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CE--Linux基础知识

文章目录

    • Linux介绍:
      • Linux发行版有三大分支
      • Linux安装分区
      • Linux基本命令
        • 1.文件相关的命令
        • 2.用户管理命令--Linux系统有多用户多命令的特点
        • 3.权限相关的管理命令
        • 4.网络配置
        • 5.磁盘管理
        • 6.软件安装--对相应的服务做一定的了解必须安装相应的软件包。
          • (1). 源码安装:
          • (2). 安装相应软件包

Linux介绍:

Linux发行版有三大分支

  1. Debian(Ubuntu,Kali 系统等,它的软件包管理都是基于 apt来实现的
  2. Red Hat(是世界领先的开源解决方案供应商,使用社区驱动的方式提供可靠和高性能的云、虚拟化、存储、Linux和中间件技术)–RHEL(Redhat9.x)、Fedora
  3. 华为–OpenEuler、麒麟(华为的开源系统是基于centOS7做了更新修改,大致和红帽系统差不多,都是基于rpm包的管理)

Linux安装分区

(至少要做以下三个分区,必须要做的是/和swap分区):

1. /boot 分区    (boot目录连接了一个boot分区)
2. /   分区          (根分区连接了一个根目录)
3. swap 分区     (交换分区,做的是一个虚拟内存)

Linux基本命令

1.文件相关的命令
  • 文件的类型(7类-- -普通文本文件、d目录文件、l链接文件、b块设备文件、c字符设备文件、p管道符文件、s套接字文件)
  • ls(列出下列文件目录信息) -l(显示虚拟机的详细信息) ==ll(以长格式列出信息)
  • cd(进入指定目录需要通过cd进行切换)
  • touch(创建文本文件)
  • mkdir(创建目录文件)
  • cat tac more less tail head(查看文本文件内容)
  • rm -r(查看目录文件)–强制删除-rf
  • rm(删除文本文件)
  • mv(文件改名操作,也可以作为移动命令使用)
  • cp(复制文件和目录)–目录文件还要加上-r
  • vim(实现文件内容的编辑)
2.用户管理命令–Linux系统有多用户多命令的特点
  • 用户类别:超级用户(管理员UID=0)、系统用户(不允许su切换用户、不允许远程登陆1<=UID<1000)、普通用户(UID>=1000)
  • useradd-添加用户 userdel-删除用户 usermod-修改用户信息 (cat) /etc/passwd-查看当前信息的用户
  • 组相关的命令groupadd groupdel groupmod
3.权限相关的管理命令
  • chmod 变更文件或目录的权限

    chmod 777 /file–(对指定文件的权限值进行修改)

    chmod u==rw(所属用户权限),g=r(所属组权限),o=r(其他用户位权限) /file –(ugo)(对指定的文件的用户权限进行更改)

    chown redhat:redhat /file–文件更改所属用户所属组

4.网络配置
  • 网络尽量实现自动配置,手动配置容易出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nmcli实现动静态IP地址的管理(配IP的四个基本参数–IPv4、掩码、网关、DNS)

  • nmtui图形化工具

  • 网卡配置文件9.x

    在OpenEuler 9.x版本中,网卡配置文件通常位于/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录下,文件名类似于ifcfg-eth0ifcfg-ens33

    在OpenEuler 8.x版本中,网卡配置文件通常位于/etc/sysconfig/network-eth0ifcfg-ens33

5.磁盘管理
  • fdisk(磁盘分区管理工具)

    fdisk是一种常用的磁盘分区管理工具,可用于在Windows和Linux系统中对磁盘进行分区操作。它可以帮助用户创建、删除、调整磁盘分区,并设置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等。

    在Windows系统中,FDISK是一种常见的分区工具,用于对硬盘进行分区操作。它的速度较快,但功能相对较简单。

    在Linux系统中,fdisk同样是一种常用的分区工具。用户可以使用fdisk命令来对磁盘进行分区操作。以下是使用fdisk命令的示例:

    1. 打开终端并以root用户身份登录。

    2. 运行以下命令以打开fdisk工具:fdisk /dev/sda

      这里的/dev/sda是要进行分区操作的磁盘设备路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3. 在fdisk命令行界面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命令来执行不同的操作,例如:

      -m:显示帮助信息。
      -p:显示当前分区表。
      -n:创建一个新分区。
      -d:删除一个分区。
      -t:更改分区的类型。
      -w:保存并退出fdisk。

    4. 根据需要执行相应的操作,并使用w命令保存并退出fdisk。

    (请注意,使用fdisk进行分区操作需要谨慎,因为错误的操作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在进行任何分区操作之前,请务必备份重要的数据。)

  • parted(磁盘分区管理工具)

    parted是一种用于磁盘分区管理的工具。它可以帮助用户在Linux系统中创建、删除、调整和移动磁盘分区。parted支持多种分区类型,包括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对于MBR分区表,用户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分区类型进行操作。

    以下是parted的一些常用命令和用法示例:

  查看磁盘分区信息:`parted /dev/sda print`
  创建新的分区:`parted /dev/sda mkpart primary ext4 0% 100%`--这个命令将在/dev/sda上创建一个新的主分区,文件系统类型为ext4,占据整个磁盘。
  删除分区:`parted /dev/sda rm 1`--这个命令将删除/dev/sda上的第一个分区。
  调整分区大小:`parted /dev/sda resizepart 1 0% 50%`--这个命令将调整/dev/sda上的第一个分区的大小,使其占据磁盘空间的50%。

(请注意,parted命令需要以root权限运行。)

  • fdisk和parted是两个常用的Linux命令行工具,用于分区和格式化硬盘。它们之间有以下区别:

    1. 分区表类型:fdisk使用MSDOS分区表,而parted支持更多的分区表类型,包括GPT(GUID分区表)。
    2. 硬盘大小限制:fdisk对于大硬盘的支持有限,最大只能处理2.2TB的空间。而parted可以处理更大的硬盘空间,适用于大容量硬盘的分区。
    3. 交互方式:fdisk和parted都是交互式的界面,但在使用时,fdisk的操作相对简单,而parted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和选项。
    4. 命令语法:fdisk的命令语法相对简单,而parted的命令语法更为复杂,需要更多的参数和选项。
    5. 兼容性:fdisk是较早的工具,适用于大多数Linux发行版。而parted是较新的工具,可能不适用于所有的Linux发行版。

    总结起来,fdisk适用于较小的硬盘分区,而parted适用于更大容量的硬盘分区,并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和选项。

6.软件安装–对相应的服务做一定的了解必须安装相应的软件包。
  1. 本地源安装(包在本地主机)
  2. 网络源安装(网站获取软件包)

    —源码安装 配置-编译-安装
(1). 源码安装:

配置(可理解为预编译)–编译(对源码文件进行解析成二进制文件)–安装

源码安装是一种常见的安装软件的方法,适用于那些没有预编译的rpm包的情况。下面是源码安装的步骤:

  1. 首先,进入源码包所在的目录,通常是通过命令行进入该目录。

  2. 接下来,运行./configure命令,该命令会检查系统环境并生成相应的Makefile文件,用于编译和安装软件。

  3. 然后,将源码包拷贝到想要安装的目录。可以使用cp命令将源码包从当前目录拷贝到目标目录,例如:

    cp source.tar.gz /app
    
  4. 解压源码包。可以使用tar命令解压源码包,例如:

    tar -zxvf source.tar.gz
    
  5. 进入解压后的源码目录,通常是通过命令行进入该目录。

  6. 最后,运行make命令编译源码,并运行make install命令安装软件。具体的编译和安装过程会根据源码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可以参考源码包的文档或README文件获取更详细的安装说明。

(请注意,源码安装可能需要一些依赖库或开发包的支持,如果编译过程中出现错误,可能需要安装相应的依赖库或开发包。)

以下是源码安装的三大步骤:

  1. 下载源码:首先,您需要从相应的来源下载源码文件。这可以是一个压缩文件(如.zip或.tar.gz),或者是一个代码仓库的链接(如GitHub)。您可以使用浏览器或命令行工具来下载源码文件。

    • 压缩文件

      #1.使用wget命令下载源码文件:
      wget <源码文件的URL>
      #例如,下载coreutils-8.21源码文件,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wget http://ftp.gnu.org/gnu/coreutils/coreutils-8.21.tar.xz
      
      #2.使用curl命令下载源码文件:
      curl -O <源码文件的URL>  -- -O选项表示将下载的文件保存在本地
      #例如,下载coreutils-8.21源码文件,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curl -O http://ftp.gnu.org/gnu/coreutils/coreutils-8.21.tar.xz
      #请注意,上述命令中的URL应该是源码文件的下载链接。
      
    • 克隆仓库

      克隆远程仓库的原理是通过Git命令将远程仓库的代码复制到本地。具体步骤如下:

      1. 打开终端或命令行窗口,进入要保存代码的目录。

      2. 使用以下命令克隆远程仓库:

        git clone <远程仓库地址>
        

        其中,远程仓库地址可以是HTTPS或SSH协议的URL。

      3. Git会将远程仓库的代码复制到本地,并自动创建一个与远程仓库同名的文件夹。

      4. 克隆完成后,可以在本地对代码进行修改、提交和推送等操作。

      克隆远程仓库的原理是通过Git命令将远程仓库的代码复制到本地。Git会自动创建一个与远程仓库同名的文件夹,并将远程仓库的代码复制到该文件夹中。这样,你就可以在本地对代码进行修改、提交和推送等操作了。

  2. 解压源码:一旦您成功下载了源码文件,您需要将其解压到您希望安装的目录中。您可以使用文件管理器或命令行工具来解压文件。确保将源码解压到一个易于访问和管理的位置。

  3. 配置和安装:最后,您需要根据源码的特定要求进行配置和安装。这可能包括设置环境变量、安装依赖项、运行配置脚本等。请参考源码的文档或说明文件,以了解如何正确配置和安装源码。

(2). 安装相应软件包

Linux对相应的服务做一定的了解必须安装相应的软件包。在Linux系统中,我们可以使用yum或者RPM来安装和管理软件包。

  1. 使用yum安装软件包:(推荐:因为rpm安装软件包依赖关系复杂)

    yum install 软件包名称
    

    这将从yum源中下载并安装指定的软件包。

  2. 使用RPM安装软件包:

    rpm -ivh 软件包文件名.rpm(绝对路径)   --- -i表示安装,-v表示显示详细信息,-h表示显示进度条。		-- 这将安装指定的RPM软件包。
    
    #包的显示格式化:
    xorg-x11-xinit(包名,用于启动X Window System的软件包,它提供了一个xinit程序,用于启动X服务器和客户端应用程序。)
    1.4.0(xorg-x11-xinit软件包的版本号)
    11.el9(表示该软件包是为RHEL 9版本构建的。)
    x86_64(该软件包适用于64位的x86架构。)
    

(需要注意的是,安装软件包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所需软件包的名称和版本号,并确保系统已经配置了正确的yum源或者已经下载了相应的RPM软件包。)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运维,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