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 部署 rsync文件同步服务

rsync是一款快速增量备份工具,Remote Sync,远程同步
功能 :支持本地复制,或者SSH、rsync主机同步
本次搭建:rsync主机同步,主要是客户端和服务端实现文件同步。

rpm -qa | grep rsync  #查看本地是否安装了rsync服务

yum -y install rsync  #通过yum 安装 rsync服务

http://rpmfind.net/linux/rpm2html/search.php?query=rsync  #也可以通过下载rpm上传至服务器安装

vim /etc/rsyncd.conf  #rsync的配置文件    服务端

uid = nobody	#默认是不设置,如果更改为rsync 和 root ,目录的属主和属组也一定要更改
gid = nobody
use chroot = yes	//为了安全,禁锢在宿主目录
address = 192.168.11.254   //监听的地址
port = 873		//默认监听的端口  如果更改端口  在拉去文件或上传文件时要加 --port=  参数 
log file = /var/log/rsyncd.log  //日志文件位置
pid file = /var/run/rsyncd.pid  //存放进程的文件位置
hosts allow = 192.168.11.0/24  //允许访问的客户端地址
[ftp]   //模块名称
        	path = /var/www/html/  //源文件存放的路径
        	comment = backup apache web page  //描述
		    read only = flase	//是否为只读  #上传时应该为no
        	dont compress = *.gz *.bz2  //同步时不在压缩的文件类型
        	auth users = backuper  //授权账户与系统用户无关
        	secrets file = /etc/rsyncd.password  //存放账户信息的数据文件

echo “用户名:密码” > /etc/rsyncd.password  #实例 backup:123456  服务端和客户端都需要创建

chmod 600 /etc/rsyncd.password  #设置为600 权限

rsync  --daemon  #守护进程启动 rsync服务

kill $(cat /var/run/rsyncd.pid)  #关闭rsync 服务



vim /etc/rsyncd.conf #客户端 
uid = nobody	
gid = nobody
port = 873
log file = /var/log/rsyncd.log
pid file = /var/run/rsyncd.pid 

echo "密码" > /etc/rsyncd.password 
chmod 600 /etc/rsync.password 
rsync --daemon

rsync命令的用法
    基本格式:rsync [选项] 原始位置 目标位置
    常用选项:
        -a:归档模式,递归并保留对象属性,等同于 -rlptgoD
        -v:显示同步过程的详细(verbose)信息
        -z:在传输文件时进行压缩(compress)
        -H:保留硬连接文件
        -A:保留ACL属性信息
        --delete:删除目标位置有而原始位置没有的文件
        --checksum:根据对象的校验和来决定是否跳过文件
        -r:递归模式,包含目录及子目录中所有文件
        -l:对于符号链接文件仍然复制为符号链接文件
        -p:保留文件的权限标记
        -t:保留文件的时间标记
        -g:保留文件的属组标记(仅超级用户使用)
        -o:保留文件的属主标记(仅超级用户使用)
        -D:保留设备文件及其他特殊文件

rsync -av  [email protected]::ftp/   /ftp   --password-file=/etc/password   #从服务端拉取文件

rsync -av  /ftp   [email protected]::ftp/      --password-file=/etc/password #往服务端上传文件 #注意服务端的目录应是 777 权限

你可能感兴趣的:(centos,运维,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