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会议:疫情之下协作办公新形态


01行业背景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消费习惯、消费需求的巨大改变。ToC的在线化使得用户依赖网络,已经演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然而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周期性切换,从消费互联网切换到产业互联网。2010年后,ToB领域的在线化进程加快,产品供应商和服务商正在不拘一格地构建一张ToB在线网络。新技术应用层出不穷,移动办公、物联网、人工智能、生物特征识别、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出现,使得企业可以用以前无法实现的方式来提供产品和服务。劳动力成本高企、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对企业的运营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数字化转型已然是大势所趋。

在视频会议领域,传统会议与PC时代的视频会议都已经过时,尤其在企业会议沟通、商务协作和远程办公上,云视频会议成为主宰,大规模云化的办公掀起流行。80、90后是当下企业员工中的生力军,他们对移动终端具有的高度依赖性,弹性而灵活的移动办公平台将更适应新时代的管理方式。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2020年初疫情爆发,对国内各行业生产经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许多企业通过远程协作、视频会议、线上销售等方式复工复产。根据艾瑞咨询提供的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的效率办公类App数据显示: 云视频会议的疫情爆发的初期,不论是月独立设备数,还是日使用时长均涨势迅猛。从工作学习到日常生活,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依赖互联网。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线上办公迅速发展,或许在未来,企业线上协同办公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本文将通过对腾讯会议 APP 进行分析,进而对云视频会议行业的发展进行基础性展望。

02 体验环境

体验设备: iPhone 11

体验系统: iOS 13.5.1

体验版本: V 1.7.7

03 产品定位

腾讯会议基于腾讯公司多年的音视频通讯经验、并依托于腾讯云全球化网络部署,致力于打造一个简单易用、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的云会议协作平台。旨在打破地域界限, 提升会议效率,使移动办公、跨企业办公等问题得以解决。

Slogan: “智会互联, 协作无间”

根据 KANO 模型,用户需求可分为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兴奋型需求、无差异需求和反向型需求。 腾讯会议作为一款移动办公协作平台,满足用户在特殊时期对于云办公、云教学、 线上协作的需求,同时也能极大地提升用户的工作效率。该产品的线上会议功能越完善,用户的满足感越高,因此符合用户的期望型需求特征。腾讯会议属于云会议平台与文件分享工具的结合,用户主要是有线上交流需求的职场人士或有线上教育需求的学生教师群体,其视频会议以及文件共享等功能基本满足了这类人群在远程办公、异地办公、线上教学等场景下的工作需要。

04用户分析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根据百度指数提供的用户画像数据可知(2020/7/1~2020/7/31),腾讯会议用户在地域上主要分布于北京、广东、上海等省份,其次是江苏、山东、浙江、湖北、四川等地,与省份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产业结构呈正相关关系。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用户多,其次是二线城市,依次递减。排名靠前的省份中,第二、三产业相对发达,对移动协作办公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相对较高。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腾讯会议用户年龄主要集中于20~39岁,这类人群正处于职场新人到事业发展的上升期阶段。相较于19岁以下的用户,正处于职场的他们对于线上视频会议以及文件协作共享的需求较强;与40岁以上的用户对比,他们对新兴产物的接受能力更强。腾讯会议的出现,满足了他们在远程、异地场景下的移动协作办公需求,这与腾讯会议的产品定位是相契合的。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然而腾讯会议用户的男女比却出现了接近7:3的比值,男性特征在腾讯会议中的TGI指数超过100。考虑主要原因可能是男性职员数量在由科技互联网主导的产业结构之中所占比重大,因此男女用户数量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综上,腾讯会议用户可以通过“青年化”、“科技企业”和“男性”等关键词来概括。因此在未来的产品版本迭代方向上,应当以重点关注这几个关键点,如优化产品界面,使UI风格更趋向于青年人审美;增加文件共享支持的格式,可以通过本应用讨论具体代码程序等。在产品的运营方向上,也应当加强针对新兴产业或科技互联网领域企业的宣传,如利用微信等平台针对性地投放宣传广告等方式,来挖掘更多的新用户。

同时,腾讯会议的用户群体与市面上其他类似的应用(如ZOOM等)的用户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这也应当成为产品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警惕的信息,需要通过不断强化自身特色来争夺更多的用户资源。

05场景分析

案例A

目标用户:90后男生,xx互联网公司职员,出差是家常便饭。

典型使用场景:在外出差过程中,需要向公司总部汇报项目进展,于是通过腾讯会议开展工作报告会,同时将相关文件在与会过程中共享给参会人员。

功能:线上会议+文件共享

案例B

目标用户:高中女数学教师,因为疫情原因无法开学复课。

典型使用场景:由于疫情原因,学校无法开学复课,于是通过腾讯会议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期间通过共享屏幕演示课件,同时通过共享白板为学生提供板书,在课程结束时,将演示课件等共享给所有停课的学生。

功能:线上会议+文件共享

06产品分析

6.1产品结构框架

产品结构图

6.2功能体验和分析

从产品结构图中可知,腾讯会议作为腾讯ToB领域的重要战略产品,与其早期发布的移动办公产品企业微信拥有截然不同的战略定位。尽管它的功能相对单一,核心功能仅仅是支持多人线上音视频会议,但这也使它的定位更加清晰与垂直,那就是打造一款简单易用、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的云会议协作平台。腾讯会议坚持“断舍离”的风格,弱化产品的社交功能,摒弃发展社群的运营模式,依托腾讯在音视频方面多年积累的技术与经验,将云会议功能做到极致。

打开腾讯会议,首先进入视线的就是“智会互联,协作无间”的slogan,之后转入注册/登录界面,支持手机号、微信以及SSO注册登录使用。界面风格十分简洁,一目了然。

腾讯会议启动/登录页

其核心功能,即多人实时音视频会议,没有任何花哨或者多余的功能,产品设计简洁垂直。 打开腾讯会议并注册后,映入眼帘的就是三个非常醒目的主按键:加入会议、快速会议与预定会议。无论是加入会议还是发起会议,操作都十分简单(堪称傻瓜式),进一步呼应了简单易用的产品定位。

用户加入会议流程
用户创建会议流程

用户可以在PC端与移动端的任意设备,使用独立APP、web或者微信小程序参与多人实时音视频会议。在用户网络不畅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电话拨入参与音频会议。

用户参会方式

APP支持实时共享屏幕、在线文档协作,针对音视频会议还有音视频智能降噪、美颜、虚拟背景、锁定会议、屏幕水印等功能,功能齐全完备,给人以深度良好的使用体验。

但在使用过程中,有几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是安全私密性可能存在不足。在切换应用时如仿照支付宝等应用增加画面模糊功能,可以提升对用户隐私的保护。

其次是会议过程中交互性不足。虽然应用提供了消息弹幕和表情弹幕的功能,使用户在参会过程中进行补足交流,但弹幕的使用步骤略微繁琐,选项全部压缩至“更多”选项卡中,且在输入文字弹幕时,无法同时观看会议的视频内容,很容易造成会议过程中沟通交流的不及时。(目前该问题已得到修正)

最后,如可以增加会议过程中的分组讨论功能,在主会议室中衍生子会议室,能极大增强应用的实用性,优化应用的使用场景。

07产品规划

7.1产品策略

人们常说,ToC产品背后是人性,ToB产品背后是业务。相较于ToC产品通过用户体验的提升来吸引独立分散用户的方式,ToB产品更注重以产品解决问题时方法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来满足大客户的需求。

腾讯会议作为腾讯在ToB领域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背靠腾讯强大的生态建设及雄厚的技术实力,其业务实现能力的提升在迭代过程中得到高度重视。腾讯会议于2019年12月23日正式上线,在之后的数十次版本迭代中,坚持以“会议”功能为本,从起初最基本的线上音视频会议功能,逐步挖掘功能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用户在线上云会议过程中的私密性与安全性,提升用户在会议过程中的交互性与趣味性,使用户在线上也能拥有和线下会议趋同的体验。这无疑能够大大激发当前用户的依赖性,同时也对潜在的新用户产生强烈的吸引。

版本迭代日志(部分)

7.2变现途径

腾讯会议作为一款即时沟通性的线上办公协作应用,主要通过提供更加高级的会员服务来实现变现,如通过付费来换取单次会议时长的延长以及会议人数的宽限等。

疫情期间腾讯会议限时免费开放300人不限时在线会议功能,让我们相信“科技向善”并不只是口头的浮云。虽然疫情后这将成为付费专业版的特权,但相信凭借着产品本身过硬的品质和疫情时期积累的好口碑,会有不少用户情愿为更高级更优质的服务买单。

疫情期间免费开放高级功能

7.3疫情后的策略思考

腾讯会议在疫情期间,狠赚一波流量红利。然而随着疫情风险逐渐降低、生产生活逐渐恢复,人们对于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的需求在不断减弱,这势必会造成用户的大面积流失,腾讯会议又该如何迎接这样的挑战呢?

腾讯作为互联网领域的头部企业,其在ToB领域的产品矩阵布局不容小觑,除聚焦于线上视频会议的腾讯会议,还有专注线上办公协作交流的企业微信、支持在线协作编辑的腾讯文档等。因此腾讯完全可以聚焦于当前企业办公的痛点,为企业提供内部管理沟通解决方案,并且当产品覆盖的范围足够广时,甚至可以为某一类产业提供上下游沟通解决方案。在完成对企业甚至是行业的渗透之后,无论疫情存在与否,都不会对产品本身有太多影响。

在线教育领域中,腾讯会议与其他线上教育类产品相比,优势并不明显。但在线教育领域的用户角色相对复杂,除学生群体外,还有教师与家长这两类用户。同行为能力有限的学生群体相比,教师与家长这两类用户对线上会议的需求更加突出与强烈。教师的教研会、家长的家长会都是符合腾讯会议产品定位的场景。

与此同时,作为一款ToB产品,腾讯会议应当着眼于业务能力的提升,在原有功能基础之上进行深度与广度的探索,提升产品解决问题的效率,让产品在客户争夺中更具竞争力。

08总结与思考

腾讯作为一家传统的ToC企业却在ToB领域获取较大成功,3月18日腾讯发布的2019年全年财报里,ToB业务中跑出了一匹黑马,诞生不足百日的腾讯会议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上线2个月内,日活用户超过1000万,下载量长期霸榜。

腾讯会议存在的初衷是为人们提供一个纯粹简单的云协作平台,在未来的版本迭代方向上,应当保持初心,坚持“云”为手段,“协作”为方向,不断优化应用的会议功能,同时也要扩展特色功能来保持和发展用户粘性。在展开分析之前,腾讯会议对我来说只是一款“简单”的线上会议APP。然而真正全面体验这款应用之后,便会为之产品背后细致的思考所折服,每个细节都体现着满满的人文情怀。我所看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水面之下是更多的心意与考量。

疫情肆虐,对于腾讯会议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疫情期间,线上云会议成为人们工作与学习的刚需,腾讯会议依托于腾讯本身在社交领域的强势资源,通过微信小程序等方式进行引流,大大地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用户粘度,带来口碑和业绩的激增。然而随着疫情的好转,人们对于线上办公的需求则在不断减弱,但我想,依托于强大腾讯链接11亿最活跃网民的庞大生态以及疫情期间培养的用户粘度,腾讯会议将会以更温柔的姿势融入我们的生活,填补我们学习工作中的空白,从根源帮助我们节省物力、人力、时间等成本,提升跨区域沟通和协作的效率。

当前正值5G商用步伐加速、并带动工业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普及的关键节点,整个社会经济都开始步入产业互联网的“下半场”。云视频会议的出现是对未来产业互联网的部署,更是社会大趋势的必然结果。疫情证明了这个行业的意义,而在未来,它必有更广阔的作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腾讯会议:疫情之下协作办公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