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滑坡监测的主要方法

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是常见地质灾害之一,根据行业规范制定出山体滑坡监测解决方案,对影像山体边坡稳定性的关键要素进行在线监测,提供全天候的实时数据,为监测预警提供第一手数据支撑,主要监测的方法如下。
一、裂缝监测
  裂缝是山体滑坡的主要前兆,一般发生在滑坡前缘,是由地表裂缝产生的。裂缝监测可分为宏观裂缝监测和微观裂缝监测。
  宏观裂缝监测主要在滑坡体前缘设置观测点,观测点应设置在滑坡体上不能直接与地表接触的地方,并宜选用建筑物的角部或上部结构的转角处,观测的频率为一年一次,同时做好观测记录。
在滑坡后缘和跛脚附近应增设观测点,并做好观测记录。通常情况下,宏观裂缝监测不能满足滑坡灾害预报预警要求,应加强微观裂缝监测。山体滑坡监测的主要方法_第1张图片
 二、地面变形监测
  地面变形监测主要是指在地面设置地面变形观测站,以监测地面的水平位移变化。在地面变形观测站中,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以研究地表的长期变化趋势和位移与时间变化关系。
根据监测目的和要求,地面地形观测站应选择在地表移动最大或滑坡发生最频繁的地区或地质构造复杂、滑坡发育、植被覆盖度低、地形地貌复杂、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较大的地段。监测点应选择在地形地貌和岩土性质基本稳定的区域。
 三、地下水监测
地下水的变化与滑坡的发展、稳定性有密切关系。滑坡后缘的裂缝往往在地下水位以上,因而滑坡后缘地下水位是监测的重点之一。地下水监测可采用电渗法、渗压法等方法进行监测,并可与位移监测结合进行,如水位变化在滑坡前缘产生较大变形时,往往伴随有明显的地下水变化。山体滑坡监测的主要方法_第2张图片
 四、水位变化监测
水位变化监测可以分为观测井水位和库岸水位两种。观测井水位是在滑坡体一定深度处设置的水位观测孔,该孔通过钻孔埋设地下水尺。库岸水位是指库岸一定深度处的地下水位,一般设在滑坡体附近的河滩内。山体滑坡监测的主要方法_第3张图片
 五、大气降水监测
大气降水监测是在山体滑坡危险区和危险区外选择适当地点设置一定数量的气象站,对大气降水的强度、总量以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监测,并与雨量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山体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根据大气降水观测数据和雨量资料,确定滑坡危险区和危险区范围。大气降水观测设备可布置在山体滑坡的滑坡体上,也可布置在滑坡体周围,一般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处。对大气降水进行监测的目的是及时了解大气降水对山体滑坡的影响程度和发展趋势。山体滑坡监测的主要方法_第4张图片
山体滑坡监测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各方面专家的通力合作、互相配合。通过加强对山体滑坡监测,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山体滑坡灾害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体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