户并没有排序需求的时候,可以通过在表属性中配置 “enable_duplicate_without_keys_by_default” = “true” 然后再创建默认模型的时候,就会不再指定排序列,也不会给该表创建前缀索引,以此减少在导入和存储上额外的开销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example_db.example_tbl_duplicate_without_keys_by_default
(
    `timestamp` DATETIME NOT NULL COMMENT "日志时间",
    `type` INT NOT NULL COMMENT "日志类型",
    `error_code` INT COMMENT "错误码",
    `error_msg` VARCHAR(1024) COMMENT "错误详细信息",
    `op_id` BIGINT COMMENT "负责人id",
    `op_time` DATETIME COMMENT "处理时间"
)
DISTRIBUTED BY HASH(`type`) BUCKETS 1
PROPERTIES (
"replication_allocation" = "tag.location.default: 1",
"enable_duplicate_without_keys_by_default" = "true"
);
聚合模型的局限性

在聚合模型中,模型对外展现的,是最终聚合后的数据。也就是说,任何还未聚合的数据(比如说两个不同导入批次的数据),必须通过某种方式,以保证对外展示的一致性

Doris在使用如count(*)的时候,*Doris 必须扫描所有的 AGGREGATE KEY 列,并且聚合后,才能得到语意正确的结果。当聚合列非常多时,count() 查询需要扫描大量的数据

因此,当业务上有频繁的 count查询时,我们建议用户通过增加一个值恒为 1 的,聚合类型为 SUM 的列来模拟 count

select count(*) from table; 的结果等价于 select sum(count) from table;。 而后者的查询效率将远高于前者。不过这种方式也有使用限制,就是用户需要自行保证,不会重复导入 AGGREGATE KEY 列都相同地行。 否则,select sum(count) from table; 只能表述原始导入的行数,而不是 select count(*) from table; 的语义

Unique模型写时合并写时合并为每次导入的rowset增加了对应的delete bitmap,count(*) 查询在Unique模型的写时合并实现上的性能,相比聚合模型有10倍以上的提升

Key列

Duplicate、Aggregate、Unique 模型,都会在建表指定 key 列,然而实际上是有所区别的:对于 Duplicate 模型,表的key列, 可以认为只是 “排序列”,并非起到唯一标识的作用。而 Aggregate、Unique 模型这种聚合类型的表,key 列是兼顾 “排序列” 和 “唯一标识列”,是真正意义上的“ key 列

数据模型选择建议

因为数据模型在建表时就已经确定,且无法修改。所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数据模型非常重要

  1. Aggregate 模型可以通过预聚合,极大地降低聚合查询时所需扫描的数据量和查询的计算量,非常适合有固定模式的报表类查询场景。但是该模型对 count(*) 查询很不友好。同时因为固定了 Value 列上的聚合方式,在进行其他类型的聚合查询时,需要考虑语意正确性。
  2. Unique 模型针对需要唯一主键约束的场景,可以保证主键唯一性约束。但是无法利用 ROLLUP 等预聚合带来的查询优势。对于聚合查询有较高性能需求的用户,推荐使用自1.2版本加入的写时合并实现。
  3. Duplicate 适合任意维度的 Ad-hoc 查询。虽然同样无法利用预聚合的特性,但是不受聚合模型的约束,可以发挥列存模型的优势(只读取相关列,而不需要读取所有 Key 列)。
  4. 如果有部分列更新的需求,请查阅文档部分列更新获取相关使用建议

你可能感兴趣的:(doris,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