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31解释cleave的发生机制

碳杂质聚集分析

    1. 为什么低密度情况下SFD温度更高,辐射更低
  • 低密度下,SD内外靶板,垂直靶板粒子流分别为SFD的6倍和3倍。
  • 由于SFD更短的腿长,且此时碳在靶板区域聚集较少,导致偏滤器区域辐射较少

debug

read 函数不能通过data正确产生 rad_region peak

  • 确定peak_scan 没问问题
    • 正确使用error函数,报错处理
    • 问题的关键在data structure,具体问题在peak
    • read_case_s.m 定位
    • 忘记matlab 密码,不能debug
      • 为了跳过 98*38 跳过了 rad_reg_w 文件,
      • m==98 & n==38
    • 如何添加stru
      • 每个case都读取 1.0 version
        • 不用下载额外的structure
        • 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
      • 解决方案:
        • 将读取的结构体放入data_t 中
        • 将读取结构的函数嵌入read_file_scan中
          • 主体代码不够简洁
          • modules 的概念还不清晰

会议摘要

    1. 会议网址

http://2020cmfts.csp.escience.cn/


不能注册

  • 反馈
  • 功率扫描密度选择
  • 使用feedback边界条件

为什么不能写——没有解释碳杂质聚集的原因。

    1. 发现的结果
    • 温度cleave
    • 辐射并未有明显增加
    • 热流显著降低
    • 脱靶
    • 杂质屏蔽效果

    1. 解释为什么会发生cleave
  • 碳杂质在外靶板区域聚集,增加靶板区域辐射

- 3. 碳杂质为什么会在靶板区域聚集

- 受力分析(压强平衡)

  • 外靶板位于对流区,增加跨场输运,导致far-SOL碳密度较高,使far-SOL辐射增加,温度降低
  • 更低的温度,提高碳辐射效率,增加far-SOL碳辐射,扩大far-SOL辐射区域面积
  • OSP附近温度开始降低
  • 外靶板区域更低的靶板温度,由于压力平衡影响,碳杂质开始从内靶板通过PFR向外靶板OSP附近向far-SOL输运
  • 外靶板OSP附近碳杂质含量进一步增加,导致该区域摩擦力增加,抑制杂质向上输运,进一步增加辐射,导致温度进一步降低。
  • 温度进一步降低,又会促进碳杂质向外靶板区域聚集。
    • 此时外靶板附近收到的热力和摩擦力合力指向靶板区域
    • 抑制杂质反流导致更好的杂质屏蔽效果。

- 2. 靶板几何结构的影响

  • 靶板封闭性的影响
    • 选择合适密度,进行对比
  • 靶板倾角对碳杂质聚集区域的影响
    • 平板+倾角

structure from Sang

    1. SFD 和SD 对比
    • SFD 脱靶
    • 温度cleave
    • 热流变化
    1. 辐射
    • conn、fx、radiation volume.
    • 碳杂质辐射
    1. 碳杂质输运(碳辐射)
    • 碳辐射占主导
    • SFD碳杂质分布在靶板附近,SD碳杂质聚集咋PFR
    • 低密度时,由于较短的偏滤器腿长,导致SFD靶板温度显著高于SD,碳溅射较强。但由于较高的温度下碳辐射的效率较低,此时SFD的总辐射较低。
    • SFD由于fexp,内外靶板的垂直粒子流更低。但由于偏滤器腿长更短,导致低密度是靶板温度高于SD,由于SFD更大的低极向场区域,导致SFD特别是外靶板,有更大的辐射体积和连接长度,显著增加辐射。
    • 随上游密度的增加,SFD辐射特性使外靶板温度开始降低。当上游密度达到附近时,外靶板温度开始低于内靶板温度。外靶板温度更低,导致外靶板区域压强降低。由于SFD对流区可显著增加PFR区域的跨场输运,受压强梯度驱动,碳杂质开始从内靶板附近通过PFR向外靶板区域(开始是OSP附近),由于外靶板OSP附近处于低压区,输运到外靶板区域的碳的向上游输运被抑制。又因为外靶板附近较高的碳杂质密度,导致该区域与背景等离子体的摩擦力较大。且此区域的主导力——热力和摩擦力合力指向外靶板附近。进一步保证该区域靶板碳杂质的进一步聚集。
    • cleave期间碳杂质含量的持续增加,导致靶板区域辐射显著增加。靶板温度开始非线性增加。又由于碳杂质从内靶板区域向外靶板区域输运,导致内靶板靶板温度小幅增加,内靶板垂直热流显著增加。从侧面进一步说明碳杂质从内靶板向外靶板输运。
    1. 解释靶板几何形状对碳杂质聚集的影响。
    • 内靶板抽气口的影响
    • 靶板倾角的影响
      • 靶板倾角顺时针转动2度,可以降低靶板温度峰值
    1. 解释为什么SFD碳杂质含量在cleave之后会增加
    • [ ]
    1. 为什么脱靶之后,SFD的碳会向芯部输运。
    • need to be done!


近期工作

    1. 记录学习的英语
    • done
    1. 写摘要
    • [ ]

不知如何动笔写

    1. 速读——《金字塔原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1-31解释cleave的发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