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书院学习心得

每当暑假开学前一周,我们学校总是会召集所有在暑假参与培训的老师们为全体老师做分享交流,其中我多次听到河南教师成长学院的名字。有老师说:“每天中午雷打不动要午休的我竟然一刻也没有停,只顾着整理上午场大咖传授的智慧。”还有老师说:“进入河南教师成长学院方知天有多高。”彼时我就在想到底是怎样一个充满魅力的学院能让这么多老师沉醉如斯,相见恨晚。2022年7月底,我终于见识到了。

“一盏灯,一辆车,一座桥。”这是万平导师搭建的教育大厦。几十年的教育生涯,她也像我们一样彷徨苦闷过,但是却依靠强大的自我排解能力走出了困境,这秘诀就是“你的心口有镭在闪光”。永远不要以为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已经足够了,也不要觉得自己的成长之路太过坎坷,要记得世间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这本是自然。我们说“亲其师,信其道”,万老师被学生亲切地称为“万妈妈”“万宝宝”“喵呜”,目所能及皆是她和孩子无间距的互动交流。她故事里的小坤、厚厚、顺顺等无数个因为她的爱心和耐心转变成长路径的孩子就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价值和幸福所在。和这样一位有亲和力的老师相遇何其幸运!

“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的故事听了好多遍,每次都暗下决心一定要坚持写作,但无奈都被琐碎杂乱的事务打败了。王振刚老师却数十年如一日把这条成功宝典奉为圭臬,当然他的目标并不是取得多大成就,而是享受写作所带来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痛苦有欢乐,有思考有见识”。的确,在碎片化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阅读更加便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去扩大自己的阅读面,但是我想对于我来说关键是要抵挡住其他无用信息的诱惑,多阅读一些正能量的对生活和工作有帮助的信息。我自恃记忆力高超,读到震撼人心的故事时也会停下来思考回味,反复观看,但却没有想到下笔去记录这个故事。王老师那密密麻麻的摘抄本真真切切地践行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让同为语文老师的我们佩服至极。王老师教化孩子们的法宝就是讲故事,通过一个又一个从各处搜罗来的故事,在合适的契机讲给孩子们听,会收到洗涤人心,事半功倍的效果。

聆听王老师的带班方略,我感受到了他那一颗善于观察的敏感的心灵和与学生融为一体的真挚的心灵。他带着学生去探究一个路牌的起源,行至千里还念念不忘给家中的孩子“鸿雁传书”,研发层出不穷的创意奖励方式,指导学生给远方的伙伴寄书信,邀请作家朋友来到课堂上为孩子们讲述文章背后的故事……他的生活、他的课堂、他的工作,无处没有语文,无处不在写作。若干年后,人的记忆会消散,可是那些经历过的美好时光因为王老师的文字被永远记录在了书籍之中,被更多的人观摩、收藏,这是多么珍贵的一件事!

从走上教室岗位之后,我们校长就常叮嘱我们要多看心理学著作,给自己储备足够厚实的科学功底。可是作为一名新手班主任,我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语文教学研究和班级管理上,很少去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著作。本次培训得益于刘朝莹老师的讲座,我又学习了很多和心理学有关的知识。刘老师以深入浅出的案例向我们介绍了“行为契约”背后的逻辑。我明白了大人和孩子之间要想平等相处,减少矛盾,大人首先得把孩子当成成人看待,甚至当成我们的客户看待。这份行为契约就像是第三只眼,监督着大人不能随便乱发脾气或者滥用自己的权力,也监督着孩子要听家长的话。他公平公正,不偏向于任何一方,默默无闻地就让亲子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家庭的氛围更加温暖。确实,像刘老师说的那样,很多家长向我们班主任请教育儿宝典的时候,我们也只能说个大致方向,很难做出细致指导。可是行为契约就直接给了家长一个模板,简单易上手,方便操作,对我们的家校合作也有帮助。

“名师出高徒,转念天地宽”。反复听这首歌,胸怀更加宽阔。有名师的带领,我们会走得更快,更远。感谢成长学院提供的平台,感恩遇见这么多优秀的老师,我会带着这些富有智慧力的宝典无畏前行,拼搏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智慧书院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