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学习心得体会

外出学习对老师们来说是一笔难得的财富。不管学习什么,不管这个培训的老师讲的对你来说多么的不喜欢听,他总有你可以学习的地方,可以借鉴的优点。反是能做培训的老师,都有他优于别人的一面,也都有他在某个方面独特的见解。

这次培训学习,主要学习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的寇晓华老师讲了一节生活语文课《眼耳口鼻》,一是王淑荣老师讲了《基于课程标准的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实施与校本课程开发》。现在,我从这两个方面说一说我的体会。

一、《眼耳口鼻》

这节展示课完全运用培智云课堂的课件,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课件做的基本上无可挑剔。但好的课件不代表好的课堂教学,更不代表适合我们的学生。即使同一个课件,上课的老师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课堂上的很多问题王淑荣老师已经提到了,我不再重复。我只是想说一下我的建议。

在儿歌导入环节,听一遍儿歌就让我们的学生回答儿歌中提到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不要说培智孩子了,即使正常孩子也记不全。我们老师可以先放一遍儿歌,让学生整体感知一下,再一句一句的播放,播放一句,提问一下,这样做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让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新授环节,我们不仅可以利用课件学习词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指一下自己的五官,再配上词条认读,或者指同学的五官,然后配上词条认读。实物永远是最好的教具。

在巩固环节也可以用实物教具,指老师,指同学,都是比较好的。

当然,要想上好一节公开课真的很不容易。讲课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周到,尤其是对我们的特殊孩子来说,你想不到你的课堂会出现什么状况。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练就很强基本功,把功夫用在课下。

二、《基于课程标准的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实施与校本课程开发》

二十多年后,又一次聆听王老师的课,心情很是激动。王老师从课程实施的含义----课程实施的取向----课程实施的主体(学生)----课程实施的关键(老师)----课程实施的保障(校本开发与实施)----课程实施的步骤六个方面进行讲解。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课程实施的关键——教师。王老师老师如何尽快转型;职业倦怠,安于现状;理念陈旧,知识缺乏;教科研意识薄弱四个方面进行讲述。一针见血说出了很多学校很多老师的现状,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也指出了我们今后该努力的方向。

就说我吧,毕业已经二十多年了,上学的时候学的是盲专业,选修的聋专业。上班后一直从事聋教育工作,即使是聋教育知识也应该更新了。对培智教育一直处于空白状态,而平时的学习机会也不是太多,所以急需专业化的理论作为指导。明知道该多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可有时就以各种理由各种借口安于现状缺乏学习。教学理念还是停留在以前的知识层面,缺乏创新意识。我认为造成现状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从哪里下手;还有就是缺乏理论指导,理论方面的书籍太少,更新又太慢。关于特教最新动态的期刊,《中国特殊教育》《现代特殊教育》《中国残疾人》《残疾人教育》,我们学校一本也没有。二是懒惰,安于现状,缺乏上进心。

听了王老师的课,知道了跟优秀学校的差距,在教科研方面,争取不掉队。

你可能感兴趣的:(泰安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