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睡前故事——大旱之年的水怪

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鲁西北的大地发生了几十年不遇的大旱灾,别说是庄稼全都已经旱死绝收,就连人们喝水都成了大问题,当时的农村地区每个村子至少都有三四口井,在这大旱之年,村子里的几口井早已井干涸,那个村中间最大的一口同时也是担负起大部分村民饮水任务的井甚至井底的淤泥都出现了皲裂的裂纹,村子里的老人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也不禁连连惊叹,从他们记事开始这口井从来没有这样过,即使以往的大旱,这口井的井水也从没见底。

村里的几处池塘也早已干涸,在眼前的全是皲裂的土地,那一道道的裂纹看起来就像是大地的一道道伤疤,就好像常年干农活的村民手上的皲裂的皮肤一般,但唯独离村子外一里地外的一个小池塘还有一坑清水,说是一坑清水,是因为这个地方本来也有一个池塘,不过现如今池塘早已经干涸,唯独池塘中间有一个深坑,这个深坑里有清澈的水。村民们每天来排队取水的人从这个深坑一直排到村头,绵延一里地,男人们都是用扁担挑着两个水桶,女人们则用手拎着那种用铁皮箍成的铁桶,全家人出动把水运回去倒到瓮里,那时候不像现在方便的自来水,家家户户在正房靠墙的位置都有一个大瓮,基本上都是埋到地基里半截,露在外面半截,我想这是因为瓮太大太高了,不埋进去日常使用时不方便的缘故。

说来也奇怪这个直径两米的小深坑即使在这么多人取水的情况下,水位仍不觉得下降,即使前天晚上水位下降了一点,第二天早上水位也又恢复如初,村民虽然惊叹,但村民们只是务实的取水,毕竟现在喝水才是头疼大事。

事情的改变源于村里一户养牛的农户,这家养了一头老黄牛,这家人养牛一是因为自己耕地需要,另一个也是养牛在农忙的时候去帮助其他村民耕一耕地,村民们也会以粮食作为报酬,这户村民每天也会为老黄牛来打点水,但是老黄牛毕竟干活惯了,好多天关在栅栏里早已经急得牟牟叫个不停,这户人家平时对待老黄牛也像家庭成员一样,主人拗不过它,傍晚就牵着老黄牛出去走走,晚上的时候地里已经没人了,老黄牛平时也憨厚,再加上老是帮忙干农活村里人也都认识它,老黄牛也一直温良憨厚,主任索性就让它自由行动,老黄牛毕竟身上的皮毛多,走着走着早已经渴的不行了,要说这动物鼻子真的是灵敏,老黄牛竟闻着空气中的水汽来到了大坑前,看到这一汪清水扎下那硕大的牛头就喝起来。

突然水里两条胡须像是两条粗绳子一样缠到老黄牛的角上,老黄牛平时憨厚行动不紧不慢,现在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吓了一跳,那两条胡须缠紧了以后就把老黄牛往坑里拽,老黄牛楞了一下之后哞的一声叫喊,尾巴也直接竖了起来,四肢用力抵抗着,主任发觉不对劲,也急忙赶来,不过来了之后就被这一幕惊呆了,眼看老黄牛的前脚要进到水坑了,老黄牛的眼睛瞪着真的像铜铃一样,使出了耕地拉犁耙的蛮力,两只后腿蹬直了,全身的肌肉绷紧了,身上的毛发也竖了起来,使劲一扭头,估计水坑里的东西也不提防,老牛这蛮力一甩池塘里的东西便一下被甩出来了,落到地上旁边的人这才看清,原来是一条一人高的大鲶鱼,老牛这下看到之后也是更惊了,转头就跑,可是胡须却还缠到牛角上,那牛在荒地里横冲直撞,因为鲶鱼长长的胡须一直在牛角上,鲶鱼出水之后牛一开始跑,那鲶鱼就被牛拖到了身后,就像老牛拉着犁耙的耕地一样,老牛看着大鱼一直在自己身后,一直以为这怪物要吃它,发疯似的跑,两只后腿也弹起来飞踹,折腾了半个小时,老黄牛也实在没力气了,大口大口喘着粗气,老黄牛的主人刚才也急得一身汗,但无奈帮不上忙,现在赶紧跑到老黄牛这里,看了看后边的大鲶鱼,早已经在老黄牛的折腾下断气了。

牛主人解开还缠着牛角的胡须,喊村子里的人来一起把鱼抬回村里,并说出了今天的奇事,村里的老人也都称奇,村长命人把鱼分给村民,村里每家每户也分到了一口鱼肉,这本来也是一件奇事,那就是大旱之年村民们都吃上了一口鱼肉。

那个坑里的水之后两天就干涸了,村民们都说是那头大鱼带来的水,我问爷爷说那个池塘现在还有吗,爷爷说早就被垫平了,现在早就盖上房子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爷爷的睡前故事——大旱之年的水怪)